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优质、抗病、耐储藏香稻新品种福香占的选育与应用

    吴方喜罗翠琴王颖姮谢云杰...
    683-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满足优质稻米市场的需求,选育优质、抗稻瘟病、耐储藏香稻新品种.[方法] 选用优质常规稻粤晶丝苗2号与优质常规香稻H603杂交,通过系谱法和穿梭育种,后代同步进行稻米品质、稻瘟病抗性和耐储藏特性鉴定,于2015年育成优质、抗病和耐储藏的香稻新品种福香占.[结果] 福香占于2018–2019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续试和生产试验,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中抗稻瘟病,耐储藏,具有香味.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200011),分别于2018、2019年在福建省优质稻活动中获得银奖、金奖,于2020年获得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籼稻组金奖.[结论] 福香占具有米质优、中抗稻瘟病、耐储藏、有香味等优点,属于高档香型优质稻,适宜在福建作中稻种植.

    水稻优质抗稻瘟病耐储藏香味福香占

    宁夏银北地区耐盐碱水稻适应性研究

    唐玙璠张恩康淑铭马东海...
    691-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耐盐碱水稻品种进行综合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耐盐碱水稻材料.[方法] 以本地品种宁粳45号为对照,对12份耐盐碱水稻品种(系)在该地区2年环境下观测其生育时期变化,并于成熟期测定株高、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穗粒重、有效穗数、千粒重、产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17个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对各材料的耐盐碱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利用主成分分析将盐碱胁迫下的17个指标转化成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90.04%;进一步通过隶属函数分析计算13份材料的D值,依据D值得到各供试材料的综合耐盐碱适应性排序:黑006 >松粳12号>20200801>宁粳45(CK)>松粳9号>金糯6号>新稻28 >辽粳828 >2020810>港源11>新策粳1号>海粳20香,其中黑006、2020801和松粳12号的D值高于本地品种宁粳45号.[结论] 黑006、2020801和松粳12号可作为宁夏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在银北地区进行试种.

    耐盐碱水稻适应性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不同基因型大豆苗期耐低磷性鉴定及指标筛选

    王晶琴石贵阳杨松花陈竹...
    702-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基因型大豆苗期的耐低磷特性,筛选耐低磷鉴定指标,为耐低磷大豆育种及其在西南地区的优化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10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低磷胁迫和正常供磷浓度2个处理,采用营养液水培法,测定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19个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以各项指标的耐低磷系数为耐低磷指标,通过因子分析、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大豆耐低磷性,并筛选评价指标.[结果] 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地上部鲜重、蒸腾速率、地上部干重、气孔导度、叶面积、株高、茎粗和根体积与大豆耐低磷性关系密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计算大豆耐低磷能力D值,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0个供试大豆品种按耐低磷强弱划分为3类:耐低磷型、中度耐低磷型和弱耐低磷型.[结论] 苗期磷吸收和利用能力最强的大豆品种是铁丰31号、滇86-4.地上部鲜重、蒸腾速率、地上部干重、气孔导度、叶面积、株高、茎粗和根体积是评价大豆苗期耐低磷性的首选指标.

    大豆耐低磷指标筛选综合评价

    不同叶面肥及水稻品种对水稻糙米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潘荣庆何卿姮韦昌江黄智刚...
    712-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水稻品种和叶面肥对水稻糙米富集多种重金属的影响.[方法]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选用10个广西当地主要种植的晚稻品种,每个品种设置喷施硒肥(Se)、硅肥(Si)和CK施肥处理.测定和分析水稻糙米重金属As、Cd、Pb、Cr含量差异,比较不同晚稻品种As、Cd、Pb、Cr累积特性,筛选出适合广西当地种植的重金属低累积晚稻品种,同时分析出两种叶面肥对水稻糙米累积重金属的影响.[结果] 不同水稻品种糙米对As、Cd、Pb、Cr的累积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桂育12糙米Cd含量最低,裕丰优158糙米As含量最低,荃香优822糙米Cr含量最低;10个水稻品种中,仅有华浙优1号检测出Pb含量.4种重金属在水稻糙米中富集能力大小依次为:Cd>As>Cr>Pb.喷洒硒肥(Se)和硅肥(Si)后水稻糙米Cd含量分别下降了44.8%和44.2%.富集系数分别降低了47.2%和47.4%.喷洒硅肥(Si)后,水稻糙米As含量及富集系数相较于对照处理分别降低了30.0%和19.0%.喷洒叶面肥后对水稻糙米Pb含量影响较小.[结论] 选用品种桂育12在广西当地种植可以很好地降低糙米重金属中Cd的累积,选用裕丰优158可以很好地降低糙米中重金属As的累积,施用硅肥(Si)可显著降低As在水稻糙米中的累积,叶面喷施硒肥(Se)和硅肥(Si)均可以很好地阻控在水稻糙米中Cd的富集.

    晚稻品种糙米重金属叶面肥

    喷施茉莉酸甲酯对烟草叶片氧化酶活性及叶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吴加香刘涛谢永辉黄之远...
    720-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茉莉酸甲酯(MeJA)影响烟草抗氧化酶活性与叶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性.[方法] 设喷施0.5 mmol·L-1茉莉酸甲酯(+MeJA)和不喷施(CK)处理,在喷施72 h后分别测定烟草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酚含量和过氧化氢(H2O2)积累量,烟草叶际细菌、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结果] 与−MeJA相比, +MeJA显著提高了烟叶中SOD和POD的活性及H2O2的积累,显著降低叶际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极显著提高叶际真菌的多样性;SOD活性和H2O2积累量与高氏白粉菌属呈显著负相关,POD活性与青枯菌属和伯克霍尔德氏菌-卡巴拉尼亚-帕拉伯克霍尔德氏菌属呈正相关.[结论] 烟草喷施茉莉酸甲酯不仅能激活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而且能改变叶际真菌优势菌属占比,烟草叶片中氧化酶活性与真菌菌属占比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茉莉酸甲酯烟草叶际微生物抗氧化酶

    甘蓝型油菜P5CR同源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多态性分析

    马秀奇张晓娟孙晓敏陈乔...
    727-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克隆油菜菌核病抗性相关基因,进一步为油菜抗病分子标记开发以及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途径选育抗菌核病油菜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高抗、高感菌核病油菜为研究材料,对甘蓝型油菜A03、C03染色体上的P5CR(Pyrroline-5-carboxylate reductase,吡咯林-5-羧酸还原酶)同源基因进行特异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及表达分析.利用DNAMAN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寻找抗、感材料中的差异SNP位点,并分析这些位点与油菜菌核病抗性的关系.利用qPCR技术分析A03及C03染色体上P5CR同源基因在抗、感菌核病油菜材料中接种核盘菌前及接种后6 h、12 h、24 h、48 h的表达.[结果] C03染色体上的P5CR同源基因全长1457 bp,该基因在抗、感菌核病油菜材料中共有7个SNP位点,其中3个SNP位点可能与抗病性相关;A03染色体上的P5CR同源基因全长1526 bp,在抗、感菌核病油菜材料中该基因共有15个SNP位点,其中2个SNP位点可能与抗病性相关.A03及C03染色体上的P5CR基因在抗病材料接种后24 h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 油菜P5CR基因上存在多个可能与菌核病抗性相关的位点且在抗病材料接种后表达升高,表明P5CR可能参与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病机理及油菜抗菌核病分子标记开发奠定基础.

    P5CR菌核病甘蓝型油菜抗病性

    硅对金线莲营养生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累积的影响

    董倩王家旺黄国强
    734-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硅对金线莲营养生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累积的影响,为金线莲提质促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福建红霞金线莲为材料,采用水培的方式,施加不同浓度硅离子(0、0.175、0.350、0.525、0.700、0.875 mmol·L−1)处理30 d,测定金线莲生长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硅对金线莲生长有促进作用,0.175~0.700 mmol·L−1处理后相对生长率均达对照的7倍以上;随着硅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叶绿素指数和氮平衡指数值均呈现明显的先升后降趋势,0.525 mmol·L−1处理时均达到最高值(P<0.01);类黄酮指数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0.875 mmol·L−1处理时达最高值(P<0.01);0.175 mmol·L−1和0.700 mmol·L−1的硅显著提高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为对照的2~3倍(P<0.01);0.700 mmol·L−1的硅可显著促进金线莲总黄酮和多糖的累积(P<0.01),含量较对照分别高71.45%和116.65%.[结论] 硅对金线莲的生长有益,0.525 mmol·L−1为营养生长期最佳浓度;提高浓度到0.700 mmol·L−1有益于主要活性成分总黄酮和多糖的累积.

    金线莲总黄酮多糖氮平衡指数

    温度诱导斑点叉尾鮰雌性化研究

    徐思琪张世勇张文平刘洪岩...
    741-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性别分化前利用高温诱导斑点叉尾鮰性别逆转,探究雄性斑点叉尾鮰雌性化的合适水体温度.[方法] 设置(30±0.5) ℃ (T-30,CK)、(33±0.5) ℃ (T-33)和(36±0.5) ℃ (T-36) 3个温度组对1dah试验鱼进行为期30 d的温度诱导.对卵巢已分化成型的60日龄试验鱼测量并统计生长数据、存活率、卵巢形成比例,同时结合遗传性别鉴定结果计算各组的性逆转率.分别在解剖学和组织学水平观察各组试验鱼的性腺结构和卵母细胞发育水平.进一步采用qRT-PCR方法分别检测雄性性别标志基因dmrt1和雌性性别标志基因foxl2在150日龄XX雌鱼、XY伪雌鱼卵巢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T-30组、T-33组和T-36组试验鱼的存活率分别为95.33%、91.33%、82.67%;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组试验鱼的体长、体重先增加后减小,T-30组、T-33组和T-36组试验鱼的体长分别为9.13 cm、10.14 cm、8.80 cm;T-30组、T-33组和T-36组试验鱼的体重分别为6.31 g、9.76 g、6.11 g;T-30组、T-33组和T-36组试验鱼的卵巢形成比例分别为51.00%、66.67%、77.67%.性逆转效果评估结果显示:T-30组XX雌鱼和T-33组、T-36组伪XY雌鱼卵母细胞以Ⅱ期卵母细胞为主,T-30组中XX雌鱼和T-36组XY伪雌鱼出现Ⅲ期卵母细胞;T-33组中XY伪雌鱼出现卵巢发育缓慢、轮廓不清、与体腔黏膜相连的现象.对斑点叉尾鮰性别相关基因检测显示:foxl2基因在XY雌鱼中被激活,dmrt1基因在XY雌鱼中的表达被抑制.[结论] 对性别分化前的斑点叉尾鮰持续进行高温诱导,可以使斑点叉尾鮰的生理性别向雌性化方向分化.

    斑点叉尾鮰性逆转温度雌性化

    4份临床样品中羊口疮病毒F1L、B2L和GIF基因的进化分析

    林裕胜刘维巍张龙江锦秀...
    748-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2021年福建省部分羊场羊口疮病毒(Orf virus, ORFV)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对2021年采集的4份病料经PCR鉴定ORFV阳性的临床样品分别克隆其F1L、B2L和GIF基因,将获得的克隆质粒送往测序公司进行测序,将测序拼接后的序列上传至GenBank数据库中,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份临床样品中ORFV的F1L、B2L和GIF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0%~98.8%、98.4%~99.5%和97.2%~99.6%;与国内流行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4%~99.4%、97.4%~99.9%和95.7%~99.0%;与国外流行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5%~98.6%、97.9%~98.9%和95.6%~98.0%;与德国D1701弱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6.5%~96.8%、98.0%~98.7%和96.0%~96.4%,与NZ2参考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7%~98.1%、97.5%~98.1%和95.9%~96.1%.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4份临床样品中ORFV与吉林(NA17、SY17和CL18株)、福建SJ1株和印度MP株亲缘关系较近;与美国OV-IA82株、德国D1701弱毒株、新西兰NZ2参考株和中国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表明当前流行毒株可能是本省毒株、国内吉林GZ18株和国外印度MP株的重组毒株.[结论] 获得4份临床样品中ORFV B2L、F1L和GIF基因序列并上传至GenBank数据库中,丰富了ORFV相关基因序列的数据库,同时阐明福建省部分羊场当前ORFV的流行特征,为福建省今后有效防控Orf提供理论依据.

    羊口疮病毒F1L基因B2L基因GIF基因进化分析

    东星斑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体营养盐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刘鑫康建平林岗缪凡...
    754-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的营养盐及微生物组成特征,为东星斑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 检测东星斑循环水养殖系统进水、养殖池、养殖池出水、生物滤池、紫外消毒池的水质指标、水体中弧菌数量,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水体中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 氨氮、硝酸盐氮和磷酸盐的浓度从养殖环节至消毒环节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亚硝酸盐氮则相反.外源海水样品中的弧菌数量小于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各个环节样品中的弧菌数量,弧菌数量经过养殖池后明显上升,经过生物滤池处理之后明显下降.在门分类水平上,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环节主要的微生物门类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属分类水平上,主要为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弧菌属Vibrio、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Vibrio中主要为Vibrio ponticus,占Vibrio总量的66.17%.[结论]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处理环节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池出水中氨氮、硝酸盐氮以及磷酸盐的浓度和弧菌数量,同时揭示了循环水系统不同环节微生物组成特征.

    东星斑循环水养殖系统高通量测序微生物群落结构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