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梁宗祥

双月刊

1672-1144

sjxb@nwsuaf.edu.cn

029-87082937

712100

陕西杨凌渭惠路23号(水科所校区)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本刊创刊于1991年,原刊名《防渗技术》(内部发行),1995年公开发行(季刊),2003年更名为《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二十年来,经过学报编委会全体专家教授辛勤工作,一如既往支持本刊工作的论文作者的无私奉献,国家出版总署、陕西省出版局相关司局领导的大力支持,相关领域的高校师生、工程技术人员的精心呵护以及学报编辑部共同努力,《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出版物影响因子逐年稳步提高,在同类出版物中以学术气氛浓厚、办刊作风严谨、社会服务周到著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奖、《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等荣誉。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及时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学术性期刊办刊模式的要求,积极对外扩展交流,努力把自身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现已成为众多国内顶尖数据库的核心合作伙伴,为广大作者扩大自身学术影响、及时掌握国内外研究前沿、与相关领域专家无障碍沟通提供及时、周到、持续的热心服务。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现为: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刊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涉及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河流及航道治理、水工土木建筑、岩土工程、材料与结构、地质矿产等领域的学术性刊物。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的高等院校师生、研究院、设计院的科研人员、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务人员以及在生产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向本刊赐稿,学报编委、审稿专家以及编辑部将以高效、热情的服务,及时将您的学术成果、工程实践经验向社会各界介绍、推广。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单位:《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编辑部 主 编: 梁宗祥 副主编:蔡明科 地 址: 陕西杨凌渭惠路2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科所校区) 邮政编码:712100 电 话: 029—87082937 学报 办公qq:1378118253 电子邮件:sjxb@nwsuaf.edu.cn 国内刊号:CN 61—1404/TV 国际刊号:ISSN 1672—1144 定 价:120元/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宝鸡峡引水隧洞下穿既有铁路线控制措施研究

    赵玮张静王瑜陆丽...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新建隧洞对下穿既有铁路路基的影响,以宝鸡峡引水隧洞下穿陇海铁路线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分析地层劣化程度、盾构施工参数、加固措施对铁路路基的沉降规律及盾构管片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引水隧洞围岩劣化系数降低至0.7 时,铁路路基沉降增加约16%,衬砌拉压应力分别增加约4%和9%;随着盾构土舱压力和推力的增加,路基沉降分别减小约79%和4%,衬砌拉应力分别增加约55%和44%;随着注浆压力增加,路基沉降减小约26%;超前注浆圈厚度增大,可控制沉降降低19%,D型施工便梁型号越高,铁路路基的沉降越小,最低降至2.8 mm.在盾构掘进期间应避免盾构机过度扰动地层,采取地层超前注浆的加固圈厚度宜控制在2m以内或采取D20 型施工便梁加固既有铁路线.

    引水隧洞盾构施工铁路线控制措施沉降

    考虑岩土特性的心墙堆石坝坝基廊道断面优选方法

    郑顺祥龚亚琦高全义颉志强...
    9-1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平台,采用APDL语言编写参数化控制的邓肯-张E-B模型计算程序模块,制定堆石坝结构计算流程,并通过具体算例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某在建水电站心墙堆石坝坝基廊道进行三维线性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优选廊道断面型式.结果表明:在大型有限元软件平台上进行邓肯-张E-B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是可行的;外围岩土的材料特性对廊道受力状态影响很大;不同底板衬砌厚度对廊道应力的影响较大,随着底板厚度的增加,廊道底板表面最大拉应力数值逐渐减小,而拱顶内侧拉应力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综合廊道变形、应力、破坏区域及经济性来看,推荐采用城门洞形断面,同时底板厚度1.8 m~2.0 m.该方法通用性强,操作简便.

    心墙堆石坝坝基廊道邓肯-张E-B模型有限元数值模拟

    环青海湖铁路路基水热迁移与稳定性研究

    唐先习栾恩铭董添春李文龙...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环青海湖铁路路基病害发生的机理,通过在湖边及铁路路基两处附近安置不同深度的水热传感器,实时对临湖区域的土体水热迁移情况进行监测,基于监测数据,应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平台对铁路路基内部水压力分布及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土体温度变化响应较快,土体越深其温度变化越慢;冻结出现时间随土体深度的增加而延后;路基下部土体一直保持负压状态,土体孔隙体积占比随外界水源的作用增大;青海湖水中含有大量的CO32-和HCO3-,利用注盐法注入NaCl后在水分的作用下阳离子Na+会与CO32-反应生成Na2CO3,致使NaCl注入过量后土体盐胀反应加剧.路基失稳破坏发生从路轨面开始,路轨面从中间开裂并沿着两侧坡面剪切滑移,在路轨面下沉压力作用下土颗粒向下滑移填充底部土层孔隙,孔隙填充满后多余的自由状态土颗粒会从坡角处被挤出.故应充分考虑提高路基土抗剪强度.

    青海湖地区冻胀病害现场试验水热迁移

    考虑地震动水力的深水矮塔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

    陈智威
    23-2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地震动水力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深水矮塔斜拉桥为例,采用ABAQUS建立能精确模拟斜拉索在桥塔上空间分布的有限元模型,基于辐射波浪理论,以节点质量方法附加到高桩承台群桩基础上,以分析动水力对深水矮塔斜拉桥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动水力会使深水矮塔斜拉桥自振周期有所增大,其中第十阶自振周期的增长率为21.21%;地震动水力会显著增大结构动力响应,在Imperial Valley地震波下,桥塔纵向剪力增大25.44%,纵向弯矩增大25.54%,在Borrego地震波下,横向剪力增大21.58%,横向弯矩增大18.43%.在深水矮塔斜拉桥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地震动水力的影响不容忽略.

    深水矮塔斜拉桥地震动水力ABAQUS动力特性地震响应

    薄层UHP-ECC与既有砖墙界面粘结性能研究

    郑国清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高性能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UHP-ECC)加固修复既有砖砌体墙工程中,UHP-ECC与砖墙之间的粘结性能是保证加固效果的关键.为探究UHP-ECC-砖界面的粘结性能,通过双面剪切试验探究界面粗糙度、界面湿润度和有机纤维掺量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扣缝深度为25 mm时,界面粘结剪切强度提高了75.31%;界面湿润度的增加使界面粘结剪切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湿润状态的界面粘结性能最好;当纤维掺量为2%时,自然面和扣缝5mm界面粘结剪切强度分别提升了20.05%和29.22%.采用扣缝的界面处理方式可提高界面粗糙度,从而提升界面粘结性能.

    既有砖砌体墙结构加固超高性能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UHP-ECC)双面剪切界面粘结性能

    薄壁钢管混凝土外框加固典型石+砖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金捷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薄壁钢管混凝土外框约束加固石+砖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未加固与薄壁钢管混凝土外框约束加固的两种典型的三层石+砖砌体结构模型,模拟结构地震破坏全过程并分析其地震响应与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底层石墙率先发生面外破坏,上部砖混结构失去支撑而整体塌落,将底层石结构完全压垮,三层整体结构发生"自下而上再到下"的倒塌破坏过程.在70 gal、110 gal以及150 gal加速度峰值作用的工况下,未加固结构的破坏状态分别为严重破坏(位移角1/250)、倒塌破坏(位移角1/99)以及完全坍塌;结果加固后结构破坏状态分别变为介于轻微破坏与中等破坏(位移角1/700)之间、中等破坏(位移角1/350)以及严重破坏(位移角1/283);相较于未加固结构,层间位移角减小了33.33%~78.72%,裂缝的开展得到抑制,延缓结构坍塌破坏,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石结构砖砌体结构薄壁钢管混凝土抗震加固

    轴力伺服对基坑支护及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与实测分析

    陈波刘国帅陈思明罗嵩...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福州滨海快线火车站基坑工程,采用梁单元端节点施加一对集中力的方法进行支撑轴力伺服作用,在FLAC3D数值平台上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深基坑开挖支护全过程展开模拟.重点关注基坑围护墙、支撑轴力与邻近既有隧道的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设计轴力作为第四、五道钢支撑的轴力伺服控制值,能有效减小基坑支护结构和既有隧道的水平位移,并使各道支撑轴力分布更均匀.

    基坑工程支撑轴力伺服邻近既有隧道数值模拟现场监测

    预成孔植入管桩竖向抗压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陈礼榕邱俊峰王坛华邓涛...
    52-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新型桩基结构—预成孔植入管桩的竖向承载特性,以福建近海典型地区某公路桥梁工程为依托,开展竖向承载力现场试验,并采用ABAQUS数值模拟进一步探讨加固体参数对其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近海典型地层中,预成孔植入管桩表现出摩擦端承桩的工作性状,其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呈缓降型变化,非极限状态下桩顶沉降略大于等外径的混凝土灌注桩;旋挖植入管桩与桩周土(岩)界面的抗剪性能最佳,其桩侧极限摩阻力普遍高于其他桩型30%以上.在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加固体对桩端岩层的强化嵌固效应以及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采用150 mm~200 mm、100 mm~200 mm作为水泥土桩、细石混凝土桩的设计厚度;建议对粉质黏土、强风化凝灰岩层处的旋挖植入管桩侧摩阻力标准值调整系数分别取1.3 和1.4~1.7,并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混凝土预制桩极限桩端阻力标准值为基数进行桩端阻力计算.

    桩基工程预成孔植入管桩现场试验承载特性数值模拟

    塔梁连接方式对三塔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巫生平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三塔四跨悬索桥的减震体系设计方案,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利用SAP2000 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不同中塔-主梁连接方式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在确定合理连接方式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分析粘滞阻尼器的设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纵向约束刚度能有效减小主塔内力和变形,降低主跨挠度.为减小桥梁运营期间主梁的振动幅度,中塔-主梁连接方式宜优先选用固定支座.在主梁与边塔下横梁处设置粘滞阻尼器可进一步减小主塔下横梁下部结构的地震响应,且建议阻尼器的阻尼系数选用3 500,速度指数选用0.3.

    三塔悬索桥减震塔梁连接粘滞阻尼器地震响应

    基于模糊物元分析的拓宽路堤施工安全评估

    王明全张高阳林颖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控制拓宽路堤高边坡施工风险,基于模糊物元分析法提出一种施工安全评估模型.首先,针对拓宽路堤施工的工程特点,构建包括4 个一级指标(诱发因素、交通组织、施工环境、施工设计)和11 个二级指标(施工季节、自然灾害影响、交通量、交通布控与导改、施工周边环境、原边坡变形、填方高度、地基处理、加固方式、设计资料完整性、施工机械)的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EWM)分别计算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物元分析法构建拓宽路堤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当中,通过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评估拓宽路堤高边坡施工的整体安全风险.

    拓宽路堤风险评估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模糊物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