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林大学

郑金贵

双月刊

1671-5470

jfau@fiau.edu.cn

0591-83744237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专业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猪GSKIP基因ceRNA调控网络及其蛋白互作分析

    代红梅刘志朋张霞杨忠...
    654-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RT-PCR技术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睾丸组织中扩增出GSKIP全长编码序列并分析其分子特征,对GSKIP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其与非编码RNA(miRNA和lnRNA)间的调控关系,并构建ceRNA转录调控网络,进一步分析GSKIP蛋白的基本功能,构建多物种进化树和相互作用蛋白网络.通过RT-PCR获得了BMI GSKIP CDS区全长420 bp,该基因含4个外显子;基因功能分析表明,GSKIP主要参与Wnt信号通路;基因靶向作用分析表明,猪GSKIP受ssc-miR-181c、ssc-miR-181b、ssc-miR-181a、ssc-miR-335和miR-644-5p等5个miRNA的靶向调控;蛋白质结构分析表明,GSKIP包含1个DUF727结构域,α螺旋在二级结构中占比最高;多物种进化分析表明,BMI GSKIP氨基酸序列在哺乳动物中较为保守,与绵羊和牛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蛋白互作网络分析表明,BMI GSKIP与10个蛋白存在相互作用.

    GSKIP功能注释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蛋白互作

    FAdV-4感染对白羽肉鸡外周血细胞、血液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黄瑞玲何晴陆芍华严梦涵...
    662-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人工感染白羽肉鸡,于感染3、6、12、24 h时检测并分析FAdV-4对肉鸡外周血细胞、血液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3~24 h时,被FAdV-4感染的时间越长,肉鸡外周血细胞病毒载量越高.对于外周血细胞,肉鸡红细胞数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感染6 h时较未攻毒组显著减少(P<0.05);白细胞数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感染6 h时较未攻毒组显著增加(P<0.05);感染12、24 h时,血小板数较未攻毒组显著增加(P<0.05).对于血液生化指标,感染3~24 h时,肉鸡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较未攻毒组显著升高(P<0.05),甘油三酯浓度较未攻毒组显著下降(P<0.05);感染6、24 h时,总蛋白含量较未攻毒组显著下降(P<0.05).对于炎症因子,感染3~24 h时,肉鸡外周血中组胺和缓激肽的含量较未攻毒组显著增加(P<0.05);感染6 h时,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P物质的含量与未攻毒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感染3、12、24 h时较未攻毒组显著增加(P<0.05);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只在感染24 h时较未攻毒组显著增加(P<0.05).可见,感染FAdV-4后,白羽肉鸡的红细胞数、血脂浓度和总蛋白含量下降,白细胞数和血糖浓度升高,极大地促进外周血炎症因子的释放,产生了严重的炎症反应.

    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外周血细胞血液生化指标炎症因子

    牛至油对断奶仔猪抗氧化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血常规的影响

    曾丽蔡旭滨李健吴樟强...
    668-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油对断奶仔猪抗氧化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血常规的影响,将120头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A、B、C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及A、B、C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300、500、800 mg·kg-1牛至油的基础日粮,试验期30 d,分别在试验第15、30天采血,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00、500、800 mg·kg-1牛至油组断奶仔猪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丙二醛(MDA)浓度均极显著降低(P<0.01),IgA、IgG、IgM和C3、C4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IL-2、IL-6和IFN-γ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15天时,300、500、800 mg·kg-1牛至油组断奶仔猪的球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第30天时,500、800 mg·kg-1牛至油组的球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500 mg·kg-1牛至油组的红细胞数极显著提高(P<0.01).以上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牛至油可提高断奶仔猪抗氧化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和血常规.

    牛至油断奶仔猪抗氧化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

    动脉炎病毒PRRSV和EAV的Nsp4蛋白对mTANK蛋白的降解

    吴磊袁旭洪锦璇陈叶...
    675-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马动脉炎病毒(EAV)等动脉炎病毒的Nsp4蛋白在病毒免疫逃逸中的作用,通过免疫沉淀和质谱技术筛选到与Nsp4互作的宿主蛋白mTANK.将pCAGGS-PRRSV-Nsp4-Flag、pCAGGS-EAV-Nsp4-Flag质粒分别与pCAGGS-mTANK-HA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发现Nsp4可特异性降解mTANK.为了进一步揭示其中的机制,利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凋亡途径抑制剂Z-VAD-FMK、溶酶体抑制剂NH4 Cl和自噬抑制剂3-MA分别处理共转染的细胞,发现这些抑制剂处理并不影响Nsp4对mTANK的降解作用,随后构建了PRRSV Nsp4(E39、E64、E118)和EAV Nsp4(E39、E65、E120)的酶活性突变体质粒.将突变体质粒分别与pCAGGS-mTANK-HA质粒共转染后发现,Nsp4蛋白酶活性缺失后无法降解mTANK.进一步研究发现,mTANK降解产生的片段分别位于30和25~30 ku附近.综上,PRRSV和EAV的Nsp4蛋白可通过其3C样蛋白酶活性特异性切割宿主蛋白mTANK.

    动脉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马动脉炎病毒Nsp4mTANK降解

    样本量与东方蜜蜂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参数稳定性的关系

    周姝婧朱翔杰徐新建苏显冰...
    682-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地评估遗传多样性是研究遗传多样性和保育遗传学的重要前提.遗传多样性研究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采样策略中的最适样本量.本研究采用微卫星标记研究样本量对遗传多样性参数检测稳定性的影响.以5个东方蜜蜂种群为试验材料,设置10群为样本梯度,10~150群共15个梯度样本量,分析微卫星标记常用的7个遗传多样性参数与样本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每个参数反映的遗传多样性信息不同,能反映总体遗传多样性所需要的样本量也不同.(2)反映种群遗传变异丰富度的等位基因数和等位基因丰富度极易受样本量的影响,样本量为150群时能检测到总体91%以上的丰富度;反映种群遗传变异均匀度的期望杂合度、观察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的最小样本量分别为40、70、40和60~80群;同时反映遗传丰富度和均匀度的香农指数最小样本量为60~70群.综合考虑所有参数,建议在充分保证样本代表性的前提下,研究蜜蜂遗传多样性的样本量最少60群,最好在80群以上;重点关注等位基因数和等位基因丰富度等参数的研究,样本量应在150群以上;重点关注期望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的研究,样本量可在40群以上.

    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参数微卫星标记样本量

    菌群发酵对菌草饲料营养品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邱余杨雷雅婷赵辉刘庆华...
    690-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添加不同菌群对巨菌草或'绿洲一号'(未灭菌和灭菌处理)饲料的影响,分析了各种饲料的营养指标.结果表明:添加菌群C的未灭菌巨菌草和'绿洲一号'两种饲料的感官评价皆为优,可极显著提高未灭菌巨菌草和'绿洲一号'两种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乳酸/丙酸值,以及未灭菌巨菌草的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降低pH、丁酸含量和NH3-N/TN值.表明未灭菌菌草更适合作为饲料发酵原料,菌群C发酵菌草饲料的营养品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

    巨菌草'绿洲一号'菌群发酵营养成分发酵品质体外抗氧化

    太子参参须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

    乔石闵思明胡惠宇曾丽...
    697-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太子参参须多糖(RPFRP)对环磷酰胺(CY)造成的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将96只体质量(18±2)g的雄性KM小鼠,随机分成CK组,CY组,RPFRP低、中、高剂量组和APS组.第1~14天,CK组和CY组小鼠分别灌胃双蒸水,RPFRP组和APS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RPFRP和APS,第15~17天,CK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注射80 mg·kg-1的CY.第18天眼球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无菌取脾,采用MTT法检测NK细胞活性和脾淋巴细胞的增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脾淋巴细胞的凋亡;qRT-PCR检测小鼠脾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CY组相比,RPFRP各组IL-4含量显著升高(P<0.05),RPFRP高剂量组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RP-FRP中、高剂量组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剂量的RPFRP对免疫抑制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高剂量的RPFRP可显著提高脾淋巴细胞SI;RPFRP高剂量组CD3+、CD4+、CD8+及CD4+/CD8+比例均显著提高(P<0.05),RPFRP低剂量组CD3+、CD4+和CD8+比例均显著提高(P<0.05);RPFRP可显著减少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凋亡(P<0.05);RPFRP低剂量组IL-2 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RPFRP中、高剂量组IL-6 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0.05),RPFRP中、高剂量组IFN-γ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RPFRP低、中剂量组T盒子转录因子(T-bet)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RPFRP各组T-bet/GATA-3(GATA结合蛋白3)比值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RPFRP能够促进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和脾淋巴细胞的转化,缓解因CY所致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数量降低,减少脾淋巴细胞的凋亡,调节小鼠脾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且中剂量的RPFRP能显著提高脾NK细胞杀伤活性,从而发挥其对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

    太子参参须多糖环磷酰胺免疫抑制保护

    微波冻融法预处理用于酵母菌落PCR检测

    李闯彭志清李寅琛吴升山...
    705-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酵母阳性转化子的高效筛选,亟需寻找一种快速、简便的菌落PCR方法用于酵母的分子遗传鉴定.以酿酒酵母为底盘微生物,转化重组质粒或染色体整合片段,挑选抗性筛选单菌落,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处理菌体以进行菌落PCR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相比其他预处理方法,使用微波冻融法制备的模板进行菌落PCR检测,稳定性好、检测性能强,适用于短链DNA以及3000 bp以上目的片段的扩增;同时,该方法可进行毕赤酵母阳性克隆的筛选.表明微波冻融法通用性较强,制备的模板适合不同遗传背景以及基因操作方式下酵母菌落PCR检测.

    酿酒酵母菌体预处理菌落PCR微波冻融

    基于响应面和模糊数学法优化人造肉肠工艺

    吴国滟谢雯欧雨嘉曾绍校...
    713-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植物基人造肉肠工艺配方,以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分别考察大豆分离蛋白、食盐、卡拉胶以及谷氨酰胺转氨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酶)添加量等辅料对人造肉肠感官特性及咀嚼度的影响.以人造肉肠的感官评价分值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和模糊数学法对植物基人造肉肠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人造肉肠最佳的工艺配方为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5.4%、卡拉胶添加量0.8%、TG酶添加量0.3%、食盐添加量2.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品颜色均匀且有光泽,具有类似肉的弹性与咀嚼感,组织结构紧密,纤维状明显,且人造肉肠的感官评分理论值可达到86.8分,与实际感官评分(86.7分)差异不显著,咀嚼度高达1862.45 g.

    植物基人造肉肠工艺优化响应面模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