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苗健青

双月刊

1002-3321

zsxb@fzu.edu.cn

0591-87892444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523号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的宗旨,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展示开放型学术刊物的风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构筑与演进的四重逻辑

    刘有升肖映荷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余年峥嵘岁月中凝结而成的精神瑰宝和思想精华,是中国共产党成就百余年伟业、永葆风华正茂的青春密码.从历史逻辑看,精神谱系诞生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内嵌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史中;从理论逻辑看,精神谱系以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为遵循、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以具体精神样态为支流;从现实逻辑看,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精神谱系筑牢思想引领、汇聚起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力量、助力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从实践逻辑看,应从强化学理阐释、加强宣传宣讲、促进成果转化三个维度着手,确保精神谱系的弘扬实效.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

    马克思"人的现代化"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王蓉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是人类社会逐渐实现现代性的过程,人的现代化是指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相匹配的人的发展程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人的现代化理论,将人从抽象的、孤立的、绝对的概念中超拔出来,将人置于社会生产中,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考察人的现代化,在"社会的人与人的社会"的理念下,解构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单向度发展,破解了传统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发展困境,为人的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与传统的西方现代化路径下人的现代化相比,既有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助推实现了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发展

    青年"躺平文化"的辩证审思

    林莹陈志勇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躺平文化"的出现及其在青年中的盛行绝非偶然,而是与"丧文化""佛系文化"等青年亚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躺平文化"具有"抵抗性""风格化"和"边缘性".对"躺平文化"文化内核的审思,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既要认识到"躺平文化"的消极义,也要认识到"躺平文化"的积极义."躺平文化"尽管从来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产生与发展仍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治理"躺平文化",应辩证看待青年"躺平文化",教育青年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内卷",同时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青年"躺平文化""内卷"唯物辩证法

    东亚海域交流视域下琉球人程顺则的多元身份探究

    梁曦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17 世纪以来,琉球定期派往中国、日本的使节团不仅要完成"进贡礼仪"这一政治性使命,还要收集两国的政治、经济内部情报并向本国报告;同时亦积极摄取中日两国的文化艺术,以便向本国介绍.作为琉、中、日交往的关键人物,琉球人程顺则(1663-1735)以琉球为据点,足迹遍及中国、日本,具有外交掌翰使、信息传递者、儒学教化者、教养传播者等多样化的身份,不仅成为这一时期琉、中、日之间进行交流对话的重要"媒介",更成为获得东亚各国普遍认同的琉球"文化符号".

    程顺则近世琉球儒学教化《六谕衍义》

    试论幕府末期日本水户藩的尊王思想

    游翠英吴光辉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前近代日本朱子学派的重要支派之一,德川光圀开拓的水户学派以推崇并提倡"尊王攘夷"思想而闻名于世.审视江户时代,尤其是幕府末期,尽管日本接受了缘起中国的这一思想,却对孟子的革命思想、朱子学的大义名分加以转化,令它转换为将皇室、幕府、诸侯、臣民凝聚为一体的正统观念;尽管日本将这一思想落实到水户藩主持的《大日本史》编撰事业之中,却在中国儒者朱舜水的支持下,令它成就了一段以日本、日本史为核心的历史撰述;尽管日本未曾彻底否定所谓的"华夷秩序",却通过这一思想的诠释,令它成为反对以中国为中心,标榜"万世一系"的天皇制的思想源泉;尽管日本在江户时期遭遇到来自西方思想的冲击,"攘夷"由此也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却依据神话传说、时代演绎、儒佛对话的历史叙事,借助它而树立起以神道为中心的日本主义思想,整体而言,在幕府末期,尽管来自中国的"尊王攘夷"思想在日本得以传承、演绎,最后成为本土化的神国思想,但是这一思想却也经历了不少的误读与曲解,产生了不小的冲突与对抗.因此,梳理这一思想在日本的流变轨迹,可以为我们把握原典、找寻问题、构筑批评、形成对话,乃至正确地理解与把握这一范畴提供一条线索.

    幕府末期日本尊王华夷秩序神道思想

    管理层权力如何影响企业低碳投资?——来自我国A股高碳排放上市公司的证据

    傅传锐刘鹏燕许荔香邹晶晶...
    4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二氧化碳排放企业的低碳投资水平,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以 2019-2021 年沪深A股高碳排放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高碳排放企业管理层权力对低碳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层权力与企业低碳投资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高碳排放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内部控制质量对管理层权力与低碳投资水平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即相比于现金持有水平高的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低企业的管理层权力对低碳投资的负向影响更强;相比于高内部控制质量的企业,低内部控制质量企业的管理层权力对低碳投资的负向作用更明显.从中介机制看,管理层权力能通过加大代理成本、降低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抑制企业低碳投资水平.因此,企业应合理配置管理层权力、提高内部治理水平以促进低碳投资.

    管理层权力低碳投资现金持有水平内部控制质量代理成本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外向型企业内销影响研究

    刘秀玲赵冉冉
    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利用 2010-2020 年中国制造业外向型上市企业数据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研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外向型企业内销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外向型企业内销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作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加融资约束和提高市场交易成本显著促进企业内销规模扩张;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于低生产率、小规模及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企业内销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情况,加强对外向型企业国内市场开拓的政策支持和引导,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励企业创新,同时加大银行信贷支持力度、规范制度水平等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融资和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外向型企业应加强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当外部不确定上升时合理制定国内外销售决策以更好地规避风险,同时增加创新投入提升自身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出口升级以抵御外部风险.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外向型企业内销

    福建居民健康水平组合评估模型研究

    林宸宇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力推进健康福建建设,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对于福建省资源的结构优化、居民健康水平的持续提高,具有深刻的社会研究价值.基于 2008-2020 年福建省的生活、环境、医疗卫生、文体等四个方面的相关数据,采用矩估计理论将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序关系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熵权法、CRITIC法)集成获取最优权重,运用模糊Borda法对线性加权评估模型、主成分分析评估模型、TOPSIS评估模型、灰色关联度评估模型以及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评估模型进行组合评估,构建居民健康水平组合评估模型.结果表明,近年来福建省的居民健康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经济投入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为了如期实现《"健康福建 2030"行动规划》的目标,福建省应进一步开展健康素养的普及宣传、提高低文化群体的健康观念;推进医保制度改革、让更多的百姓受益;出台政策鼓励医学生向儿科等专业转型、弥补缺口.

    福建居民健康水平矩估计理论模糊Borda法组合评估模型

    旅游目的地依恋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心理所有权与自我提升视角

    Alaaddin Colak刘婷婷卢宇洋
    8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国内知名景区的游客作为调研对象,探索旅游目的地依恋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旅游目的地依恋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游客与目的地的情感联系是其履行环境保护行为的前提.心理所有权在旅游目的地依恋影响游客环境责任行为上起到中介作用,以心理所有权为核心的游客情感因素是旅游目的地依恋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重要桥梁.自我提升对旅游目的依恋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游客希望通过履行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来展现自我、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此,应发挥游客在景区环境保护上的核心作用;重视游客的情感价值,引导其进入环境保护者的角色,主动履行环保等社会责任.

    旅游目的地依恋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心理所有权自我提升

    论社会法的整体本位

    刘清生范炎鑫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古代以整体为法律本位,经近代发展后转为现代以个体为法律本位.个体本位法律高扬个体权利,具有极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但是个体本位法律存在无法应对公共利益危机、社会达尔文效应,也存在无法有效规范整体权利等局限.整体本位社会法肯定社会整体利益的独立性;个体基于整体成员身份共享整体权利,对整体利益享有管理和维护权;整体是独立的有机体,整体对个体负有生存维护义务,个体对整体的存在、发展负有社会义务;如此,整体本位法律与个体本位法律得以实现优势互补.

    社会法整体本位个体本位社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