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器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器材
纺织器材

秋黎凤

双月刊

1001-9634

fzqc@vip.163.com

029-33579905 33572216

712000

陕西咸阳渭阳西路37号

纺织器材/Journal Textile Accessori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从事纺织器材新技术开发、研究和选择、使用的科技人员提供学习、探讨、交流的平台,是唯一的本专业全国性科技类综合期刊。主要为行业的各级领导、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及制造、使用纺织器材的人员参考、学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MoS2固体薄膜制备及在钢领上的应用研究

    张一鸣张天羿何瑶陈志军...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小纺织机械及器材专件的摩擦磨损,对比分析普通MoS2油和脂与纳米MoS2固体薄膜的润滑机理和特性,提出一种在钢领上采用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纳米MoS2固体薄膜的制备工艺;通过X射线衍射谱图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纳米MoS2固体薄膜的组织结构及表面形貌,并对纳米MoS2钢领进行镀铬镀氟渗杂复合膜处理.通过对比纳米MoS2固体薄膜钢领与普通钢领纺纱质量,指出:纳米MoS2固体薄膜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可以代替普通润滑油,达到纺织设备及器材专件少用油、不用油及无油自润滑的 目的;纳米MoS2的制备方法是制约其应用和发展的瓶颈;镀铬镀氟渗杂复合膜纳米MoS2钢领在潮湿环境中不易生锈,较普通钢领的成纱质量好,值车工劳动强度小,钢领使用寿命延长.

    化学气相沉积法纳米MoS2固体薄膜流体润滑钢领摩擦磨损渗杂

    从第19届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ITMA 2023)看纺纱新技术

    刘广喜管锦文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纺织机械装备的创新与发展,介绍第19届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ITMA 2023)展出的纺织新技术,分析机器人、无槽筒络筒技术、自动络筒机技术、混抓棉技术、细纱机自动接头技术等在纺织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指出:粗细联、细络联、筒纱打包和立体纱库技术已基本成熟;对精度要求高的系统装置要简化结构、分解功能,尽量采用机器人等高技术产品;纺纱机械装备原理性创新难度很大,重新定义与组合现有技术,将其与高科技产品、跨界技术相融合,可实现创新与发展.

    ITMA2023机器人条筒输送分布式混抓棉无槽筒络筒技术自动接头

    喷气涡流纺纱技术发展现状与理论研究进展

    王泳智奚传智金凯裴泽光...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喷气涡流纺纱成纱质量,阐述喷气涡流纺纱设备的革新历程,及导引体、涡流管、纺锭等喷嘴关键元器件设计优化进展;以麻纤维纱线、包芯纱、功能性纱线为例,介绍喷气涡流纺纱线产品开发要点及成果;详细分析喷气涡流纺喷嘴内气流流动特性,模拟纤维在气流场中的运动.指出:喷气涡流纺纱技术向速度更快、自动化程度更高、纱线品种更加多样的方向发展,但不同纤维原料成纱质量差距较大,应借助仿真模拟技术研究喷嘴内流场分布和纤维运动规律,掌握纤维加捻成纱的根本原理,同时加强喷嘴结构设计和工艺参数优选方面的研究.

    喷气涡流纺设备喷嘴纱线气流数值模拟

    提升喷气涡流纺粘胶纱强力的工艺措施

    刘建林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喷气涡流纺粘胶纱强力,以纺R 16.9 tex纱为例,介绍原料优选及纺纱工艺流程,重点阐述清梳联、并条、涡流纺等工序工艺优化的具体措施以及各车间温湿度的控制标准.通过对比各工序优化前后的主要参数以及成纱质量,指出:在开清棉工序遵循勤抓少抓、多松少打、以梳代打、少落多混工艺原则,梳棉工序采用柔性梳理、充分转移工艺理念并优选针布配置,并条工序采用低并合、小牵伸、慢速度、大隔距的工艺配置,涡流纺工序优选纺锭规格、喷嘴压力以及电子清纱器、捻接器参数,各车间温湿度控制达标等工艺后,所纺喷气涡流纺R 16.9 tex纱成纱质量明显提高,生产效率达99.0%,单纱强力约提高5.5%.

    喷气涡流纺单纱强力粘胶清梳联针布并条伸直度平行度清纱器捻接器

    新型钉型刺辊针布设计及应用

    陈玉峰张书峰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少纤维损伤、实现高效梳理,介绍刺辊针布梳理性能要求,分析传统刺辊针布使用存在锐度衰减快和短绒增长率高的原因,提出优化齿型设计、棱角锥齿化处理、减小齿顶面积、齿体表面强化处理等措施,开发出新型钉型刺辊针布;详细阐述新型钉型刺辊针布的设计原理、技术特征,对比分析其与传统刺辊针布梳理机采棉、纤维素纤维、再生聚酯纤维的成纱质量指标.指出:新型钉型刺辊针布具有齿体强度高、耐磨性好、衰减周期长、适纺范围广等优势;相比传统刺辊针布,新型钉型刺辊针布可减少纤维损伤,降低纱疵和落棉率,提升梳理质量.

    钉型刺辊针布梳理纤维损伤衰减周期齿顶纱疵落棉率锥齿化

    牵伸罗拉联接并紧面的轴向接触变形因素分析

    张润丽田建忠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牵伸罗拉的安装质量,以牵伸罗拉与罗拉轴承内圈联接并紧面的轴向接触变形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反向梳理材料内应力的变化、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误差及上车并紧后接触状态,从优化设计、优选材料、工艺基准选择、内应力消除、加工余量确定、减小平面度误差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指出:在组装、装配中要注意关联件的接触精度以确保牵伸罗拉的安装质量,严格控制技术标准,加强清洁保养,以保证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纺纱需求.

    罗拉导杆肩面导孔端面轴承内应力接触变形平面度误差表面粗糙度

    不锈钢喷丝头表面镀DLC膜可行性探讨

    郭庆平
    28-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化纤纺丝用喷丝头质量,介绍金铂合金、钽、不锈钢3种材质化纤喷丝头的优缺点;以SUS316L型不锈钢制作的PY35-2050-0.075型喷丝头为例,通过盐雾试验以及酸性溶液浸泡试验,对比分析其镀DLC膜前后的性能、质量及表面微观形貌变化.指出:以Cr+WC作为中间过渡层,能提高气相沉积DLC膜与不锈钢喷丝头基体的结合强度;镀DLC膜不锈钢喷丝头的硬度可达2000 HV,强度和耐酸碱腐蚀性均优于普通不锈钢喷丝头,使用寿命长,更适用于高温、高压以及酸碱腐蚀的纺丝环境.

    纺丝喷丝头不锈钢DLC膜气相沉积硬度耐腐蚀性

    FYD型电锭电动机改进措施

    胡嗣炯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FYD型电锭电动机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分析现有电锭电动机额定功率小、轴承更换及人工润滑费时费力的原因,详述增加离心罐高度、将钟罩式锭壳分为上下两部分以及实现区域内所有电锭电动机的集中自动换油等改进过程.指出:增加离心罐高度、提升FYD型电锭电动机额定效率,可提高纺丝产能;将锭壳下部与轴承箱合成一体作为固定定转子的机壳,上部作为保护定转子的上端盖,方便现场更换电机轴承、减少停机损失;将电锭电动机支架与油杯一体化,串联区域内所有电锭电动机的油杯,组成集约化自流式润滑系统,可实现锭子油集中更换,且操作简单方便.

    电锭电动机额定功率轴承锭壳转子锭子油

    影响精梳梳理质量的工艺因素探讨

    谢家祥宗丹丹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精梳梳理质量,对比两种梳理强度下的精梳梳理质量和成纱质量,说明在原料强力指标较好时,较强的精梳梳理具有较好的质量指标;阐述精梳准备工序工艺配置对精梳质量的影响,提出精梳棉结、短绒的控制方法;分析落棉隔距、梳理隔距、顶梳插入深度、分离接合时间、齿条齿型等对精梳质量的影响及显著性.指出:要秉持全局理念做好工艺设计,同时设置合适的精梳准备工序工艺;精梳工艺特定参数与精梳过程中棉结、短绒的清除有显著相关性,工艺调整要根据具体喂入品性状与产出品的突出需求,综合考虑、精准设置;采用较少的预并并合数,小的预并、条卷牵伸倍数及前进给棉利于精梳机开高速;了解并掌握精梳锡林及顶梳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发挥其最佳效能.

    精梳梳理给棉棉结短绒牵伸倍数隔距锡林顶梳

    精梳机增加自调匀整装置的生产实践

    熊伟李旭王秋霖
    41-4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稳定精梳条质量不匀率和质量偏差,从精梳喂给棉卷棉层粘连、精梳机落棉率眼差和台差差异、精梳车间温湿度变化、精梳机台面缺条和牵伸断头等方面,详述其对精梳条质量不匀率和质量偏差的影响,探讨精梳机增加自调匀整装置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精梳机增加自调匀整前后的精梳条、并条棉条以及织物指标.指出:在精梳工序增加自调匀整装置是控制精梳条质量不匀率、质量偏差大幅波动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改善后工序棉条质量不匀率、质量偏差,有利于控制棉纱疵点与面料疵点,亦是精梳机在线控制,纺纱自动化及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所需.

    精梳条精梳机自调匀整质量不匀率质量偏差棉纤维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