首页期刊导航|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月刊

1671-8402

fjltzzs@163.com;fjltwsz@163.com

0591-83791487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柳河路18号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Fujian Tribune (The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严复与清末民初中国士人的现代转向

    黄克武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民初以来中国人开始面对西方的冲击,努力追求国家的现代化.这个过程不但涉及模仿西法,也与中国士人自觉地结合中西、努力建立一套新的现代化方案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士人的思想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发展过程,自清朝中叶起,从魏源的《皇朝经世文编》出版后,逐步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经世之学的传统,到清末民初时士人进一步以经世济民的关怀为基础,接引西学,促成了中国的现代转向.为了清楚地从思想史层面阐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吾人需要重新检视中国传统的思想预设及其接引西方思想、构思现代化方案的过程.本文围绕"科学"与"民主"两大主题,以严复等人的思想为例,从历史的连续性角度看待传统思想在中国现代转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根源.

    严复经世梁启超民主科学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公有制经济逻辑论纲

    周文李吉良
    1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历史纵向维度来看,公有制经济始终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力量;从横向对比维度来看,我国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创新探索.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关键前提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必然举措是发挥公有制经济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重要难点是发挥公有制经济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作用.因此,为更好地发展公有制经济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筑牢制度保障,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以夯实物质基础,推动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协同发展以优化经济布局.

    公有制经济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国有经济民营经济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的探索性研究

    刘志彪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运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以下称为"标准指引"),指导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和行为方式.本文讨论"标准指引"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提出制定"标准指引"时必须考虑所面临的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和约束条件,如发挥中央主导型产业政策的同时,要兼顾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等.建议在制定"标准指引"时,采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常用的"结构—行为—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市场环境、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市场监管五个方面的,可容纳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方面面的标准规范,并相应地实施一定的经济性分权改革和推广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方法.

    全国统一大市场标准指引地方政府产业政策

    按照高标准市场体系要求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任保平贺海峰
    4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标准市场体系要求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和治理完善四个方面着手,建设数据要素市场.按照高标准市场体系要求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包括建设高标准的数据价值转换体系、数据要素产权体系、数据要素价格体系三大任务.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中,需要加快以"数实融合"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以完善数字治理加强数据要素市场治理.同时,在政策实施和政策保障两方面进行持续的政策支持.其中,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创造有效的政策工具,建立不同的数据要素市场试点地区,建设合理的政策评估机制;有力的政策保障则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理念,建立完备的数据要素政策体系,推动数据安全方面的立法进度.

    数字经济高标准市场体系数据要素市场

    奠基与心理因果

    梅剑华
    5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因果是心灵哲学的老问题,奠基是当代形而上学中的新概念,运用奠基概念处理心理因果是探索性工作.非还原的物理主义认为心理属性不同于物理属性,但是心理属性依赖于物理属性.金在权的排斥论证对这一主流立场提出了挑战:如果心理属性不同于物理属性,就会导致对同一个物理结果的过度决定情况,存在双重原因——心理原因和物理原因.面对这种批评,用奠基刻画心物关系的物理主义者认为心理属性不同于物理属性,但是心理属性奠基于物理属性,而既然心理原因奠基于物理原因,在排斥论证中就不存在真正的过度决定.这种回应面临外部论的反驳:心理原因不能完全奠基于物理原因而是为外部事实所决定.传统的奠基物理主义将物理原因理解为大脑的神经元活动,即一种奠基微观物理主义,而奠基宏观物理主义则认为,物理原因不仅包括大脑的神经元活动也包括外部世界的物理事实.奠基宏观物理主义既能回应外部论的挑战,又能成功解决排斥论证.

    奠基心理因果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外在论

    "真实—创造"中的"二律背反"——隐蔽在卢卡奇思想中的维柯

    郑飞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柯构成卢卡奇思想形成过程中一条隐蔽的线索.维柯既是近代哲学思想来源,又以独特的方式提出了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维柯与近代资产阶级思想的关联性体现在"真实—创造"范畴中,无法摆脱"二律背反".从几何学维度而言,理性"创造"的几何学"摹像"无法涉及感性经验内容;从历史维度而言,理性"创造"的"永恒理念的历史"无法包罗一切.维柯提供了历史这一新的思考向度,但是没有达到辩证逻辑的高度.卢卡奇沿着维柯之路深入历史,在"历史主客体同一性"的无产阶级意识中找到了答案,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

    卢卡奇维柯西方马克思主义二律背反

    身体美学的他者导向与环境伦理学的建构——从生命多样性谈起

    王晓华黄秋燕
    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知行合一的学术流派,身体美学在诞生之初就重视学术的道德关怀功能,强调自己具有"对更好生活的伦理学追求",通过倡导"他者导向的身体美学",反思、解构"自然/文化"的二分法,呼吁人们欣赏"环境中的他者"乃至整个宇宙的丰富性.在这个过程中,一种重视生命多样性的概念框架已经成形.当舒斯特曼将身体定义为感觉-审美活动的中心时,他已经开始重视人类(作为有机体)与其他生命形态(不同于人的有机体)的关系;通过强调对于环境的灵敏性,身体美学实际上发展出了体验生命多样性的实践方案;在提出"共生的身体"这个概念以后,身体美学已经生发出其"回报-感恩万物"的环境伦理学,开始引导人们参与守护生命多样性的实践.

    身体美学他者导向环境伦理学生命多样性守护

    图像知觉的媒介与图像人类学中的身体问题

    王大桥贺措吉
    9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斯·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发展了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中的"身体"理论,在"图像—媒介—身体"的三元综合中革新了图像学研究范式,拓展了现代图像学的研究范围.贝尔廷将身体作为图像的活媒介,媒介化的身体深度介入了图像的生成,改变了图像艺术研究中形式与物质的对立关系.知觉现象学将心理意象的发生建基于主体内外知觉与世界之间的亲历关系,贝尔廷据此探讨内视觉与精神图像的构成关系,提出图像意义的内生性问题.图像的观看问题贯穿于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思想,具身凝视在延续梅洛-庞蒂肉身化视觉的基础上,将他者带入观者视野,在图像凝视中发展出与他者的共在关系.

    汉斯·贝尔廷知觉现象学图像人类学身体

    希望的微光:鲁迅《坟》的话语特点、喻说与反传统

    池雷鸣
    10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坟》的编纂与出版,不仅是鲁迅在1926年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其文学创作及其精神世界的重要乃至关键的节点.就"反传统"而言,这个"标志"和"关键"体现在鲁迅"含胡中止"的话语及其"留恋""新生""中间物"等喻说中,重新确认了为希望而写作的创作主旨.鲁迅希望的微光,蕴含于其"以反为立"的反传统叙事策略之中,具有方法论的特性与效果.《坟》的编纂,是鲁迅对其近20年道路的一次回首与驻足,是其自我反思和调适的表现.

    鲁迅《坟》反传统希望

    从权力博弈到官商博弈:1931年国民政府赈灾借债研究

    朱正业赵海峰
    11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1931年江淮流域发生特大水灾,南京国民政府内部围绕赈灾产生分歧:立法院坚持发行赈灾公债,财政部却主张向美国赊购美麦.双方几经交锋,最终立法院以集体辞职相威胁,迫使蒋介石同意其主张,且该主张因切合当时经济振兴的需要得到商界的支持.但九一八事变之后,上海金融市场动荡,赈灾公债失去发行条件,美麦借款就成了灾民最后的"救命稻草",而且实践表明财政部最初所言非虚,美麦借款的成本优势相较于赈灾公债更加明显.这促使财政部试图续借美麦以缓解财政危机,但彼时外粮对华倾销严重,续借计划受到商界的强烈反对;即便后来宋子文执意签订美棉麦借款合同,也因国内抵制被迫削减,而美麦借款在双方的舆论交锋中被反复定性,最终成为政府罔顾民意的象征.这一发现纠正了学界对于美麦借款加重财政负担以及导致外粮倾销的误解.通过对当时财政制度的溯源,我们也可发现举债几乎是当时国家赈灾唯一的从速筹款途径.

    南京国民政府1931年江淮水灾美麦借款赈灾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