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放射学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

郭俊渊 胡道予 Paul Gerhardt(德国)

月刊

1000-0313

fsxsj@yahoo.cn,fsxsjzz@163.com

027-83662875

430030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放射学实践/Journal Radiologic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唯一一本与德国合作出版的影像医学专业期刊,主要介绍影像医学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该刊始终关注国内外影像医学的新进展、新动态和新技术,全面介绍X线、CT、MRI、介入放射学和放射治疗、核医学等影像医学方面的新知识、新经验,既有理论介绍,又有实践经验交流。内容全面、新颖,刊登的文章均有较强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该刊主要特点:多学科性、信息量大内容新颖、临床实用价值高、刊登及时。是中国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栏目说明

    851页

    请您诊断

    851页

    ASL联合SWI在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张爱娟魏恒乐张宏徐晨辉...
    852-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SL)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观察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高灌注与出血转化(HT)的相关性以及对90天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95例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单抗或双抗)治疗,于症状发作后3~7天内行多序列MRI检查(T1WI、T2WI、DWI、MRA、ASL、SWI).收集和评估临床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危险因素、卒中特征等.根据ASL梗死区灌注情况分为高灌注和非高灌注,高灌注定义为梗死区脑血流量增加≥对侧的130%.根据SWI序列评估梗死区有无HT,并进一步将HT分为出血性梗死(HI)及脑实质出血(PH).预后良好定义为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HT组和无HT组各临床因素及影像特征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HT的独立因素,进一步探讨梗死区高灌注与HT及90天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HT组40例,无HT组55例,HT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更高、梗死体积更大、梗死区高灌注比例更多(P均<0.05).梗死区高灌注是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8.162,P=0.001),但80%的HT表现为HI.90天预后良好组57例,预后不良组38例,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入院及出院NIHSS评分更低、梗死体积更小、梗死区高灌注比例更多(P均<0.05),而HT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梗死区高灌注与患者90天良好预后相关,但同时高灌注是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虽然大部分表现为HI,临床仍需严格管理血压,以减少PH的发生.

    动脉自旋标记高灌注磁敏感加权成像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

    基于常规MRI影像组学预测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价值

    丁俊陈基明邵颖丁治民...
    859-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常规MRI影像组学预测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120例急性脑梗死(HT阳性60例,HT阴性60例)的完整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颅常规MRI扫描,并随机将患者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n=84)和验证组(n=36).运用软件勾画病灶ROI及提取纹理特征,利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及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筛选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临床模型、常规MRI模型、联合序列影像组学模型、个性化模型1及个性化模型2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2(0.61~0.83)和 0.68(0.50~0.86)、0.93(0.86~0.98)和 0.93(0.79~0.99)、0.97(0.94~1.00)和 0.97(0.93~1.00)、0.96(0.92~1.00)和 0.99(0.98~1.00)、0.98(0.95~1.00)和 0.98(0.96~1.00).DCA 表明个性化模型2患者临床受益好于个性化模型1.结论:常规MRI模型、联合序列影像组学模型、个性化模型1、个性化模型2均优于临床模型的诊断效能,均具有很高预测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价值.个性化模型1、2诊断效能相当,但个性化模型2患者临床受益好于个性化模型1.

    急性脑梗死影像组学出血性转化

    欢迎订阅2025年《放射学实践》

    865页

    基于扩散峰度成像探讨脑白质高信号及其半暗带的病理生理机制

    高德瑜王余姚贺玲杨越清...
    86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脑白质高信号(WMH)及其半暗带(WMH-P)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否涉及间质液体含量的改变、是否存在病理级联反应.方法:对78例非痴呆型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行3.0T MRI扫描,包括T1WI、FLAIR、扩散峰度成像(DKI)序列,测定深部和脑室旁WMH、WMH周围正常白质(NAWM)掩膜层最内层到最外层(NAWM-L1至NAWM-L15)及全脑NAWM区域DKI各参数值,通过确定DKI各参数指标的 WMH-P范围,比较 WMH及其 WMH-P内DKI的扩散率与扩散峰度值异常的范围、探究其内DKI各参数值间的关系,评估WMH及其 WMH-P内间质液体含量的差异及不同微结构组织间的关系.结果:DKI中各参数AD、MD、RD、AK、MK、RK、FA指标界定的 WMH-P范围分别为 NAWM-L9、NAWM-L6、NAWM-L5、NAWM-L6、NAWM-L3、NAWM-L3、NAWM-L3.WMH至NAWM-L9外缘的区域内DKI各参数指标间均存在相关性,其中MD与RD值的相关性最强(r=-0.989,P<0.01).而 AD、AK、MD、RD、FA 值分别与 MK 值(r=-0.703;0.653;-0.802;-0.818;0.744;P 均<0.01)、RK 值(r=-0.523;0.364;-0.656;-0.692;P 均<0.01)仅在 WMH 及其WMH-P内存在相关性;AD值与FA值(r=-0.527,P<0.01)仅在 WMH及其 WMH-P内存在相关性.结论:WMH-P扩散率异常的范围较扩散峰度值异常的范围更广,WMH及其WMH-P内DKI部分参数间存在相关性,提示WMH及其 WMH-P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涉及间质液体含量的改变,间质液体含量及不同微结构组织间可能存在病理级联反应.

    扩散峰度成像脑白质高信号WMH半暗带

    征稿启事

    873,封3页

    脑小血管病患者类淋巴系统功能与认知障碍关系的研究

    钟琴李惠李友张树桐...
    874-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类淋巴系统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70例CSVD患者和37例健康对照(HCs),采用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TI)的髓静脉周围间隙扩散系数(ALPS指数)来评估类淋巴功能.比较HCs组、CSVD认知正常(CSVD-CN)组、CSVD认知障碍(CSVD-CI)组间的ALPS指数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估CSVD患者ALPS指数与认知功能评分间的关系.结果:CSVD-CI组的左侧ALPS 指数、右侧ALPS指数和双侧平均ALPS指数均显著低于CSVD-CN组和HCs组(P<0.017,Bonferroni校正).CSVD患者双侧平均ALPS指数与MoCA评分(ρ=0.583,P<0.001)、视空间与执行功能(ρ=0.285,P=0.017)、注意力(ρ=0.301,P=0.011)、延迟回忆(ρ=0.697,P<0.001)和定向力(ρ=0.329,P=0.006)呈正相关.较低的双侧平均ALPS指数可显著增加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风险,且是CSVD患者整体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混杂因素后的风险比值比(OR)为3.674[(95%CI:1.017~13.273),P=0.047].结论:CSVD患者存在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整体类淋巴功能下降是CSVD患者整体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脑小血管病类淋巴系统扩散张量成像认知障碍

    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鼻咽癌诱导化疗疗效的研究

    胥豪王爱刘杰克周鹏...
    881-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鼻咽癌诱导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4例(132例作为训练集,52例作为验证集)接受诱导化疗的鼻咽癌患者治疗前2周内、诱导化疗结束后T2WI和CE-T1WI两个序列图像.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反应组(102例)和无反应组(82例).分别勾画治疗前两个序列图像中肿瘤的瘤体作为感兴趣区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分析影像组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前的血液学指标,构建了 3个模型,用于预测鼻咽癌诱导化疗疗效,分别为模型1(CE-T1WI+T2WI影像组学)、模型2(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前血液学指标)、模型3(模型1+模型2).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利用决策分析曲线评价不同风险阈值下模型的净获益情况.结果:模型3其训练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51、0.831、0.869、0.881、0.815,验证集对应的值分别为0.948、0.774、0.952、0.960、0.741.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模型1的性能均优于模型2(0.940 vs.0.745,0.952 vs.0.608,P 值均<0.001),同时模型 3 的预测性能均高于模型 2(0.951 vs.0.745,0.948 vs.0.608,P值均<0.001).决策曲线示三个模型在评价鼻咽癌诱导化疗疗效时均有明确临床获益,并且模型3、模型1均优于模型2.结论:与使用治疗前临床病理特征+血液学指标模型相比,影像组学模型以及影像组学+临床病理+血液学指标模型均能更好地预测鼻咽癌诱导化疗的疗效,对鼻咽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鼻咽肿瘤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诱导化疗

    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肺炎辅助诊断系统的临床应用场景探索

    陈冲王大为于朋鑫周文...
    88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临床验证性研究,探索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肺炎辅助诊断系统(AI-ADS)潜在的临床应用场景.方法:回顾性收集了来自三家医院的1049例胸部CT扫描数据,包括400例胸部CT表现正常的病例、233例新冠肺炎病例和416例其他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六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参与了数据标注工作.采用敏感度、特异度、Dice系数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人工智能系统在相应场景中的性能表现.结果:AI-ADS基于胸部CT识别各类型肺炎、细菌性肺炎、新冠肺炎、其他病毒性肺炎和其他社区获得性肺炎的AUC分别为0.968、0.983、0.992、0.941、0.958,检测各种肺炎的敏感度均超过0.90;鉴别病毒性肺炎和非病毒性肺炎的AUC达到0.950,敏感度为0.885,特异度为0.910;在新冠肺炎和其他社区获得性肺炎测试集中分割肺炎区域的平均Dice系数分别达到0.851和0.753.结论:AI-ADS在肺炎的检测预警、病灶定量分析以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具备了后疫情时代的多场景应用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