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刘春平

季刊

1673-8047

fzxbbjb@163.com

010-61596038

101601

北京东燕郊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Institute of Disaster-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刊物约防灾减灾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地方相关部门和一线基层科技人员和高校教育改革的论文和来稿。编委会由知名院士、专家、院校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乌什7.1级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

    闫程郭迅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新疆乌什震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进行了震害调查,以"散、脆、偏、单"评估法分析建筑破坏与完好的原因.结果表明:缺乏圈梁构造柱的砖木、砖混结构存在"散"的缺陷,破坏极其严重,甚至倒塌,而具有完备构造措施的建筑因其"整"的特性表现较好.某砌筑填充墙框架建筑和内走廊教学楼因其各轴抗侧刚度均衡,具有"匀"的特性,遭受到强震作用依然破坏轻微.因此,该评估方法可以合理地解释乌什地震中建筑的震害现象,可将其应用于后续地震的震害评估中.

    乌什地震震害调查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

    光纤光栅传感器研发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贾俊峰侯智献王蕾白石...
    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传感器类型出发介绍了表贴式、纤维增强聚合物式、管式和内嵌式封装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结构型式、实施方式和关键技术,简述了各种封装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进展,总结了不同封装方式传感器的优势和不足.然后,简要介绍了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在桥梁结构状态监测或检测中的典型工程应用案例.最后,指出了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工艺工法、耐久性和分布式测量以及未来推广应用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等,为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技术优化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光纤光栅传感器智能钢绞线桥梁监测封装方式预应力结构桥梁工程

    基于共振柱试验的堆积层滑坡滑带土动力特性研究

    黄爱广蔡晓光黄鑫王磊...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是描述土体动力特性的两个关键参数.为研究堆积层滑坡滑带土的动力特性,开展不同剪应变、含水率及围压下滑带土的共振柱试验,来研究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随动剪应变的变化规律,并利用Hardin-Drnevich模型对滑带土的动力特性参数进行拟合,得到了最大动剪切模量、动剪切模量比、阻尼比试验曲线以及动力本构模型拟合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和围压是影响滑带土最大动剪切模量的两大关键因素,相同含水率条件下,最大动剪切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低围压条件下,最大动剪切模量随含水率的增大而降低,且各级含水率下动剪切模量与动剪应变近似呈现线性关系,围压较高时,随着动剪应变的增加,动剪切模量的减小速度明显加快,且线性关系有所减弱.通过试验获取了不同含水率及围压条件下滑带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衰减曲线.基于实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得出了Hardin-Drnevich模型参数.为了评估滑带土的力学特性,将这些参数与袁晓铭所建议的一般黏土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滑带土的动剪切模量比要低于一般黏土的平均值,阻尼比大部分数据处于一般黏土的平均值.试验成果可为该类滑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及滑坡防治提供参考.

    堆积层滑坡滑带土含水率围压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共振柱试验

    考虑填充墙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齐正欣周洋张学坦
    3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纯框架结构模型和半高填充墙框架结构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半高填充墙对框架柱破坏模式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分析模型并开展参数化研究,分析了砌筑材料、墙体高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墙的存在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但降低了结构的延性;随着墙体砌筑高度增加,混凝土柱自由高度降低,墙柱高度比为0.2时,砌体墙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显著,当墙柱高度比达到0.6时,柱子破坏模式由弯曲破坏转变为剪切破坏;砌筑材料在墙柱高度比在0.4及以下时,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差异不显著,墙柱高度比在0.6及以上时对抗震性能影响的差异逐渐显现;相同砌筑高度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最小,因此,在不采取其他改良措施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加气类混凝土砌块来降低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砌体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砌筑高度砌筑材料地震破坏机理

    黑岱沟矿区场地地脉动测试和分析

    张毅毅夏峰彭达李磊磊...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岱沟露天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采用大剂量的抛掷爆破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地表振动,该矿区上覆数十米黄土,研究该区域黄土覆盖场地的放大效应和卓越频率对煤矿开采爆破设计有重要意义.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选取黑岱沟露天煤矿一号矿区的基岩面和黄土场地开展了地脉动测试,并获取了基岩和黄土场地地表的加速度时程.对测试数据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单点谱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区黄土场地的放大系数在2.7倍左右,卓越频率在2.3Hz左右.同时根据场地的实测资料建立了FLAC一维土柱模型,将基岩加速度时程作为输入计算黄土覆盖场地的微振反应,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脉动测试的结果基本一致.

    黄土场地H/V谱比卓越频率放大效应反应谱

    川滇地区重力异常与断裂分布研究

    范潍箐许志河邓淼杨耀...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地震预警能力以及为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卫星重力对川滇地区开展大尺度的重力异常特征、地震断层和地震机制研究.通过对卫星重力数据精细化处理,揭示川滇地区地震断裂性质和地震机制.布格重力异常研究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重力异常范围为-50~200mGal,鲜水河断裂带为-350~-500mGal,则木河断裂带为-200~50mGal,安宁河断裂带为-300~50mGal.重力异常显示龙门山断裂向北西移动,安宁河为东西倾向,则木河为北西倾向.不同解析方法显示哈克法可明确地块边界,罗森巴赫法能更好地描绘断裂空间分布.4条断裂带的重力异常变化源于地块挤压作用形成的"Y"字型交汇,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卫星重力获取的布格重力值,能较好地反映该区不同块体的重力异常特征;(2)川滇地区四阶趋势分析求取的剩余重力异常,可较好地反映该区地质体异常形态;(3)龙门山、安宁河、则木河和鲜水河断裂重力梯度异常带由松潘-甘孜地块及地壳高密度物质向东南和北东方向的挤压造成.

    川滇地区龙门山断裂卫星重力重力异常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三明市强降雨滑坡易发性评价

    张柯月崔玉龙许冲钱志冲...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滑坡易发性评价是开展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以福建省三明市东南山区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向、坡度、曲率、岩性、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降雨量、距断层距离、距道路距离和距水系距离10个影响因子,利用逻辑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并将模型评价结果分为极低、低、中、高和极高5个易发性等级区划,高和极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偏东北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逻辑回归模型的AUC值为0.830、随机森林模型的AUC值为0.862,两个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度均符合与历史滑坡点基本一致的要求,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且泛化能力更好.

    福建省三明市滑坡易发性评价随机森林逻辑回归

    高度城市化地区暴雨内涝过程模拟研究——以杭州城区为例

    金小明宋熙晟王锣洋潘婧...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杭州市3个典型的高度城市化地区为例,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适用于社区尺度的暴雨内涝模型,并结合历史降雨和实测内涝点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2023年11日9日和11月16日两场真实降雨的模拟精度分别为93.1%和89.6%,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2)5a一遇、10a一遇、20a-遇和50a-遇4场设计暴雨的模拟结果显示随着降雨量增大,积水深度、面积以及积水影响面积均呈增加趋势,研究区内积水深度超过0.40m的面积从0.02km2增至0.05km2,特别是在西湖东侧的劳动路、钱塘江西侧的之江路以及上城区人民法院南侧等地区积水严重.

    高度城市化土地利用InfoWorksICM暴雨内涝历史涝点

    基于网络信息与BP神经网络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研究——以积石山县6.2级地震为例

    张淞黄猛刘帅周文涛...
    7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震后应急初期难以及时获取灾情信息,灾区内各区域应急物资需求不明等问题,引入实时网络资源信息结合历史地震数据进行物资需求预测.通过爬取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地震震后72h内112672条多平台网络信息,使用BERT-CNN模型对网络信息进行分类.结合历史地震数据,采取TOPSIS方法完成应急需求急迫度评估,将其作为新的样本特征引入BP神经网络,以优化对积石山县内各乡镇死亡人数预测效果.最后基于死亡人数与安全库存理论,完成对震后72h灾区各乡镇饮用水、帐篷两类物资的需求预测.通过实验证明,引入网络资源可以及时反映灾区受灾情况,提高应急物资预测的时效性、精细度和准确性.

    网络资源自然语言处理BERT-CNNBP神经网络应急物资需求预测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老城生活区火灾风险评估——以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老城区为例

    谭丽丽曲娜隋宇凡韩磊...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老城生活区火灾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构建了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老城生活区火灾风险评估.首先,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火灾致害因子源、区域易损性特征以及火灾救援防范能力三个层面出发建立指标体系,选取了12个火灾指标因子;然后,采用了C-OWA-CRITIC法进行主客观赋权,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最后,运用云模型来进行火灾等级评估,选取硚口区汉水桥街老城区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1、2、4、6、7、8、9、10号子区域目前火灾风险等级处于中等风险,3、5、11、12、13、14号区域处于较低风险,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证明了该模型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完善了传统评价体系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

    老城区火灾风险组合赋权云模型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