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染料掺杂型液晶微胶囊的电刺激响应智能纺织品的制备及其性能

    盛明非张丽平付少海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致变色液晶易流动,难以塑形而不易与纺织品结合应用的问题,在向列相液晶中掺杂二色性染料形成宾主材料,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将其作为芯材封装在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的微胶囊内,得到染料掺杂型液晶微胶囊.通过偏光显微镜分析液晶在限域条件下的独特光学性质,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等表征微胶囊的形貌结构及热学性能,并探讨微胶囊包覆对染料掺杂型液晶的驱动电压与使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染料掺杂型液晶微胶囊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为3μm,芯材载量约为70%,驱动电压为3.6 V,远低于人体安全电压;以微胶囊为原料涂敷在导电织物上,其光学外观可在直流电源刺激下于无色态和有色态之间发生可逆转变,从而为优化电致变色液晶微胶囊器件制备工艺和提高纺织品柔性显示性能奠定基础.

    智能纺织品电致变色二色性染料液晶乳液聚合微胶囊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纺织柔软剂中的环硅氧烷

    于岩章若红钟毅杜英英...
    69-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纺织柔软剂中环硅氧烷高效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测定纺织柔软剂中环硅氧烷的分析方法.利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对样品进行振荡提取,并将提取的溶液经过滤后与六甲基二硅氮烷进行衍生化反应,反应后的溶液采用GC-M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混合标准溶液质量浓度为1~100 mg/L范围内,GC-MS法测定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的峰面积与混合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53;GC-MS法的检出限为0.1170~0.2010 mg/L,定量限为0.3900~0.6700 mg/L,重复性和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0%和7.4%,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9.8%~114.3%,相对标准偏差为1.3%~6.4%,满足检测的要求;GC-MS法的操作简单,可精准地检测出纺织柔软剂中D4、D5、D6的微量残留.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纺织柔软剂环硅氧烷测定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

    纺织品色彩管理色表测量数据的误差优化

    应双双裘柯槟郭宇飞周赳...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纺织品色彩管理中,测量误差引起呈色规律跳变和反演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方向的曲线拟合算法,并结合每一方向曲线对应的权重系数,对测量数据中误差过大的坏点进行优化.通过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对该优化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方向曲线拟合优化算法对误差大的数据优化显著,对其他正常数据影响小,且可有效降低色表测量数据误差带来的影响,优化后生成的国际色彩联盟(ICC)色彩特性文件整体平均色差降低12.30%,难打色平均色差降低16.67%,中性灰色平均色差降低16.74%;在软打样过程中,优化后生成的ICC色彩特性文件的打样色差也小于优化前的色差.

    纺织品色彩管理颜色测量多方向曲线拟合数据优化平均色差测量误差

    织物基载体在含盐废水蒸发处理中的应用

    刘捷仝胜录李小端刘立国...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含盐废水蒸发处理工艺复杂、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利用纺织品具有孔隙率高、透气性好、传湿快和光热转换性能可控等特性,将其作为含盐废水的流动以及蒸发载体进行实验,研究其厚度、透气性、颜色和纳米碳化锆后整理对含盐废水蒸发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盐废水在织物表面的蒸发速率比在自然状态下蒸发提高了400%;厚度为0.48 mm的织物相比于1.32 mm的织物,含盐废水蒸发速率提高了63%;透气率为126.7 L/(s·m2)的织物相比于53.9 L/(s·m2)的织物,含盐废水蒸发速率提升了56.9%;黑色织物对含盐废水蒸发速率的促进作用相比于白色织物提高了30.3%;采用纳米碳化锆整理后白色织物表面含盐废水的蒸发速率相比未处理织物提升了95.3%.

    含盐废水蒸发速率织物厚度织物透气性纳米碳化锆

    管道式通风服头部与躯干部位的热湿舒适性评价

    张昭华李璐瑶安瑞平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环境中人体躯干与头部都是大量出汗的部位,且头部的热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的热感,因此通风降温服的设计应兼顾这两大区域进行针对性的降温.为探究热环境中头部联合躯干降温方式的效果,制作了管道通风背心与通风帽,并进行了躯干降温和躯干联合头部降温的对比试验.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40%的人工气候室内,8位男性受试者完成了2次运动试验,试验中记录受试者的生理响应与主观感觉评价.结果显示:在总通风量恒定(9 L/s)的情况下,躯干与头部联合降温可显著降低额头部位的皮肤温度,对促进头部散热有积极作用;增加头部降温有助于降低受试者运动过程中的热感、湿感与不舒适感,特别是能显著缓解整体热感,但对湿感和不舒适感无统计学上的显著作用.

    头部通风降温管道通风服体温调节功能服装热湿舒适性

    服装设计知识图谱中的服装装饰工艺分类模型

    杨娟张远鹏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服装装饰工艺类别判定中噪声视角或弱相关视角带来的负影响问题,采用具备视角约减功能的多视角分类模型对噪声视角或弱相关视角进行动态过滤.首先基于1-阶TSK模糊系统,在其目标优化函数中引入视角间分类误差一致性约束,实现多视角协同学习;然后通过变体信息熵学习各视角的权重,并在权重学习过程中制定视角约减规则,自动剔除噪声视角或弱相关视角;最后通过服装装饰工艺类别分类实验对所构建模型的分类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视角约减之前,所提出的多视角分类模型的测试精度提高了2.68%,可有效地过滤噪声视角或弱相关视角,降低其对分类精度的影响.

    服装装饰工艺模糊系统多视角数据视角约减协同学习服装设计资源知识图谱

    服装印花图案设计的感性研究

    郑畑子王建萍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对服装印花图案的感性需求,从而进行更精准的产品开发和推荐,以G企业主营产品男衬衫为对象,首先采用层次结构表示法分解出图案设计的三大要素和23个要素子类;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聚类分析建立男衬衫感性意象空间;然后进行专家访谈,获取其对设计要素和男衬衫感性意象的关联度评价;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调研结果.研究得出三大图案设计要素的综合权重值,利用权重值建立评价矩阵,可判断不同图案设计男衬衫的风格归属;通过印花男衬衫图案设计和感性意象的匹配关系,既可帮助设计师根据目标意象进行图案设计,又可帮助企业推荐满足消费者意象需求的产品;该研究方法可推广到其他服装品类.

    图案研究感性意象男衬衫层次分析法风格评估服装印花图案

    快时尚品牌形象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安娜张建磊程隆棣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快时尚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一个包含品牌形象、品牌认同、时尚意识、消费者购买意愿在内的结构模型.通过对430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模型与Bootstrap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快时尚品牌形象包括产品形象、消费者形象和企业形象,其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消费者的品牌认同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消费者的时尚意识在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对品牌认同和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着调节作用,但其在消费者形象与品牌认同、购买意愿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快时尚企业提出增强消费者品牌购买意愿的具体建议.

    快时尚品牌形象品牌认同时尚意识购买意愿

    直接成筒缫丝的自动缫丝机结构设计

    罗海林傅雅琴刘柯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丝绸生产流程长、工序多、效率低的问题,探索了通过借鉴先进络筒机的络交卷绕和张力控制等技术,将传统自动缫丝机进行升级改造.新型的筒子缫丝机保留了原缫丝线路的前部分,而将小卷绕形式改造成单绪控制的筒子卷绕形式,同时选择合适的干燥方式,并在卷绕前依次增加了上油装置和超喂装置,通过变频技术实现络交卷绕装置与超喂装置的同步控制.结果表明:利用改造的缫丝机进行缫丝,可实现连续稳定的筒子缫丝;同时采用适当的工艺条件,其缫制的筒装丝性能与传统工序缫制的小丝或筒装丝的性能相当,可满足后加工的要求.

    直接成筒自动缫丝机张力控制超喂装置丝绸

    基于BP神经网络及其改进算法的织机效率预测

    张晓侠刘凤坤买巍马崇启...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预测纺织厂织布车间的织机效率,提出利用BP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结合BP神经网络(PCA-BP)、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GA-BP)3种模型预测织机效率,并将GA-BP预测模型与传统BP神经网络和PCA-BP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A-BP对原始数据的拟合度最好,相关系数为0.94687,比BP增加了6.42%,比PCA-BP增加了2.61%;GA-BP、PCA-BP、BP这3种网络十万入纬的经停仿真值与期望值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3412、0.3031、0.2341,误差百分率分别为8.63%、7.67%、5.92%,不同网络结构下织机效率仿真预测值与期望值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3.0109、2.6884、2.1189,误差百分率分别为3.51%、3.13%、2.47%;3种模型的预测准确度顺序由大到小为GA-BP、PCA-BP、BP.

    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主成分分析预测模型织机效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