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州大学

顾泉佩

双月刊

1000-2243

xb@fzu.edu.cn

0591-87893102

350116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电气、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机械、材料、土木建筑、化学化工、生物、轻工、资源、环保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国外被《化学文摘》(CA)、《数学评论》(MR)所收录;在国内,除了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作为来源期刊,还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线电子学文摘》、《分析化学文摘》等重要文献系统所收录与转引。学报在历次有关优秀期刊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参数化性能模拟的福清传统民居光环境优化策略

    赖思彬张兵华吴木生彭琳...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传统民居光环境品质,对福清城区岑兜村代表性传统民居进行实测,结果表明该民居大部分室内的采光性能不满足设计标准需求.利用参数化模拟工具对传统民居的光环境建立数字模型进行分析,分别从玻璃透射率、室内反射比、增设内墙开窗和顶部采光口进行单项优化,得出均满足不了采光需求的结论.进而在对整体建筑风貌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提出综合优化设计策略以改善民居室内光环境,为地方传统民居改造更新提供借鉴.

    传统民居光环境参数化模拟优化策略福清市

    闽南传统民居大木架参数化和运算化HBIM建模方法

    杨宏基赵冲聂复丹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闽南传统民居保护工作中图纸绘制速度慢、数据共享性差等问题,提出一套基于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BIM)技术流程的参数化和运算化建模方法.首先,运用Revit应用程序开发接口,驱动模型的运算化生成;然后,结合WPF用户界面框架,实现模型的交互式生成;最后,基于WebGL技术,构建闽南民居云端展示平台,实现"互联网+古建筑".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高效地以数字化形式保存传统民居建筑的各类信息,同时可大大提高传统民居建筑逆向建模的速度与精度,为闽南乃至整个福建省的传统民居建筑信息化、数字化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闽南传统民居大木架模型历史建筑信息模型参数化建模运算化建模互联网+古建筑

    不同基板热沉的铝合金电弧增材控形

    刘景城叶晗哲徐贵峰娄昊...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熔池热耗散条件入手,以基板尺寸构建熔池局域差异性传热特征,通过试验探索热沉条件(横向传热-基板宽度、纵向传热-基板厚度)对成形几何和成形形貌的影响规律,籍此从熔池外部这一较为简单的传热过程管理出发,探讨与热输入匹配的热耗散条件,实现电弧增材控形.实验结果表明,基板对沉积层形貌影响主要通过改变熔池周围热耗散实现.当热输入不足时,单层沉积会在起弧处形成垂露状、颈缩等缺陷.基板尺寸越大,热耗散能力越强,沉积层宽度越小,高度越高.基板对沉积层影响随着沉积高度增加逐渐减弱,不同热沉条件下沉积层尺寸最终趋于稳定.通过增大起弧电流和熄弧端悬停的策略来应对基板热沉条件变化,可避免虚焊、熔池流淌等缺陷,改善多层沉积几何成形质量.

    电弧增材基板热沉成形几何铝合金

    丙酮-丁酮醇、丙酮-二丙酮醇二元汽液相平衡

    李胜男王清莲张鹏何剑洋...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Rose汽液平衡釜测定101.3 kPa下丙酮-丁酮醇、丙酮-二丙酮醇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并使用Wilson、NRTL和UNIQUAC模型对测定的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到相应的二元交互参数.对该体系的汽液相平衡进行预测,预测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说明 3 个模型都能准确描述该体系的相平衡行为.采用Herrington经验法对相平衡数据进行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测得数据可靠.本研究结果可为丁酮醇生产的工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丙酮丁酮醇二丙酮醇汽液相平衡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新精神活性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陈天文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具有高灵敏的吸附增强效应,提供更强的拉曼信号,通过观察到的特有分子指纹信息可以对分析物做出鉴别.各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均有相应的特征拉曼信号,因此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合成大麻素类、合成卡西酮类、哌嗪类、色胺类、氯胺酮及苯环利定类和芬太尼类等新精神活性物质检测中.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样品处理简单和检测快速的优点,可为鉴定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类别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介绍近年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各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筛查提供参考.

    新精神活性物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合成大麻素类合成卡西酮类芬太尼类

    矿物对黑臭水体氮磷释放抑制及流场仿真模拟

    李雯杨鹏郑广乐张婷婷...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片状闽东南麦饭石作为覆盖材料,对受污染底泥进行覆盖并研究其对氮磷缓释的影响,探究不同覆盖量与流速对底泥氮磷污染物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麦饭石的覆盖量达到 8 kg·m-2 以上,流速不超过0.1 m·s-1时,对底泥原位覆盖488 h后上覆水满足Ⅳ类水质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麦饭石对氮和磷的吸附过程分别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吸附类型分别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和多分子层物理吸附.最后根据污染物的扩散迁移规律建立一种流场-浓度场耦合模型,模型预测的氮磷释放量与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235和 0.010,表明该模型对氮磷释放的计算与预测是准确可靠的.

    原位覆盖黑臭水体闽东南麦饭石吸附过程氮磷释放

    汞、砷、镉在秦皇岛近海几种典型底栖生物体内的富集特征

    张玉龙尹晓斐屈佩王鹏功...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集秦皇岛港口附近海域的紫贻贝、太平洋牡蛎和脉红螺,对其体内富集汞(Hg)、砷(As)、镉(Cd)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比较 3 种生物对这 3 种元素的富集能力,并对Hg、As、Cd的质量分数与 3 种底栖生物的生长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脉红螺更易富集Hg和As,而牡蛎对Cd的富集能力较强.紫贻贝和太平洋牡蛎体内Hg的质量分数受到生长参数的显著(P<0.05)影响;脉红螺对As和Cd的生物富集因子随其生长而显著(P<0.05)降低.考虑到富集能力和生长参数的影响,在秦皇岛海域,太平洋牡蛎和脉红螺分别具有作为Cd和Hg监测生物的应用潜力.

    重金属生物富集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指示种秦皇岛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