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服装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服装教育
纺织服装教育

邱高

双月刊

2095-3860

fzjy@dhu.edu.cn

021-62379916

200051

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

纺织服装教育/Journal Textile and Apparel Education
查看更多>>《纺织教育》(Textile Education)期刊由教育部主管,东华大学和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共同主办,是我国目前纺织教育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有国际、国内刊号的学术期刊。期刊创建于1986年,为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刊。期刊长期坚持宣传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及时反映各类各层次的纺织服装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融宏观探讨和实践交流于一体,紧密配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纺织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形势,竭诚为广大纺织服装教育工作者和科技人员以及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黄海涛蔡永东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是高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介绍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原则,重点阐述了立足纺织行业特色,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及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简要介绍了课程评价与建设成效.以期为高职院校纺织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课程思政高职纺织教育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的路径探究——以"纤维化学与新材料"课程为例

    林丽霞杨慧彤刘干民关淑明...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具体落实,是课程价值观功能的实现形式和基本路径.在职业教育领域,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是办学的基本原则.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原则,以高职院校"纤维化学与新材料"课程为例,高职院校通过联合行业学会、企业等,实现资源共享,革新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从教师视角提出课程思政设计及教学创新,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以期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课程思政"纤维化学与新材料"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高职"纺织服装材料应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孙宝芬张卓商蕾梁龙...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任务.以纺织服装专业群的平台课"纺织服装材料应用"为例,就课程思政目标的确立、思政元素的提炼以及思政育人的实施路径开展研究与实践,确定高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政目标,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从教师团队、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三个角度探索实施思政育人的路径,落实高职纺织服装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纺织服装材料应用"课程思政思政元素实施路径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下数字化时代服装专业职业教育变革解析

    陈海珍胡泠泠郑卫东侯凤仙...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为基础,分析数字化时代下服装专业职业教育在技术内涵数字化、职业属性数字化以及终身学习教育等方面的变革,通过调研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产业数字化分化、教育数字化升级等现实挑战,探讨服装类职业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和专业建设理念元素,并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探索数字化时代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服装专业职业教育变革黄炎培职教思想数字化时代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陈艳玲肖萍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抓住人才工作这个关键环节,重视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高校劳动教育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而且有助于推动社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新质生产力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突出交叉融合,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完善顶层机制、改革劳动教学模式、优化教育场景等进行劳动教育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扩大其广度和深度,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劳动教育新质生产力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视域下"调查研究方法"应用研究

    塞依丁·海米提莎日娜罗海旗麦迪娜·伊斯拉音...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研究是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推进"调查研究方法"应用于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不仅是"调查研究方法"创新发展的时代需求,更有助于提升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实效性.从认识论范畴、方法论原则和价值论彰显三个方面准确把握"调查研究方法"在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下应用的理论基础;从现有方法、实践需求和科学分析三个方面把握"调查研究方法"在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下应用的现实问题;从方法创新、体制融合、输出机制等三个方面探索"调查研究方法"在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下创新运用的可能路径.进一步提高开展调查研究的实效,拓展新时代高校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新的理论视阈.

    高校育人体系"调查研究方法"创新运用

    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意蕴和实践路径

    吴娅琳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在价值体系、育人资源、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径等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统一性和契合性,将有效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丰富育人内容资源、实现教育模式融通、贯通思政教育场域、催化教学效能等.结合新时代思政育人规律和大学生特质,通过核心圈层、支撑圈层、协同圈层等国学经典的创新融入路径,提升思政育人的时代性和传承性,实现国学经典与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

    国学经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流量文化境遇下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路径

    陈筱洁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流量文化为大学生拓展认知边界、构建社会交往和价值追求提供了机遇.党性教育是思想教育的核心,是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党的新鲜血液,也是党的干部队伍的后备力量,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当在党性教育上下苦功夫.以流量文化为背景,分析流量境遇下高校党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实施路径,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责任担当意识.

    流量文化党性教育大学生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