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体育科技
福建体育科技

徐正国

双月刊

1004-8790

0591-87712714

350003

福州市福飞路151号

福建体育科技/Journal Fujian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体育学术研究性杂志,刊载国内体育科技论文,读者对象为体育科研工作者、教练员、体育教师及广大体育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练习陈式太极拳伴膝关节疼痛的生物力学分析

    郭明福周丽娟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式太极拳练习者在练习中期或后期出现膝关节疼痛的现象不容忽视,本研究选取12 名陈式太极拳练习者,其中6 名为膝关节疼痛的练习者,6 名为健康的练习者,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记录12名练习者"懒扎衣"动作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数据,比较两组练习者在各阶段的动作特征,为提高练习者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及规避运动损伤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膝关节角度变化相比,疼痛组支撑腿在 P1~P3 阶段表现为膝关节内收(P<0。05);支撑腿在 P1、P2 阶段外旋更小(P<0。05);迈步腿在P1~P3 阶段外旋更小(P<0。01)。(2)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组在P1~P3 阶段表现为脊柱的屈曲(P<0。05)。(3)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组的支撑腿在P1、P2 两个阶段和迈步腿的P2、P3 阶段屈曲力矩更小(P<0。05);支撑腿在P1~P3 阶段与迈步腿的P2、P3 阶段外展力矩更小(P<0。05);支撑腿在P1 阶段表现出比对照组外旋力矩更小(P<0。05)。结论:1。疼痛组支撑腿的膝关节角度持续处于内收状态,整个运动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变化,这将使膝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增加了关节周围软组织和结构的负担,从而引发膝关节损伤。2。疼痛组更小的外旋角度使得膝关节的松弛性较低且需要承受屈曲与内旋的双重负荷,进一步增加了膝关节损伤的潜在风险。3。疼痛组不能较好的利用躯干的伸展来减轻身体重心下降时施加在下肢的负荷,而身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前屈将会使得其膝关节负荷增加,从而造成损伤。4。疼痛组在运动过程中承受膝内收力矩的做功,增加了膝关节内侧室的负荷,使损伤风险增加。

    大学生陈式太极拳膝关节疼痛懒扎衣生物力学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青少年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郭乐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16 名专业运动员进行了为期10 周的实验,旨在探究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青少年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通过多种测试指标,如1RM杠铃深蹲、自由纵跳、立定跳远、30 米跑以及Wattbike功率自行车测试,全面评估了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实验结果显示,接受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实验组在各项测试指标上均取得显著进步,且提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为青少年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法,证实了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在增强下肢爆发力方面的有效性。

    伸缩复合训练自行车运动员下肢爆发力

    不同比赛节奏下羽毛球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技术运用与得失分效果分析

    钟城周威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羽毛球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的比赛节奏为视角,从技战术维度入手根据比赛节奏计算公式(回合拍数÷回合持续时间=回合系数)将比赛节奏量化,探究羽毛球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技术运用与得失分效果以此来找出改变比赛节奏的关键技术,从而为教练员与运动员设计针对性训练方案提供可行性依据。研究结果:目前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比赛节奏主要为快节奏;比赛节奏与技术运用与得失分效果呈现关联性(P值<0。05);在不同比赛节奏中挑球、勾球、推球、扑球、抽球、高球、杀球技术有着显著差异性(P值<0。05),挑球得分、勾球失分、扑球失分、吊球失分、杀球失分技术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性(P值<0。05)。勾球、扑球、抽球、杀球具有加快比赛节奏的作用。杀球可以使运动员从慢节奏主动状态过渡到中等节奏。挑球、高球具有放慢比赛节奏的作用,可作为运动员从被动转为主动的过渡手段;控制中等比赛节奏中的失误率是比赛获胜的关键。我国男子单打运动员要加强体能及技术稳定性的练习适应快节奏比赛强度,并提高其对比赛的调控能力,针对性使用不同的技术来达到战术效果。

    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节奏得失分

    少年集体花球啦啦操成套编排分析——以2023年世锦赛前三名为例

    张永娟李强
    87-9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 2023年啦啦操世锦赛少年组集体花球前三名队伍的成套编排经过全面且深入的分析。旨在系统总结并归纳顶尖花球啦啦操的相关要素与实践经验,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啦啦操世锦标编排

    南京市青少年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发展现状及其协同发展策略

    郝海亭徐晓敏潘栋梁潘红旗...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南京市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发展现状,揭示了南京市青少年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促进两者协同发展的策略。提出应加强学校体育课程、丰富青少年的社区体育活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机制;强化青少年心理测评、督导和心理健康提升计划实施,尤其是强化青少年的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和自我认知等方面;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在制度建设、多主体参与和两者协同的资源建设等方面积极投入,促进两者协同发展。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互动交融协同

    青少年同伴支持与体育学习投入的关系:自尊和锻炼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

    李云帆吴佳骐艾丽欣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制约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初中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同伴支持对体育学习投入的影响,并考查自尊和锻炼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使用《同伴支持量表》、《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和《UWES-S学习投入量表》对539 名初中生进行测量,并对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同伴支持、自尊、锻炼自我效能感和体育学习投入三个维度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同伴支持可以直接预测体育学习投入,直接效应为 0。163;自尊在同伴支持和体育学习投入间起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0。073;锻炼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和体育学习投入间起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0。236。自尊和锻炼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和体育学习投入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0。042。

    同伴支持自尊锻炼自我效能感体育学习投入链式中介

    身体活动对大学生社交退缩的影响:运动友谊质量与情绪调节的作用

    张智卓肖世文沈梦英薛原...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正处于不断完善自我的时期,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一直备受关注,但当代大学生社交回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个体的社交水平以及抑制社交退缩现象的发生是我们应该更深层次考虑的问题。方法:本文采基于文献资料法探讨大学生身体活动、运动友谊质量、情绪调节以及社交退缩之间的关系机制,并基于这四者关系建立的双中介作用模型进行验证。本研究对部分高校的 1487 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SPSS23。0、process3。4、Bootstrap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身体活动对社交退缩的总效应占比60%;(2)运动友谊质量和情绪调节产生的总间接效应占比为 40%;(3)间接效应路径 1"身体活动→运动友谊质量→社交退缩"在总间接效应中占比39%;(4)间接效应路径2"身体活动→情绪调节→社交退缩"在总间接效应中占比1%;结论:身体活动不仅可以影响大学生的社交退缩,还可以通过运动友谊质量和情绪调节的双中介间接影响大学生的社交退缩。

    身体活动社交退缩运动友谊质量情绪调节双中介模型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其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邱浩然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及其学习投入现状,并分析两者的关系,以期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735 名在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学习投入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得分、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得分、体育运动强度得分以及体育活动等级得分依次为2。91±1。14、2。96±1。12、2。13±1。14 和1。53±0。75,均低于其理论中值,并且均是女生得分低于男生(P<0。01);(2)大学生学习投入总体得分以及活力、奉献和专注3 个维度的得分依次为5。03±1。06、4。78±1。19、5。25±1。07 和5。06±1。11,均高于其理论中值。学习投入总体得分以及活力和专注2 个维度得分均是男生高于女生(P<0。01);(3)大学生学习投入总体得分及3 个维度得分与其体育锻炼频率、体育锻炼持续时间、体育运动强度以及体育活动等级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女生是需要重点干预人群;(2)大学生学习投入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学习投入总体以及活力、专注2 个维度女生不如男生;(3)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正向影响其学习投入。因此,高校应体智并重,促进学生参与锻炼,提高学生学习投入。

    学习投入体育锻炼行为大学生

    基于教师教育共同体的体育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探索

    张文涛万雯思蔡依纯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国必先强教育,强教必须重实践,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对体育师范生实践能力进行研究,以OBE教育理念、复杂性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共同体思想为理论依据,创新性提出"U-G-S-C教师教育共同体"、构建体育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在对体育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审视的基础上,梳理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导向,并分别从教学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合作共同体的视角对体育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进行探索和实践。

    教师教育共同体体育师范生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