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风湿病与关节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风湿病与关节炎
风湿病与关节炎

娄多峰

月刊

2095-4174

fsbygjy@163.com

010-64822337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风湿病与关节炎/Journal Rheumatism and Arthriti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脉冲电磁场对老年大鼠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凋亡蛋白的影响

    李萌萌尹林伟牛尚博刘静...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对老年大鼠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 16 只 24 月龄SD自然衰老雄性大鼠随机等分为老年组和脉冲电磁组,8 只 6 月龄SD青年雄性大鼠作为青年组.脉冲电磁组予脉冲电磁场干预,频率为 8 Hz,强度为 3.82 mT,每日 40 min,每周5 d,持续 8 周.青年组和老年组固定于脉冲电磁场下,仪器不通电.8 周后取材,ELISA法检测血清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含量;显微CT检测左侧胫骨软骨下骨微结构并分析骨组织形态量化指标;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大鼠左侧胫骨平台软骨组织形态结构,改良Mankin's评分评估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退行性变化程度.RT-qPCR、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血小板反应蛋白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4(ADAMTS-4),以及血小板反应蛋白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5(ADAMTS-5)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大鼠软骨胶原分解产物CTX-Ⅱ水平升高(P<0.05);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均降低(P<0.05),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距均增大(P<0.05);番红O-固绿染色显示,大鼠软骨表面粗糙有裂隙,软骨与软骨下骨界限模糊不清,且有潮线,低细胞化,细胞形态结构不规则,蛋白多糖丢失且红染变淡;改良Mankin's评分增加(P<0.05);Caspase-3、Caspase-8、ADAMTS-4、ADAMTS-5 的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②与老年组比较,脉冲电磁组大鼠软骨胶原分解产物CTX-Ⅱ水平降低(P<0.05);左侧胫骨软骨下骨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升高,骨小梁数量增加(P<0.05),骨小梁间距减小(P<0.05),骨小梁厚度有降低趋势(P>0.05);番红O-固绿染色显示,大鼠软骨表面较为平整,软骨与软骨下骨界限分明,细胞形态较规则、数量较多,蛋白多糖丰富且染色均匀;改良Mankin's评分较小(P<0.05);Caspase-3、Caspase-8、ADAMTS-4、ADAMTS-5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脉冲电磁场可能通过降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的表达及金属蛋白酶ADAMTS-4、ADAMTS-5的表达,延缓老年大鼠关节软骨退变与细胞外基质降解,抑制局部骨质疏松,发挥抗骨关节炎作用.

    膝骨关节炎脉冲电磁场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凋亡大鼠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龙运光教授辨治痹证的用药规律

    李丹彭记棚宋云云黄春霞...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挖掘龙运光教授治疗痹证的遣方用药特点及规律,为痹证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筛选龙运光教授辨治痹证的相关医案并提取方药,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软件作为数据挖掘工具,对方药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功效、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关联规则,以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龙运光教授辨治痹证方剂 261 个,涉及中药 273 味.四气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平、寒、凉、热.五味以甘味为主,其次为苦、辛、酸、咸.归经以肝经、脾经和肾经为主,常用核心药物组合 16 组,通过方剂聚类分析得到可能的新方组合 5 首.结论:从龙运光教授辨治痹证的相关医案中整理出方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出龙运光教授治疗痹证多从肝、脾、肾出发,药物以祛风湿类、活血化瘀类和补虚类为主,临床疗效较好,挖掘出的新方组合可为痹证的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痹证数据挖掘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用药规律龙运光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及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对反应性关节炎诊断效能的分析

    胡君萍温晓婷张靖悦彭思绫...
    14-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和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反应性关节炎(ReA)诊断效能及与疾病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2021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79例ReA患者为ReA组,92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ReA组与健康对照组的NLR、PLR、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性ReA患者NLR、PLR与血常规、CRP、ESR的相关性,且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NLR、PLR及在ReA的诊断价值.最后比较治疗前后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RP、ESR和NLR、PLR的变化.结果:ReA组NLR、PLR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感染<2 周发病的ReA患者NLR、PLR高于感染≥2 周发病者(P<0.05).ReA组NLR、PLR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RP、ESR呈正相关,PLR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NLR、PLR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5).根据ROC曲线,NLR诊断ReA的最佳截断值为 3.41(敏感性为 57.00%,特异性为 96.70%,AUC=0.81),PLR诊断ReA的最佳截断值为 140.58(敏感性为 77.20%,特异性为77.20%,AUC=0.85),且NLR与PLR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 78.80%,特异性为 91.00%,AUC=0.85;而CRP诊断ReA的最佳截断值为 8.16(敏感性为 78.50%,特异性为 100.00%,AUC=0.89),ESR诊断ReA的最佳截断值为 19.50(敏感性为 84.80%,特异性为 96.70%,AUC=0.91),NLR、PLR联合诊断的效能高于NLR、PLR单一检测,而略低于CRP和ESR(Z=4、Z=3.58,P<0.05).进一步比较ReA患者治疗前后,NLR、PLR显著减低(P<0.05).结论:NLR、PLR可用于辅助诊断ReA,且对患者的感染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两者在反映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两者联合的诊断效果更好,但其诊断效果不如CRP和ESR.

    反应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诊断效能

    血清MMP-7、ADAM17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孙英梅闫慧明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 17(ADAM17)在结缔组织病(CTD)相关间质性肺病(ILD)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 2021 年 12 月至2023 年 7 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一及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CTD-ILD患者 40 例为CTD-ILD组,不合并ILD的CTD患者 30 例为CTD组,以及 26 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3 组血清MMP-7、ADAM17 的表达水平;按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将CTD-ILD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分析CTD-ILD不同亚组、不同肺功能组血清MMP-7、ADAM17 的表达水平,阐释MMP-7、ADAM17 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及评估它们在诊断CTD-ILD中的价值.结果:①CTD-ILD组与CTD组、对照组比较,血清MMP-7、ADAM17显著升高(P<0.01);②CTD-ILD不同亚组中,与SS-ILD组比较,血清MMP-7、ADAM17水平在SSc-ILD组中较高(P<0.05);③CTD-ILD不同肺功能组中,血清MMP-7水平为重度>中度>轻度(P<0.01),血清ADAM17水平在中、重度组>轻度组(P<0.01);④相关性分析得出,CTD-ILD患者中MMP-7 与CT评分、CPI及年龄呈正相关(P<0.05),ADAM17 与CT评分、CPI呈正相关(P<0.01),MMP-7、ADAM17 与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DLCO(%pred)、P(O2)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MMP-7、ADAM17 可能参与了CTD-ILD的发生、发展,对CTD-ILD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病基质金属蛋白酶-7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复合生理指数相关性

    侗医龙运光教授治疗痛风的临证经验

    宋云云袁雪梅杨孝余彭记棚...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侗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是侗族人民对医疗经验和知识的总结.侗医传承人龙运光教授根据痛风不同阶段的症状,将其分为急性期、稳定期、久病顽症期,并在各阶段辨证论治.急性期分型为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分别以散寒祛湿、清热祛湿为治法;慢性期分型为痰瘀阻滞、肝肾亏虚,以化痰行瘀、补益肝肾为治法;久病顽症期以攻坚破积、活血化瘀、通阳散结为治法.龙运光教授除应用侗族药物内服以外,还应用侗族独特的民间疗法,如蜂毒等.

    痛风侗医临证经验龙运光

    刘英教授基于瘀血论治系统性硬化症经验探析

    邹国强刘英王梦洁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机制尚不明确的难治性结缔组织病.山东名中医刘英教授认为,"瘀血"为本病核心病机,贯穿疾病始终,当从瘀论治.临床治疗以活血化瘀为核心,注重从健脾益气、养肝调情、调和营卫三方面入手以助化瘀血,并针对其皮肤病变灵活运用黄芪和积雪草,标本兼治,为系统性硬化症治疗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案.

    系统性硬化症瘀血活血化瘀名医经验刘英

    黄传兵主任医师基于脾肾同治理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朱雅文钱爱程园园黄传兵...
    36-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黄传兵主任医师遵固本培元理论,结合临床诊疗经验,认为脾失健运、肾失气化为发病关键,在治疗上,当从"本"入手,运用脾肾同治法,以调达平、恢复患者脏腑功能、平衡整体阴阳,从而治疗本病.并根据病机自拟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本方具有调节免疫、降低疾病活动度等作用,可有效缓解疾病进展,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脾肾同治新安医学黄传兵

    痛风的证治

    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王颂歌...
    39-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痛风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痛风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 3 候 6 型:正虚候(肝肾阴虚证、脾虚湿阻证、气血两虚证),邪实候(湿热蕴结证),痰瘀候(痰浊阻滞证、痰瘀互结证)等.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痛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特殊痹风湿病(痹病)虚邪瘀证治中医药

    从叶天士辛润通络法论治强直性脊柱炎

    侯珺婷韦尼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大偻"范畴,病因病机复杂,符合"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络病发展规律,因而可从络论治.辛润通络法为叶天士首创,是络病的治疗大法.目前,辛润通络法已经广泛运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主要通过辛味药与质润之品的合理配伍形成了辛润通补通络、辛润祛邪通络、辛润行津通络、辛润化瘀通络等方法,丰富了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论治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辛润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辛味药是辛润通络法中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多属温热之性,更适用于辨证属寒湿偏盛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而对于以湿热为主要证型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则不适用,临证中需多加注意.

    强直性脊柱炎大偻,辛润通络法叶天士辛味药

    基于"肾虚、痰湿、血瘀"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机的科学内涵

    王思远阮艺涛陈进春邱明山...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病机关键是肾气亏虚,痰湿、血瘀为主要的致病因素.通过将现代生物学与中医病因病机相联系,得出导致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肾虚、痰湿、血瘀的微观辨证特征,是涉及干细胞生成、水液代谢、血脂代谢、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个病理变化的复杂过程,适用于中医多靶点、多系统的整体研究.将现代生物学与中医病因病机相联系,有助于认识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从多个方面阐明中医病机的科学内涵,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痰湿血瘀病因病机微观辨证现代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