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非金属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非金属矿
非金属矿

贾茂荣

双月刊

1000-8098

szfjsk@163.com

0512-68272696

215004

苏州市三香路999号

非金属矿/Journal Non-Metallic Min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79年创刊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建材技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非金属矿以及建材原材料矿产等开发利用、制品、选矿深加工、采矿以及当前行业管理、设备研制、市场等方面的有关论文、科技成果、生产经验、综合评述等。本刊主要面向非金属矿及有关的生产、设计、科研、机关、院校、基建、地质勘探及乡镇企业等单位,读者对象为科技、领导干部、院校师生和企业管理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萤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氢氟酸动力学研究

    杨旭袁鑫李育彪谢顺昕...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采用伴生型萤石代替单一型萤石生产氢氟酸的技术难题,揭示了伴生型萤石与浓硫酸的反应机制及动力学规律.研究在不同液固摩尔比和温度条件下单一型萤石和伴生型萤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氟化氢的转化率.结果表明,单一型萤石产酸的最佳液固摩尔比和温度分别为1.25∶1和200℃,转化率为97.5%;伴生型萤石为1.50∶1和200℃,转化率为84.5%.单一型萤石产酸反应符合界面化学反应控制模型,而伴生型萤石产酸反应符合固相产物层内扩散控制模型.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伴生型萤石与浓硫酸反应时存在严重的团聚现象并形成致密的硫酸钙钝化层,阻碍了浓硫酸与未反应萤石内核的接触.本试验为伴生型萤石与浓硫酸反应生产无水氢氟酸提供了科学依据.

    萤石浓硫酸氢氟酸转化率动力学

    负载量对硅藻土基TiO2复合材料应用性能的影响

    王利剑岳昊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硅藻土基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应用性能,推进其产业化进程,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了硅藻土基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研究了TiO2 负载量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光催化性能及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 负载量对复合材料吸附性和光催化性影响较大,对污染物的光降解性能取决于其吸附性和光催化性的协同效应,在负载量为46%时,复合材料的光降解性能较好.复合材料白度随着TiO2 负载量增大而增高,在负载量为46%时,复合材料白度为91%,达到建筑装饰材料白度标准.

    TiO2负载量硅藻土复合材料吸附性能光催化性能协同效应白度

    江西宜丰某花岗岩型锂矿尾砂成瓷性能研究

    曾庆友彭蜀涛曾晓建潘世语...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宜丰某花岗岩型锂矿选矿后尾砂进行矿物组成、物化性能等分析测试,其主要成分为石英、钠长石和微斜长石,烧成白度为58.4%,密度为2.53 g/cm3,耐火度为1 144℃,通过开展日用陶瓷坯釉料配方烧成试制.结果表明,以尾砂用量为30%配以其他地区主要原料时适合还原焰1 310℃一次烧成坯釉料配方,其白度为67.4%,光泽度为81.5,吸水率为0.2%,釉面硬度为6.2 GPa,抗热震性为180~20℃热交换一次均未裂,成瓷性能达到GB/T 3532-2009《日用瓷器》合格品要求.本研究为该区或同类型矿床选矿后尾砂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锂矿床花岗岩型综合利用成瓷性能日用瓷器

    金属阳离子与絮凝剂对高岭石沉降的影响研究

    张晋霞张梦飞牛福生程泽红...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尾矿水中微细粒高岭石沉降困难的问题,使用尾矿水中常见的金属阳离子(Na+、K+、Ca2+和Mg2+)作为混凝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作为絮凝剂进行混凝后的絮凝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中性,矿浆质量浓度为30 g/L条件下,K+最佳浓度为0.6 mol/L,Ca2+最佳浓度为0.08 mol/L,CPAM用量为30 mg/L,沉降效果最佳.采用zeta电位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和接触角测试揭示金属阳离子的作用机理,与一价离子相比,二价离子具有更好的效果,二价离子能够更大幅度降低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减少颗粒表面羟基官能团,增大颗粒表面疏水性.CPAM能够显著提高沉降速率,但会导致较高的浊度,当金属阳离子与CPAM结合使用时,沉降速率和上清液浊度均呈现出较优的效果.

    尾矿水高岭石金属阳离子絮凝剂沉降效果作用机理

    利用钙镁质磷尾矿制备镁钙耐火颗粒研究

    张晋尤大海魏耀武张立...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西地区磷尾矿以钙镁质为主,且白云石含量(质量分数)达到75%以上.经过反浮选除磷-正浮选提钙镁的工艺流程后,钙镁回收率到到60%以上,MgO品位达到20%以上.将提纯后钙镁组分通过造粒-预煅烧-分级-改性后,可制得体积密度为3.09 g/cm3、耐火度大于1 800℃、荷重软化温度1 660℃、常温耐压强度为58.4 MPa的钙镁耐火颗粒,且通过熔炼钢试验证明尾矿中的磷元素不会在冶炼过程中熔入到钢液中,验证了磷尾矿基耐火材料应用于冶金行业的可行性.

    磷尾矿反浮选正浮选提纯钙镁耐火颗粒冶金

    CaO对Li2O-Al2O3-SiO2微晶玻璃热膨胀性能的影响

    马婧黄世玉赵骁锋李玉香...
    21-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作为Li2O-Al2O3-SiO2(LAS)微晶玻璃主要原料之一的锂矿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开展LAS微晶玻璃的降锂研究对LAS微晶玻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熔融法制备LAS基础玻璃,通过退火、形核及析晶处理得到LAS微晶玻璃,系统研究了CaO对于LAS微晶玻璃的析晶行为及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O可以促进晶粒生长与析晶,配方中CaO添加量从0.3%增至0.8%时,晶粒尺寸从32.66 nm增至34.92 nm,当CaO添加量增加到0.6%之后,样品晶体含量开始增多.CaO添加量较低时,Ca2+断键作用不如Li+强烈,导致高温黏度并未下降.随着CaO和Li2O质量比增加,Li+与Ca2+共同作用导致玻璃网络结构更加松散,从而增大热膨胀系数.C0.3~C0.8 样品在25~600℃范围内的热膨胀系数平均值均小于8×10-7/K,表明样品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LASCaO析晶热膨胀高温黏度

    不同天然矿物制备纳米硅及微观形貌特征研究

    李春生吴小贤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叶蜡石、蒙脱石、硅藻土和二氧化硅为前驱体,通过熔盐辅助镁热还原的方法制备不同形貌纳米硅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等研究不同矿物前驱体、金属镁添加量对制备多孔纳米硅的影响.结果表明,镁的加入量对纳米硅含量具有双相效应,适量的金属镁可促进前驱体中SiO2 的还原,然而当加入的镁超过一定量时,会导致纳米硅产率降低;蒙脱石前驱体中不同矿物的SiO2 在镁热还原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活性,SiO2 被还原活性顺序为蒙脱石>长石>石英;因蒙脱石与叶蜡石结构稳定性不同,在相同还原条件下,蒙脱石比叶蜡石更易被镁还原.不同硅前驱体制备的纳米硅材料在形貌和孔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选择不同结构的前驱体,可获得形貌特异的纳米硅材料.

    叶蜡石蒙脱石硅藻土镁热还原纳米硅

    磷酸基地聚合物抗硫酸盐侵蚀及耐高温性研究

    赵富谢晓丽刘腾飞林肖...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得一种高耐久、低pH值且能够对裂隙和碎岩有效支护的密封/加固材料,以偏高岭土为前驱体原材料,磷酸和磷酸二氢铝(ADP)为激发剂制备了磷酸基地质聚合物.分析了地质聚合物试样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并检测不同温度煅烧后试样的抗压强度及相应物相和微观形貌的变化,以评价其耐高温性能.结果表明,磷酸基地质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硫酸盐侵蚀性,在10%硫酸钠溶液中浸泡不同龄期后抗压抗蚀系数均高于1.0.此外,地质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经150℃煅烧1 h后,A100试样的抗压强度较煅烧前增加30.4%,经1 050℃煅烧1 h后不同组别试样的抗压强度仍保持在15 MPa以上.

    磷酸基地质聚合物磷酸二氢铝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耐高温性能抗压强度

    水镁石纤维-钢渣细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赵有南闫人伟张太庆李芳芳...
    35-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钢渣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针对钢渣细骨料劣化混凝土力学性能现状,引入水镁石纤维,研究不同钢渣细骨料、水镁石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及抗弯拉强度影响,探讨钢渣细骨料劣化混凝土性能机制,分析水镁石纤维对钢渣细骨料混凝土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钢渣细骨料取代率逐步增加,混凝土坍落度下降,抗压强度及抗弯拉强度均不同程度降低.复掺水镁石纤维对钢渣细骨料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强效果明显,与不掺水镁石纤维的30%钢渣混凝土相比,掺入30%钢渣细骨料与0.2%水镁石纤维,混凝土7 d抗压强度及抗弯拉强度分别提高15.75%、10.50%.水镁石纤维可以在水化产物间产生桥接作用,延缓裂纹发展.

    混凝土钢渣细骨料水镁石纤维力学性能微观形貌

    硅酸钙结合蛭石轻质材料制备及孔隙结构研究

    李矗易永利陈海宏樊超...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寻电力防火领域对轻质新型防火材料的需求,采用氢氧化钙和粉石英为钙、硅原料,膨胀蛭石为骨料,配合增强纤维,经静态水热蒸压反应,制备了体积密度介于538~859 kg/m3 的硅酸钙结合蛭石轻质材料.探讨了蛭石加入量20%~40%、成型压力1.0~4.0 MPa对材料体积密度与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托贝莫来石和硬硅钙石组成的结合相中微细孔隙结构与蛭石片层间的孔隙使得材料孔隙率高达60%以上.同时,结合相与蛭石的穿插结合结构使材料具有较高强度.蛭石加入量30%、压力2.0 MPa下成型的样品,抗拉拔强度接近40 MPa,热面温度1 000℃时其导热系数只有0.209 W/(m·K).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的低收缩和低导热系数特性使得其在电力防火领域具有潜在用途.

    托贝莫来石硬硅钙石膨胀蛭石孔隙结构轻质材料电力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