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科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省农学会
福建农业科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省农学会

王景辉

月刊

0253-2301

fjnykj@163.net

0591-8788443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

福建农业科技/Journal 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农学会主办,多家农业行政部门、农口协会、农业科研机构和涉农企业联合协办。主要报道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新信息等。适合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推广人员、院校师生、农业产业化企业员工、农村种养大户、农民技术员、知识农民等阅读。辟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食用菌、畜牧兽医、水产渔业、加工与贮藏保鲜、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农业机械等10多个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生产实效性强,专业针对性强,广告宣传经济性强。是科技兴农的好参谋,生产致富的好帮手。2012年变更为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白菜根际高效解磷菌的分离鉴定与培养条件优化

    瞿云杰唐易李花家佳丽...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根际微生物分解有机磷的能力,明确其优势解磷菌的分类学地位,进一步优化培养条件,为开发微生物肥料提供基础。采用蒙金娜有机磷平板法筛选小白菜根际有机磷分解菌,利用钼锑抗比色法分析菌株解磷能力;进一步观察优势解磷菌的菌落形态,并通过16SDNA序列同源性比对和邻近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优势菌株FG5的分类学地位;最后,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一步探讨菌株FG5的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小白菜根际共分离筛选出解有机磷菌3株,其中菌株FG5解磷效果最佳,接种菌株FG5培养3d后,培养基中游离磷质量浓度高达165。20 ug·mL-1。FG5菌落圆形,表面干燥,微微隆起,边缘波状的米白色,16S 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其为特基拉芽孢杆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显示菌株FG5最佳培养条件为:甘露醇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培养温度27℃,转速180 r·min-1,接种量1。5%(V/V)。在该条件下FG5的解磷量达到307。25 ug·mL-1,相较于培养条件优化前,解磷能力提高85。99%。菌株FG5有机磷分解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微生物肥料应用潜力。

    小白菜有机磷分解菌分离筛选生物学鉴定培养条件优化

    短短芽胞杆菌分支酸合成酶基因 BbaroC的鉴定及转录因子调控分析

    车建美赖恭梯许恒贺丽媛...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支酸合成酶AroC是莽草酸途径中芳香族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探明短短芽胞杆菌aroC基因的特征及转录调控因子可为短短芽胞杆菌作用机理研究奠定基础。从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中克隆了 aroC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转录因子预测。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中aroC基因序列长度为1164 bp,GenBank登录号为OR475562。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 与 Brevibacillus brevis NBRC 100599 的 aroC 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为 98。88%,与Brevibacillus brevis HNCS-1的AroC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其编码的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靶向BbaroC的转录因子共有23个,分别来自10个物种,Escherichia coli(Strain K12 MG1655)和 Bacillus subtilis(Strain 168)分别预测到 12 个和 3 个转录因子。BbaroC在短短芽胞杆菌抑菌活性物质产生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为其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短短芽胞杆菌分支酸合成酶氨基酸莽草酸途径转录因子

    4种植物叶提取液对青枯雷尔氏菌抑菌活性研究

    蔡鸿娇林茂李忠琴邹文政...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病原菌,防治困难,通过抑菌圈、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探讨羊蹄甲、三裂蟛蜞菊、马缨丹、芒果叶提取液对青枯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三裂蟛蜞菊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范围为15。00~18。13 mm,为高度敏感,在0。40 g·mL-1浓度处理下,其抑菌率达到79。6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羊蹄甲和马缨丹叶提取液的抑菌圈范围为10。67~15。57 mm,为中度敏感,抑菌率分别为58。33%和60。37%;芒果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差。

    植物源杀菌剂青枯雷尔氏菌粗提物抑菌活性抑菌圈

    不同微生物制剂对大口黑鲈生长、形体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涂传灯邱松林洪国纮李淦涛...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微生物制剂对大口黑鲈生长、形体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在商业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丁酸梭菌[0(A组,CK)、0。25%(B组)、0。5%(C组)、1%(D组)丁酸梭菌(5 × 108 cfu·g 1)]、0。2%酵母产品(E组)及两者的混合物(0。25%丁酸梭菌+0。2%酵母产品,F组)进行两阶段共17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第一阶段(14周)试验组中,除添加0。2%酵母产品(E组)外,其余均较对照显著提升了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其中添加0。5%丁酸梭菌效果最优;第二阶段(17周)试验组间(A、C和F组),0。5%丁酸梭菌(C组)和0。25%丁酸梭菌+0。2%酵母产品(F组)的末均重及末体长较对照A组均显著增加;肥满度、脏体比指数、肠绒毛长度及肌层厚度三组间无显著差异,但与对照(A组)相比,添加0。5%丁酸梭菌(C组)的各指标有增高趋势,添加0。25%丁酸梭菌+0。2%酵母产品(F组)的各指标有降低趋势。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商业配合饲料中添加0。5%丁酸梭菌对大口黑鲈生长及肠道健康改善的效果最佳。

    丁酸梭菌酵母大口黑鲈生长形体指标肠道组织结构

    彩纹猎蝽形态学及生物学研究

    林天然张钟煊朱珍悦林丽...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室内饲养彩纹猎蝽,研究其形态和生物学特征,为利用该天敌防治害虫提供基础资料。在温度(26±1)℃,光照16L∶8D,相对湿度(65±5)%的人工环境下,使用黄粉虫饲养彩纹猎蝽,观察记录其卵、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特征、发育历期、捕食、产卵量等生物学特性,并分析其世代历期、有效积温等。结果表明:彩纹猎蝽在实验室条件下,卵期(8。50±0。74)d,若虫共5龄。成虫产卵前期(14。80±3。71)d,每雌平均产卵量(216。80±106。04)粒,成虫平均寿命(147。35±72。36)d。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1个世代的平均历期为81。38 d,所需有效积温为2 115。88日·度。该虫能够捕食草地贪夜蛾、银纹夜蛾、斜纹夜蛾、甘薯麦蛾、小菜蛾、菜青虫、土耳其扁谷盗、致倦库蚊。研究显示彩纹猎蝽在实验室环境下一年发生4代,可以捕食多种害虫,可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该天敌提供重要参考。

    彩纹猎蝽形态学生物学捕食性天敌

    15份淮山种质资源在泉州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陈丹心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在泉州地区适应性好、外形美观、品质好的良种材料,从各地收集了 15份淮山种质资源,以当地主栽品种寸金薯为对照,从产量、抗病性、褐变程度、熟食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5份淮山种质资源中高产资源(大于42 000 kg·hm-2)9份,高抗炭疽病资源5份,不易褐变资源12份,口感佳资源5份。综合参试资源各评价指标,泉淮1816、泉淮1518、泉淮1801、GO533在泉州地区表现突出,产量分别为43 990。74、93 750。00、54425。93、42 287。04 kg·hm-2,口感佳,其中泉淮1816微香清甜,口感松散,略带沙性;泉淮1518微香清甜,口感略带沙性;泉淮1801微香清甜、口感细腻;GO533较为香甜,口感似板栗,略带沙性;4份资源均抗炭疽病且不易褐变,可作为主要品种在泉州大面积推广种植。

    泉州地区淮山种质资源适应性评价

    杉木林下植物多样性对套种黄精和白及的响应

    叶丽敏叶子豪周肄智陈郑璐...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下套种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白及 Bletilla striata等中药材是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之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套种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影响尚不明确。以浙西南杉木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白及4年后和未套种原生态(CK)林地为对象,通过标准地法研究林下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的组成、种类、数量。结果表明:套种多花黄精和白及4年后,杉木林下草本植物种类显著增加了 17。4%~26。1%(P<0。05),而藤本植物种类显著减少 了33。3%(P<0。05);物种优势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均匀度指数Pielou的变化表现为草本植物显著提高了 26。4%~36。1%(P<0。05),而藤本植物则显著下降了29。0%~39。3%(P<0。05);林下灌木植物种类和多样性指数对套种的响应不明显;套种后,林下木质型灌木、藤本和株型较高的植物种类减少,而株型较小的植物种类增加。今后需建立长期定位监测,以掌握套种中药材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长期影响,为林下种植的效益评估提供基础。

    杉木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白及植物多样性

    2022-2023年江苏省豇豆区域筛选试验(盐城点)

    祖艳侠冯汝超郑佳秋刘哲...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宜江苏省种植的高产、优质的豇豆新品种,2022-2023年承担了江苏省豇豆区域试验。盐城点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品种中,苏豇17-35总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9。29%,其次是帮达夏龙,比对照增产27。80%,第3名是盐豇5号,比对照增产26。19%。对照苏豇3号产量最低,其他12个参试品种都比对照有不同幅度的增产,综合性状优良,建议继续进行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

    豇豆江苏省区域筛选试验产量盐城

    8个生食型牛奶玉米品种(组合)在云南和四川的适应性评价

    林江蒲汝民张铁怀廖长见...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 8个生食型牛奶玉米品种(组合)在四川(正季)和云南(反季)种植条件下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表现,为当地筛选适应性品种提供参考。2021-2022年连续两年分别在四川和云南,对供试品种(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等性状在品种(组合)、年份和地点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云南反季生育期较四川正季要长,株高、穗位高要明显高于四川点;供试品种(组合)云南点平均产量均高于四川点,在两点间产量表现较为稳定的是新选组合3和雪甜232,除雪甜232外,其余品种的单穗产量均低于250 g。品种(组合)云南点和四川点的平均商品率表现较为稳定,新选组合1在四川和云南两季表现相对较好,商品率均超过80%。皮渣率在不同品种(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同一品种(组合)在不同年份和地点间差异不显著,皮渣率较小的品种有雪甜7401和雪甜118;在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方面,大部分供试品种(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组合)在不同地方和年份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绝大部分品种(组合)在云南点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应四川点,其中总糖含量较高且较为稳定的品种(组合)有新选组合3和白美甜等,还原糖含量较高的品种(组合)有新选组合3和雪甜232。综上,通过对供试品种(组合)主要农艺、经济和品质性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雪甜7401、雪甜232和新选组合3适合在四川和云南种植。

    牛奶玉米产量品质比较分析

    不同施肥处理对甜椒生长性状、产量产值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卢燕平康爱华游燕君陈清海...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甜椒种植的最佳施肥方式,提高甜椒产值产量。以优质甜椒品种富裕(35-613)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施肥处理,即常规施肥(T1处理)、水肥一体化+水溶肥料施肥(T2处理)、单施基肥处理(CK处理),同时监测土壤变化,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甜椒生长性状、产量、产值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基肥处理(CK)相比,常规施肥处理与水肥一体化+水溶肥料施肥处理均能增加甜椒果长和果重,促进甜椒结果、壮果,其中,水肥一体化+水溶肥料施肥处理在减少化肥投入的基础上增加了甜椒的产量和净产值,效果最好,并且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缓解土壤酸化,适合田间推广使用。

    甜椒水肥一体化施肥处理产量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