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粉末冶金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粉末冶金工业
粉末冶金工业

杨树森

双月刊

1006-6543

powder@163bj.com

010-62182922 6218102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粉末冶金工业/Journal Powder Metallurgy Indust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由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中国钢协粉末冶金分会、中国机协粉末冶金专业协会主办的冶金、金属学类科技性双月刊。《粉末冶金工业》创刊于1991年,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371/T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6543,并拥有广告经营许可证。办刊宗旨是:宣传国家有关发展粉末冶金工业的方针政策;交流粉末冶金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与生产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推广粉末冶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应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传播国内外科技信息和发展动态;为粉末冶金及相关行业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推荐,《粉末冶金工业》现已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收录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英国“金属粉末报告”(MPR)定期收录摘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7-4PH颗粒料金属3D打印烧结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蔡礼超张鹏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基于激光和电子束的增材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和烧结结合的工艺成本更低,但对烧结阶段工艺参数的探索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实验采用基于螺杆的3D打印技术制备17-4PH不锈钢样品,探索烧结工艺参数(烧结温度、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对17-4PH不锈钢性能的影响规律,包括孔隙率和拉伸性能的测量,研究烧结工艺参数对孔隙结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孔隙结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的变化对烧结样品的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表明,试样以4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1 360 ℃保温1 h,其力学性能最佳,屈服强度为518 MPa,抗拉强度为693 MPa.

    17-4PH不锈钢高温烧结力学性能金属3D打印脱脂

    美国金属粉末工业联合会颁发2024年杰出技术论文奖

    孙世杰
    82页

    PVA水凝胶直写3D打印制备Al2O3陶瓷的工艺研究

    石永亮刘浩陈存广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以热溶-速冻技术开发的PVA水凝胶为粘结剂,制备了具有一定流变特性、稳定的Al2O3陶瓷浆料,并采用自行设计的气动挤出直写3D打印机实现了形状复杂的Al2O3陶瓷件成形制备.研究了Al2O3陶瓷浆料的流变行为及可挤出打印条件,对打印坯体断面及烧结件进行了观察分析,并对网格坯体的干燥-烧结收缩率及烧结件的抗弯强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PVA水凝胶作为粘结剂可制备出稳定的并能保证匀速挤出的Al2O3陶瓷浆料,适于直写3D打印的固相体积分数为55%~65%.提高固相体积分数,有助于浆料的3D打印成形,降低坯体的干燥-烧结收缩率,抑制烧结变形,但过高的固相体积分数会降低坯体层与层之间粘合程度,降低烧结件的抗弯强度.实验得出的最佳固相体积分数为60%,并通过工艺优化实现了多种形状陶瓷件的3D打印.

    直写3D打印流变性能陶瓷浆料氧化铝PVA水凝胶

    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关于下达2024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编辑部
    88页

    热压温度对TC4钛合金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原警舒章寒王楚文王兆乾...
    89-9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热压(hot pressing,HP)烧结技术,制备了高致密度、细晶粒、拉伸性能优异的TC4铁合金.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拉伸实验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热压温度(880、930、980 ℃)对TC4钛合金微观结构和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压态样品主要由等轴a相和晶间β相组成;随热压温度升高,晶粒逐渐粗化,α相体积分数降低.HP温度为930 ℃时,合金样品的室温拉伸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最大值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934 MPa和26.3%,优于相关文献报道的铸造态和热等静压态TC4钛合金.

    TC4热压烧结烧结温度微观组织拉伸性能

    片状微纳米还原铁粉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郭海伟郑松任熙华张玉芳...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400目的球状还原铁粉为原料,采用直径2 mm的不锈钢磨球进行研磨,通过SEM扫描电镜和XRD表征微观形态,结果表明,经过球磨以后的还原铁粉组分没有变化,呈扁平片状结构,片层厚度大约为200 nm;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通过弓形法测试其对应1.5 mm左右涂层在6~18 GHz的吸波性能,在12.15、14.95、11.95 GHz处最低反射率分别达到了-13.9、-15.4、-16.1 dB,有效吸波频段分别在9.6~14.2,9.4~16.3,9.1~14.5 GHz,带宽分别为4.6、6.9、5.4 GHz.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吸波性能相应提高,吸波频段则向低频方向移动.

    微纳米还原铁粉吸波性能湿法球磨反射率

    铍材热扩散系数测定的影响因素

    张子富李美岁张健康李志年...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研究了试样厚度、加热温度和喷碳层对铍材热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厚度在2~6 mm范围之间所侧的热扩散系数趋于一致,厚度2 mm左右多次测试的标准偏差最小,测试结果更为精确,推荐该厚度为铍材热扩散系数测定的试样厚度.铍材热扩散系数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当温度从25 ℃升到900 ℃时,热扩散系数降低了 77.9%.不同的喷碳层情况下,测试的热扩散系数有显著的差异,试样表面喷覆薄而均匀的石墨时所测得热扩散系数据波动较小,数据一致性较好.

    铍材热扩散系数试样厚度加热温度喷碳层

    激光熔覆FeCoCrNiMnNb高熵合金涂层的组织及耐磨性

    周文婷朱春霞李凡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Nb元素对FeCoCrNiMn高熵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FeCoCrNiMnNb高熵合金涂层,分别对涂层的相组成、微观组织、元素分布、纳米硬度及磨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CoCrNiMnNb高熵合金涂层由FCC相和Laves相组成.其中,基体相为FCC相,棒状组织为Laves相.由于固溶强化和第二相析出强化效应,FeCoCrNiMnNb高熵合金涂层的纳米硬度显著提升,约为9.193 GPa,约为FeCoCrNiMn涂层的两倍.由于纳米硬度的显著提升,FeCoCrNiMnNb涂层的具有极佳的耐磨性,其磨损率为2.549×105 mm5/N m,约为FeCoCrNiMn涂层的0.33倍.FeCoCrNiMnNb涂层的磨损机制为单一的磨粒磨损.综上所述,FeCoCrNiMnNb高熵合金涂层具有极高的纳米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

    激光熔覆FeCoCrNiMnNb高熵合金涂层Nb耐磨性纳米硬度

    汽车燃料电池用Mg10Ni合金的催化改性与活化性能

    许江李继超刘玉法
    111-11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 Mg10Ni-X合金(X=MWCNTs、TiF3、MWCNTs-TiF3),研究了单独添加MWCNTs/TiF3催化剂和复合添加MWCNTs-TiF3催化剂对Mg10Ni合金颗粒形貌、物相组成和活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g10Ni合金中添加催化剂,高能球磨处理后Mg10Ni-X合金的颗粒尺寸会不同程度地减小,相较于TiF3催化剂,MWCNTs催化剂对颗粒的细化效果更好,且复合添加MWCNTs-TiF3催化剂后颗粒的细化效果最好;复合添加MWCNTs-TiF3催化剂的Mg10Ni-MWCNTs-TiF3合金在高能球磨后,TiF3和MWCNTs各自的微观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合金中Mg2Ni相含量和Mg2Ni相晶胞体积从大至小顺序为:Mg10Ni-MWCNTs-TiF3>Mg10Ni-MWCNTs>Mg10Ni-TiF3>Mg10Ni.添加 MWCNTs 和 TiF3催化剂后合金的活化性能都会有不同程度改善,TiF3催化剂对活化性能的改善效果优于MWCNTs,且复合添加MWCNTs-TiF3催化剂后合金的活化性能最好.

    Mg10Ni合金催化剂MWCNTs-TiF3显微形貌和物相组成活化性能

    铜铝层状复合材料原子尺度研究进展

    张辉王爱琴潘爱琼谢敬佩...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Cu/Al层状复合材料因其极高的性价协同效应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不同工艺方法制备的Cu/Al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铜层和铝层微结构存在差异,力学性能高低不同.界面结合特性的不同导致在深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错层、分层、铜层表面撕裂等宏观质量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在高端领域的应用.本文介绍了铜铝层状复合材料原子尺度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利用分子动力学对铜铝层状复合材料界面层结构、扩散与凝固、异质界面特性与力学性能的关联性等的模拟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势函数在铜铝层状复合材料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的优劣,提出了精准的模型、合理的力场、精确的参数是材料原子尺度模拟的三个基本准则,对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原子尺度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铜铝层状复合材料分子动力学原子尺度界面势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