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析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析科学学报
分析科学学报

陈洪渊

双月刊

1006-6144

fxkxxb@whu.edu.cn

027-68752248

430072

湖北省武汉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分析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alytic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三校共同主办的分析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为:及时报道我国在分析科学领域具有先进性、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分析科学前沿领域的进展和动向,推动我国分析科学学科的发展,它的任务是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贯彻“双百方针”,追踪世界分析科学发展新动向,充分反映当代分析科学新成就,为促进学术交流和四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诺氟沙星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郭航雨李利军冯旭覃丹凤...
    597-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聚丙烯腈(PAN)作为碳源,通过静电纺丝和碳化法制备碳纳米纤维(CNFs),使用壳聚糖(CS)溶液分散,利用滴涂法得到修饰电极CNFs-CS/GCE.以诺氟沙星(NFX)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D)为单体,利用电化学聚合在CNFs-CS/GCE上制备了NFX分子印迹聚合物,洗脱模板分子后得到NFX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P/CNFs-CS/GCE).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法(EIS)和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对MIP/CNFs-CS/GCE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传感器对NFX浓度响应的线性范围为0.05~30 μmol/L,检测限(S/N=3)为16 nmol/L.该传感器可用于牛奶中NFX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2.03%~99.33%,相对标准偏差为1.89%~3.66%.

    诺氟沙星碳纳米纤维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非烟草味电子烟油挥发性成分

    游金清高云逸许静戎萍...
    605-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分析电子烟油中挥发性成分的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定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热图分析,可以直观展示出不同口味电子烟油之间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和样品聚类结果.结果显示,其中3种草莓口味电子烟油中乙基麦芽酚和γ-癸内酯含量明显较高;两种樱桃口味电子烟油中乙酸、2-羟基丙基乙酸酯的含量相对较高;具有香蕉香气的丁酸乙酯在香蕉口味样品中含量最高;香兰素的含量在可可味电子烟中尤为突出,提供浓郁奶香.实验共提取出17种对口味区分具有贡献作用的挥发性成分,该方法样品用量少、前处理过程简单、样品分析用时短,可为非烟草味电子烟液的检验识别和监管提供参考.

    顶空固相微萃取电子烟油化学计量学气相色谱-质谱

    金电极面积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张玲玲骆恩淇刘玉革贾永梅...
    613-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电沉积方法,通过改变沉积时间(t)在金电极表面沉积纳米金,得到纳米金修饰电极.运用Randles-Sevcik法和氧还原法分别求算电极面积(AD和AO)和粗糙因子(Rf(D)和Rf(O)),探讨两种方法求算结果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电极面积随t的增长而线性增大.和Randles-Sevcik法相比,氧还原法得到的电极面积和粗糙因子较大,AO和Rf(O)~t的线性斜率是AD和Rf(D)~t的7倍.因此,氧还原法求算的面积更能反映电极的微观粗糙度.当Rf(O)较小时,Rf(D)/Rf(O)接近1,两种方法求得的粗糙因子接近;随着Rf(O)的增大,Rf(D)/Rf(O)逐渐降低;当Rf(O)大于5时,Rf(D)/Rf(O)在0.25附近,基本不变.这些结论对于金电极面积的计算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金电极电沉积电极面积计算粗糙因子

    一种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和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荧光探针在Cu2+和谷胱甘肽检测中的应用

    孙宇李云妍刘思阳张岩...
    620-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合成了对苯二亚氨基-2-苯(Phenyldiimide Salicylaldehyde,PDSA)分子,该分子有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和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特性,并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135 nm),利用该分子设计了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荧光分析检测Cu2+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方法.该分子在555 nm波长处的荧光随着Cu2+加入而猝灭,以此实现Cu2+检测.实验显示,当Cu2+浓度在0.2~1.0 μmol/L时,与荧光猝灭强度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4 nmol/L.PDSA与Cu2+结合可作为复合探针(PDSA/Cu2+)用于GSH的荧光增强检测,且相比于其他干扰物,GSH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且在1.0~14.0 μmol/L区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79 nmol/L.此外,该方法在实际样品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检测效果,在食品安全及疾病诊断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席夫碱聚集诱导发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铜离子谷胱甘肽

    Amadori与Heyns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理功能分析

    黎浩然熊世俊饶雄飞余振...
    627-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美拉德反应初期阶段,氨基酸与还原糖反应形成了初始的中间体席夫碱,并通过1,2-烯甲醇的重排生成了Amadori化合物与Heyns化合物.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Amadori化合物与Heyns化合物对食品营养价值、烟草风味与疾病治疗有关键影响.为进一步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本文对3种氨基酸对应的Amadori和Heyns化合物的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能力以及金属离子螯合能力进行了考察和比较.结果表明,由同一氨基酸生成的Amadori和Heyns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而Heyns化合物对Zn2+和Cu2+的螯合能力较强.这一结果说明Amadori和Heyns化合物在生理功能上的贡献不完全相同.在实际分析中,需要对Amadori和Heyns化合物加以区分以阐明二者的作用功效.此外,因两者具有的多种生理功能,它们有作为抗衰老药物以及食品中抗氧化剂的使用前景.

    Amadori化合物Heyns化合物生理功能

    基于Mn3O4类氧化酶催化活性的比色传感器检测全氟辛烷磺酸

    张晓颖成瑶崔宏
    634-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合成了具有优异类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Mn3O4纳米酶,对其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体系验证了Mn3O4纳米酶的类氧化物酶活性,Mn3O4对TMB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催化效率,米氏常数(Km)为0.03146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5.362× 10-7 mol/(L·s).依据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显色体系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基于Mn3O4纳米酶的比色传感器用于PFOS的检测.实验显示,PFOS浓度在12~50 μmol/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595 μmol/L.在实际水样中添加10、30、50 μmol/L的PFOS,其加标回收率为99.2%~104.5%,相对标准偏差为1.37%~7.17%.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重复性和稳定性,为检测环境样品中的PFOS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类氧化物酶Mn3O4比色传感器全氟化合物全氟辛烷磺酸(PFOS)

    基于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功能化的ITO传感器电控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水环境中痕量Cr(Ⅵ)

    贾胜彬司士辉陈金华刘书平...
    641-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ITO玻璃较低的背景电流、免打磨预处理等优势,结合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纳米金/聚吡咯纳米复合物(AuNPs/Ppy)的电控吸附能力,构建了一种可代替传统固体(金、玻碳)电极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RGO/AuNPs/Ppy-ITO),用于测定水环境中的痕量Cr(Ⅵ).利用修饰电极表面大量含氮结构与正电位下的电控吸附作用,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记录Cr(Ⅵ)的还原峰曲线,在经优化的pH、富集电压与时间等条件下,测得Cr(Ⅵ)还原峰电流与检测浓度在1~1 500 μg/L范围之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73,检测限为0.83 μg/L.相较于金电极测试结果,不仅解决了金电极表面状态不稳定导致重现性较差的缺点,且具备更高的灵敏度与较低的成本耗材,在对水环境中Cr(Ⅵ)的现场快速、痕量一次性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化学传感ITO电极Cr(Ⅵ)聚吡咯(Ppy)

    2,7-双(4-吡啶基)-9,9-二甲基芴的锌配位聚合物合成及其对2,4,6-三硝基苯酚的荧光传感研究

    王高峰孙述文杨海英王叶...
    648-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溶热条件下,利用锌离子、2,7-双(4-吡啶基)-9,9-二甲基芴和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合成了一种锌配位聚合物{[Zn(tbip)(mfdp)]·2H2 O}n(CP-1)(mfdp=2,7-双(4-吡啶基)-9,9-二甲基芴,H2tbip=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结果表明,CP-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1.01384(5)nm,b=1.16486(6)nm,c=1.66569(7)nm,α=85.768(4)°,β=85.353(4)°,γ=73.544(4)°,V=1.87771(16)nm3,R1=0.0523,wR2=0.1634(I>2σ(I));CP-1 是具有晶格水占据孔洞的二维网络结构.实验显示,CP-1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呈现出强烈的荧光,利用这一现象建立了检测2,4,6-三硝基苯酚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KSV和检出限分别为 6.27 × 104 L·mol-1 和 0.108 μmol·L-1.

    配位聚合物锌(Ⅱ)荧光传感芳香硝基化合物

    ZnO@rGO负载刺芒柄花素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熊文欣刘玲红虞赛林汪竹...
    65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酶抑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纳米ZnO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ZnO@rGO)负载刺芒柄花素(For)与α-葡萄糖苷酶(α-Glu)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For通过π-π堆积作用吸附在ZnO@rGO表面形成复合物.荧光猝灭实验说明,ZnO@rGO存在下,For与α-Glu的结合常数增大,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酶抑制动力学研究发现,For对α-Glu属于竞争型抑制,而ZnO@rGO负载For对α-Glu属于反竞争型抑制,其抑制常数Ki,For>Kis,ZnO@rGO-For,说明ZnO@rGO负载For对α-Glu的抑制作用大于For.通过圆二色谱实验证实了ZnO@rGO对α-Glu的构象影响小,可用于潜在的糖尿病治疗.

    α-葡萄糖苷酶刺芒柄花素ZnO@rGO抑制活性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位素内标法测定水产品中19种磺胺类药物及其2种增效剂

    吴燕孙晓杰邢丽红穆阿丽...
    662-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一种基于固相萃取技术,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19种磺胺类药物及其2种增效剂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分别考察了不同提取条件、净化条件和色谱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样品经乙腈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1种磺胺类药物的检出限为1.0 μg/kg,定量限为2.0 μg/kg,相对标准偏差(n=6)为2.45%~13.9%,考察了鲤鱼、对虾、海参、甲鱼等4种基质条件下的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介于67.8%~115%之间.该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水产品中多种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的残留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水产品磺胺类药物增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