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论坛
高教论坛

曹方

月刊

1671-9719

gjlt@vip.163.com

0771-5318141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教育路3号

高教论坛/Journal Higher Education ForumCHSSCD
查看更多>>教育类刊物。以高教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的学术性论文为主,着重发表高教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密切结合高教战线各个时期重大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艺术院校思政课"红色文化+艺术表达"教学创新路径探赜

    唐海燕
    46-4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应加强融入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注重以艺术表达、艺术演绎方式加以展现.结合艺术院校学生的个性特质,创新"红色文化+艺术表达"思政课教学,需要优化体系、活化形式、深化实践,丰富教学内容;亟待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平台,加快教学方式改革;亟须强化红色艺术教学实践、艺术化情境教学,发挥艺术生特质,推进教学实践综合改革;有待推进多元化、多维度的教学评价,考察教学综合成效.

    艺术院校思政课红色文化融入艺术演绎创新路径实际运用

    基于"SPOC+SAP"的"运营管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析

    阳瑾瑜刘会民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技术改进教学理念和构建教学场景.本文研究利用数字技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对"运营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对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以培养数字化综合型运营管理人才为目的,结合SPOC在线教学手段和SAP数字化运营平台,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教学优势,构建"运营管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

    SPOCSAP运营管理混合式教学模式

    面向工程应用的课程重构内涵、策略和实践——以"数学建模"课程为例

    朱涛顾海艳夏玲玲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强调课程建设面向工程应用,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进行重构型课程建设,是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剖析面向工程应用的课程重构内涵基础上,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系统观和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工程应用导向的课程重构策略,设计了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构建课程目标、基于工程应用主线重组课程内容体系、创设工程应用成功环境构建教学模式、遵循认知建构特点形成循环式持续评价的课程重构实践过程,并有效实施了"数学建模"课程重构.

    工程应用成果导向理念课程重构数学建模工程教育认证

    新文科背景下科教融合教学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

    钟慧澜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教融合是提升高校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理念和有效路径.由于对科教融合教学内涵认知不足,当前科教融合教学实践存在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硬性拼接、科研思维未能充分融入教学等问题.基于新文科的价值重塑、交叉融合、知识生产的三个维度,构建出科教融合教学理论模型予以指导实践.以"公安学基础理论"为例,立足四个教学环节,通过研究问题导入来更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研究视角、研究场景、研究结论嵌入来重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以及通过研究方法引入来匹配教学策略、组织、方法,科研思维和科研元素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了科研反哺教学的功效.实施科教融合教学需要识别不同课程科教元素之间关系,从教师引领、教学设计、平台搭建等方面完善实践举措.

    新文科科教融合课堂教学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以百色学院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为例

    滕峥侯宪斌杨翠凤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百色学院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产业学院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产业学院校企利益、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构建多协同育人平台等"五建"为主要载体,以推进共建专业等"八共"为关键抓手,通过实施"五对接五转化"等措施,培养学生学农、爱农思想,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新农科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教学模式实践改革

    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化探析

    刘珅
    73-7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如何应对未来就业发展态势是一项重要课题.从历史、当前和未来三个时间维度审视,1999年以来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五个变化阶段,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经济新就业形态发展、政策法规不健全、政策创新力度不足等带来的挑战.对此,针对政策演变未来走向,为促进广西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进一步落实经济稳增长政策措施,夯实稳就业的基础;进一步完善就业法律法规,健全就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保障就业政策落实落地等,开拓新时代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化

    北海海洋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麦齐好蓝伟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海海洋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存在专业升级改革特色不足、教学资源缺乏聚合、课堂教学与真实项目融合不够等主要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和学校实际,提出围绕发展、聚焦特色、聚拢各方、聚力传承的改革与建设思路,构建"专业耦合-资源聚合-项目融合"育人新模式,开发耦合式"文化:强技+赋能"一体化特色课程体系,建立四方共建、用建并举、良性发展、多元保障的资源建设和项目运行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高职院校北海海洋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司法警察院校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生态建构

    张涛张建勋马国富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司法行政工作面临新挑战、司法警察院校便捷入警机制确立以及新文科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下,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成为提升司法警察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诉求.然而,司法警察院校在协同育人认知、体制机制、协同模式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问题,妨碍了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实现.为此,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协同体制,以促进各方合作;构建综合的育人生态体系,以适应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构建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机制,以增强协同育人的实效;加大对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支持力度,实现其制度化;建立科学、发展、多元化的协同育人综合评价体系等路径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

    司法警察院校政产学研协同育人

    西部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困境、成因及路径优化——以云南省为例

    王恩浩张婉尧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务乡村振兴既是西部高校的时代使命,也是推动其内涵式发展的历史契机.借鉴专业认证的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理念,以乡村振兴五维度对高等教育需求为导向,发现西部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理念、方式、成效均未及社会预期,并由此分析其参与乡村振兴的认知、动机、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基于适切性、互利性和系统性原则,推导出西部高校为提高满足乡村振兴需求的能力可以采取的多样化变革举措.如此逻辑梳理有利于找准西部高校资源与乡村振兴需求的结合点,对提高西部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其自身内涵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西部高校乡村振兴服务能力高等教育需求导向

    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探析

    陆中会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源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入口.从规模逐年扩大、生源参差不齐、培养目标不准、生源素质不高等方面阐述生源质量的主要现状,通过高校综合实力、就业前景、地域环境、宣传准度等方面分析生源质量主要影响因素,进而给出发展内涵,彰显高校办学综合实力;加大宣传,健全招生选拔长效机制;多方协同,构建生源质量保障机制等提升生源质量的有效路径.

    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