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西安工程大学 全国纺织教育学会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西安工程大学 全国纺织教育学会

高勇

季刊

1006-8341

xuebao699@163.com;xuebao@xpu.edu.cn

0086-29-82330074;82330694

710048

西安市金花南路19号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Journal Basic Sciences Journal of Textile Universiti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原西北纺织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培养人才,推动现代化建设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及英语等五个基础学科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有创见性或实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与文献综述等。读者对象为自然科学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及研究生等。本刊面向全国广泛征稿。对于学术水平高,具有创新性的稿件优先发表,稿酬从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服饰文化"栏目主持人及成果简介

    吕钊
    101-102页

    高昌回鹘女子花蕾冠考释

    吕钊黄霞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昌回鹘壁画中有一例特殊冠饰"花蕾冠",蕴含着独特的服饰文化.运用图像学、历史学等方法,对花蕾冠的造型特征、演变过程、佩戴者身份等级展开探讨.研究表明花蕾冠的造型是以佛教莲花为主要参考物;随着佛教的兴盛,莲花的花瓣与花苞形态也开始演变,花蕾冠由早期出现的"双支菱形"样式逐渐演变为"单只或双支花苞"样式;佩戴人群身份为官员的家人,并非皇室阶层.花蕾冠不仅完善了莲花冠饰体系,也使民族宗教、社会礼俗具象化.

    高昌回鹘花蕾冠莲花佛教

    湘西红苗女性服饰形制流变及成因探析

    刘欢王柯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湘西红苗女性服饰的形制流变和影响因素等问题,采取三重证据和比较研究法,将图像、文献、实物进行互证,梳理不同时期湘西红苗女性的服装、发饰特征.结果表明:从形制流变看,清末民初时期为湘西红苗女性服饰形制向客家汉族服饰形制融合的转折点,表现为上衣直领对襟的逐渐消失与大襟右衽形制的多样性,下装形制由裙改裤,头饰造型由椎髻排钗到系统化的头帕式.从流变成因看,官方政策的介入、教育感化的融合和商业市场的冲击,影响了湘西红苗女性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这一流变的动机展露了湘西苗汉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为构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提供参考.

    湘西红苗女性服饰形制头饰

    明官服"褒衣博袖"的节俭营造

    刘畅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朝官员礼服和制服以"四幅制"为结构框架,呈现出"褒衣博袖"的形制特征,这种特征是明人继承传统袖制并创立缯耳制的结果.文章以实物与文献相结合重实物的"二重考据"研究方法,对明官服"褒衣"和"博袖"结构冲突的技术问题进行复原.结果表明,明官服通过"取舍袖耳"的术规完成了褒衣博袖的官服营造,使其既满足礼制纲常的约束又达到了节俭的 目的.明官服"整幅寡割"的造物逻辑深谙俭以养德的礼教修持.

    明官服缯耳营造技术整幅寡割节俭

    新疆和田艾德莱斯工艺与传承再研究

    哈力米热·依明李强夏克尔·赛塔尔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和田艾德莱斯工艺研究多带有以今观古的辉格解释操作,常将复制和仿制混为一谈,导致操作工艺现代化和传统工艺科学表征的缺席,不可避免地出现传承危机.为此,本文运用文献查阅、绘图分析、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新疆和田艾德莱斯的制作工序、原理、技法进行了系统概括,并对其现状与困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新疆和田艾德莱斯的缫丝工艺对中国古代传统缫车进行改进与简化,更体现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制作工具的一物多用.其核心工艺是扎染经线,形成图案.其织物组织图是六枚变则经面缎纹,可突显经线显花的光泽.其织机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经轴与织轴分离的结构组织,织机六片综采用顺穿法,踏板操作与现代小样织机的顺穿法操作正好相反,可以实现织物组织图的表征,纹板图中的经组织点表示踏下踏板,借此不仅可以织造比较精细的织物,还可以实现机械化.重视艾德莱斯工艺传承人培养,对艾德莱斯工艺与科技结合式创新、跨界融合等,是促进艾德莱斯工艺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手段.

    艾德莱斯新疆维吾尔族扎经染色织造技艺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稿约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