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器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器材
纺织器材

秋黎凤

双月刊

1001-9634

fzqc@vip.163.com

029-33579905 33572216

712000

陕西咸阳渭阳西路37号

纺织器材/Journal Textile Accessori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从事纺织器材新技术开发、研究和选择、使用的科技人员提供学习、探讨、交流的平台,是唯一的本专业全国性科技类综合期刊。主要为行业的各级领导、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及制造、使用纺织器材的人员参考、学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聚酰亚胺纤维军用三角包扎巾混纺纱的开发

    钟璠汪军万贤福薛文文...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军用三角包扎巾的性能,采用抗静电剂对聚酰亚胺纤维进行预处理并设计混纺纱工艺流程,以聚酰亚胺纤维和新丽赛纤维为原料,成功纺制聚酰亚胺纤维含量为30%,40%和50%,号数为18.4 tex的混纺纱;对混纺纱的强力、毛羽和条干不匀率进行测试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评判出最优混纺比例纱线并试织小样、测试指标.指出:当聚酰亚胺纤维含量增大时,混纺纱的强伸性能增强,毛羽和条干性能逐渐恶化;聚酰亚胺纤维比电阻高、回潮率低,在纺纱时需要对其进行抗静电预处理;聚酰亚胺纤维/新丽赛纤维混纺比例为50/50的纱线综合性能最好,所制三角包扎巾满足YY/T 1467-2016标准要求,且具有止血抗菌性能.

    聚酰亚胺纤维军用三角包扎巾新丽赛纤维混纺纱预处理抗静电断裂强度毛羽指数条干

    基于混合驱动的分离罗拉运动轨迹规划研究

    张玉香吕传硕杨淑启王延蒙...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棉精梳机分离接合机构运动输出特性固定、振动大等问题,分析棉精梳机分离罗拉分离接合工艺,确定分离罗拉运动的位移关键点位置,根据差动轮系的运动规律提出交替驱动和分段驱动2种动力分配方案,并采用三次样条曲线作为交替驱动位移曲线、S型加减速曲线作为分段驱动位移曲线,通过对比分析得到最佳分离罗拉运动轨迹.指出:当设定棉纤维长度为30 mm时,2种驱动方案均能满足分离接合要求;采用混合驱动机构对分离罗拉高速正反转运动进行分解,实现伺服电机混合驱动分离罗拉,其运动性能更佳.

    混合驱动棉精梳机分离罗拉差动轮系三次样条曲线S型加减速曲线分离接合

    转杯纺涤棉混纺纱关键器材及工艺优选

    陈玉峰王平周泉涛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转杯纺涤棉混纺纱断头率高、纱线强力低、长毛羽多、纤维缠绕分梳辊针布等问题,介绍其纺纱特点、存在问题,及假捻盘、转杯、分梳辊等关键器材的作用与要求;对比分析不同转杯纺涤棉混纺纱关键器材选配和工艺优化前后的成纱质量,详细阐述其选配原则和要点.指出:采用大直径T型槽转杯、螺旋陶瓷钢支架假捻盘,转杯低速度配置,分梳辊中速度配置,转杯大负压设置,排杂小负压设置等措施,可使用低级棉纺制转杯纺涤棉混纺纱,条干均匀、疵点少、强力好,成纱质量稳定,成本降低且绿色环保,生产效率提高.

    转杯纺涤棉混纺纱低级棉假捻盘转杯分梳辊齿条

    转杯纺全流程进口设备的应用

    欧阳厚鹏刘超刘海男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转杯纺纱质量,进一步发挥全流程进口设备应用优势,从转杯纺纱工艺流程展开,重点介绍开清棉、梳棉、并条及纺纱工序的设备性能、工艺参数设置、配台调节以及日常管理措施等.通过对不同号数OE品种的成纱质量指标进行分析,指出:转杯纺纱具有生产流程短、产量高、对原料品质要求低等优势;纺优质低成本OE品种纱,应立足成纱质量指标合理配棉,开清棉工序注重原料开松、除杂、均匀混和效果以及机器运行效率,梳棉工序做好落棉控制、针布选型以及配台调节,并条和纺纱工序做好工艺参数优化和设备运行操作管理,从而确保转杯纺纱流程高效运转,成纱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转杯纺开清棉废棉运行效率适纺性针布隔距转杯OE品种

    摆动式集体落纱机构设计研究

    李朝龙赵瑞峰张红清边文广...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动环锭纺细纱机数字化进程,简述摆动式集体落纱机构的动作实现及改进方案,详述通过几何作图法和代数法确定长、短摇杆空间位置的计算方法;从抓管器操作精度要求、升降臂设计精度要求以及力矩、拉杆、摆动轴、锭子中心轴线、长摇杆与升降臂、中心高度差等方面,分析摆动式集体落纱机构的技术要求和设计要点;根据摆动式集体落纱机构的控制系统类型及数字化技术创新趋势,提出技术革新方法.指出:摆动式集体落纱机构是细纱长车连续化、数字化生产的关键,具有劳动强度低、用工量小、落纱效率高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其稳定性、可靠性和数字化水平,需深入了解机构细节,发现缺陷并不断优化.

    摆动式集体落纱机构长摇杆短摇杆空间位置环锭纺

    TCO 21XL型精梳机优势及应用探讨

    刘允光
    27页

    细纱机短车集聚纺负压系统应用分析

    闫中旭陈祖英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纱线质量、实现节能降耗,介绍短车集聚纺负压系统的技术要求及主要组成;根据负压主风管结构将集聚纺负压系统分为八边形大风管型、八边形小风管型、上置八边形风管型、上置双列圆风管型,从节电性能、负压平衡度、性价比及对粗纱架排列要求等方面,详细分析不同类型集聚纺负压主风管的优缺点,并阐述各型集聚纺负压系统的发展应用.指出:上置双列圆风管型集聚纺负压系统节电性能优,支风管车头车尾压差小、负压平衡度好,主风管制造成本低,安装工作量小,使用效果良好.

    细纱机短车集聚纺负压系统主风管支风管负压差粗纱架

    Lyocell纤维牵伸机传动润滑优化方案

    罗涛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Lyocell纤维牵伸机异响并伴随传动辊不正常跳动的问题,介绍Lyocell纤维牵伸机工作原理、基本构成、齿轮式牵伸机内部构造和牵伸机传动轴辊结构;结合现场观察和故障排查,分析异响原因为轴承滚珠与轴承内外圈间严重磨损所致,轴承工作异响由润滑脂泄漏引发.根据牵伸机箱体内齿轮和轴承排布情况,设计滴漏式润滑装置,提出改进注意事项.指出:使用单独设置的滴漏式润滑系统对牵伸机进行改造,轴承润滑效果改善,设备运转l a未发现轴承损坏、设备异响及传动辊不正常跳动问题.

    牵伸机Lyocell纤维齿轮式轴承润滑滴漏式润滑密封

    钢丝圈对成纱棉结的影响分析

    杨红重
    35-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纺纱质量和生产效率,以纺36.4 tex、CJ 14.6 tex、粘胶/棉50/50 27.8 tex+77.7 dtex弹力纱、C 36.4 tex+77.7 dtex弹力纱等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对比分析钢丝圈圈型、截面形状及使用时间对千锭时断头、毛羽指数及千米棉结的影响.指出:瓦楞形、宽半圆形及圆背扁脚截面的钢丝圈纺纱,磨损少、散热快,钢丝圈运行稳定性较好,产生的棉结少;低弓形钢丝圈适纺细号纱,通道左右适中,质心低且运行平稳;高弓形钢丝圈质心高、运行不稳定、散热性能差,适纺粗号低车速纱;钢丝圈使用周期长,成纱千锭时断头、毛羽指数及千米棉结指标变差;钢丝圈选型及使用周期确定,应结合纺纱品种及指标要求统筹考虑,同时在纺纱过程中做好清洁.

    钢丝圈圈型截面形状千锭时断头毛羽指数千米棉结

    天然彩棉纤维的表征及织物性能研究

    文慧娟许鹤杨银豹斗攀利...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染色织物对环境的污染,介绍天然彩棉纤维的长度、线密度、强力等指标,分析其纺高档纱线难度大的原因,并给出改进可纺性的方法;以棕色彩棉纤维为例,测试对比彩棉织物、染色棉织物及白棉织物的顶破性、耐磨性、透气性等.指出:彩棉纤维细短、强力低、短绒含量大,是其可纺性差、纺纱难度大的主因;彩棉织物的顶破强力、耐磨性均高于染色棉织物、差于白棉织物;生物培育技术的发展及先进智能纺织设备的应用,使彩棉织物取代染色棉织物成为可能.

    彩棉纤维表征彩棉织物顶破强力耐磨性透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