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论坛
高教论坛

曹方

月刊

1671-9719

gjlt@vip.163.com

0771-5318141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教育路3号

高教论坛/Journal Higher Education ForumCHSSCD
查看更多>>教育类刊物。以高教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的学术性论文为主,着重发表高教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密切结合高教战线各个时期重大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体多维协调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广东探索

    陈金圣伍美群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十余年,广东省在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的战略目标的驱动下,坚持推进广东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战略行动,在谋求基础教育领域"创强争先"的同时,先后启动高等教育领域创新强校工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和特色高校提升计划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双高"建设等重要政策举措,通过基于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整体规划,推动省内高等院校科学定位、分类发展、错位竞争,走出了一体多维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路子,在省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与思维、行动方法论、政策目标和治理工具运用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教育强省建设"冲补强"计划"双高"建设协调发展

    基于章程文本分析的应用型高校治理结构分析

    董晓杰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型高校的治理结构有其自身特性,与传统研究型高校教授治学的治理结构不同,应用型高校需引入政府、社区、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共治,重构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力边界,这为高校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基于此,选取山东省7所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章程作为分析样本,探析应用型高校治理结构的基本情况与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过程中,其治理结构未突出应用型办学定位的特点,没有作出创新性变革,难以达成有效治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用型高校有效治理的达成要通过法治化路径来实现,可从明确多元治理主体的资格、规范治理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健全治理过程的程序机制三个方面完成对治理结构的法治化改造.

    应用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结构章程法治化

    数字经济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多元融合发展理论与路径探析

    李娆孙穗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我国高等院校坚定落实教育改革任务,不断探索与数字化时代相适应的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旨在全面阐述现代产业学院的核心内涵、发展路径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构建"双螺旋五协同"的创新性模型.该模型坚持以教师和学生能力的共同提升为目标,通过政府、学校、产业界、科研院所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合作,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这一模式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将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及新质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助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数字经济现代产业学院多元融合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多维审视

    刘姗张晓寒刘礼明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经历了学业中断、场域转换以及大学与军队文化的冲突,退役复学大学生成为大学校园里的特殊学生群体.已有研究发现,退役复学大学生回归校园后普遍面临学业失败的风险、身份转换的危机以及人际交往的区隔等现实困境.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个体的发展是个体与外部环境联系和互动的结果.基于该理论构建的模型分析表明: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困境主要源于个体与环境交流的失衡,其中,大学生个体应对能力不足是问题产生的内部因素,环境资源及支持的匮乏是问题产生的外部因素.为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走出学校适应的困境,需要从个体思维的转变、微系统协调的达成、跨系统合作的构建等维度考察构建支持系统.

    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生态系统理论

    本科毕业论文答而不辩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张宇迪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终环节,而答辩是毕业论文考核的最终且最关键的环节.本研究以1157名刚参加完答辩的本科准毕业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选择题探查学术之辩的契机、行为和效果,以问答题探究答而不辩的原因.研究发现:虽然学术之辩有利于答辩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毕业论文并获得新的启发,答辩中辩的契机却较少,在契机下答辩人进行辩的频率也不高,原因包括不会辩、不敢辩、不用辩、不能辩、不愿辩和不需辩.针对答辩契机少及前五种原因,本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策略.

    本科教育毕业论文答辩答而不辩教育改革

    女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破解策略

    章佳萍王林祥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选择返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文章从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城乡文化交流融合、实现自身职业理想追求等角度阐述了女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价值意蕴,分析了女大学生返乡创业思维认知存在偏差、创业形式过于单一、支撑保障体系薄弱、有效教育供给不足等现实困境.最后,从理念之变、方法之变、政策之变、教学之变等角度提出了破解女大学生返乡创业现实困境的具体策略:一是提升情感价值支持,二是强化多方协同联动,三是加大系统支撑力度;四是优化创业教育实践.

    乡村振兴女大学生返乡创业价值意蕴现实困境破解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2013-2023)——基于CiteSpace的多维可视化分析

    覃锋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内驱动能.为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法,通过Cite Space 6.1.6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2013年至2023年间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研究的相关文献在合作网络、研究主题以及热点趋势等维度进行可视化分析.在合作网络层面,整体呈现分散特征;在研究主题层面,形成了宏观紧密对接国家和地方政策、中观侧重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微观突出地方院校的实践经验的主题分布;在研究热点及趋势层面,"双高计划""高质量发展""后疫情时代"还将继续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持续关注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围绕相关的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式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和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CiteSpace文献综述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及职业发展的互动研究

    李宗宏梁国玮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哲学、教育学领域中实践能力分类模型,可以将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的实践能力分为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调查发现,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较弱,而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职业发展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究其原因来自学生自身、培养单位、专业规划等方面.应采取控制招生规模、提高设点门槛、改进培养模式、拓宽出国就业渠道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助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就业能力职业发展

    共同体视角下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卢锦珍
    101-10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部等部门提出,要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中的共同体对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价值,可加以研究运用.在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着来自目标认知、生源结构和培养模式等诸多问题.基于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小学教育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可选择以下路径:一是聚焦发展,明确定位;二是转变视角,重建联结;三是落实载体,完善机制,以多种方式促进师生协同.

    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共同体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中利益关涉主体间价值冲突调和路径探析——以兰州大学的实践为例

    于成杜党军莫青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申请-考核"制已成为我国博士生招生的一项重要招生制度.针对当前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中利益关涉主体间价值冲突亟待调和的现实任务,兰州大学在明晰制度实施中主要关涉主体间价值取向及价值冲突具体表现的前提下,从制度的前提假设、实施核心、执行效率、发展模式等角度,厘清了制度改革推行中应重点把握的四个核心辩证关系,建立了全统筹全覆盖的管理模式、全过程动态闭环运转模式、丰富监督保障体系等三大核心改革实践路径,不断提高该招生制度的效益.

    "申请-考核"制价值冲突实践路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