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茶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茶业
广东茶业

陈国本

双月刊

1672-7398

gd_tea@163.com

020-81847624

510230

广州市六二三路沙基东约17号

广东茶业/Journal Guangdong Tea
查看更多>>本刊是介绍茶叶生产与作用的专业性刊物。它的特点是,结合广东实际情况,及时刊载茶叶技术研究新内容。在学术上开展自由讨论,以促进茶叶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茶叶生产工人的素质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一试多证"职业资格标准开发的路径研究——以澳门旅游学院MORS"茶艺师"职业基准为例

    陈丽敏麦泉生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业资格标准互认.澳门旅游学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职教联盟的秘书长单位,为更好地与湾区内各市融合,提出以"MORS"职业基准标准为基础,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茶艺师"(五级、四级、三级)的职业标准开发"MORS茶艺师"职业基准,从职业能力、职业标准、职业等级、职业评价、职业考核、职业培训教材六个方面进行了开发路径的实践与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通过职业标准的衔接和融通,满足大湾区多元化就业需求,提升人才竞争力,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通""就业通"的政策.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标准开发路径

    西藏林芝茶园提质增效发展路径探索

    尼玛曲珍艾师宇郑鹏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被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在西藏人民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茶园规模、茶产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林芝不少茶园仍面临着茶树进入衰老期、茶园规划不合理、茶树立地条件差、茶园维护管理不到位、机械化推进难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林芝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针对林芝茶园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此外,本文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在西藏实行"茶+果+鸡"间种间养生态茶园模式,以期推动林芝茶园建设提质增效.

    林芝茶园提质增效技术措施

    竹山县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思考

    陈刚张永毅王兴明李传恺...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产业是竹山县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和精准扶贫第一产业,遍布全县16个乡镇205个村,带动4万多户15万余茶农,综合产值突破 40 亿元.文章总结了竹山县近年来在茶叶基地建管、车间建设、品牌培育、招商引资、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以期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竹山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谈中国茶文化自信与《茶文化学》课程三性合一改革

    陈文品许玫张凌云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世界茶叶产业和茶文化的祖国,数千年来拥有丰富的文化积淀,由大量的茶文化现象组成的世界茶文化,具有时间跨度大、内容多、杂、散而难于把握重点,且因文化背景差异导致价值判断缺乏依据,逻辑性弱的特点,为茶文化的发展和教学带来了挑战,与时俱进,为了避免《茶文化学》就文化现象谈文化,结构零散而逻辑性差、引领力弱的问题,在《茶文化学》课程建设中,创建《茶文化学》的"真、善、美"文化价值导向;有效提升课程的价值引导力和逻辑性,实现知识系统性、价值引领性和科学逻辑性三性合一,引导学生建立起文化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为振兴中国茶叶事业服务.

    茶文化三性合一改革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老年茶艺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赵丹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老年茶艺课程存在未充分考虑老年学习者已有经验、课堂讨论和互动不足、教学目标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为解决这一痛点,采用BOPPPS教学模式运用于老年茶艺课程.教学模式应用中,先分析BOPPPS教学模式结合老年茶艺课的可行性,再结合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六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最后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经实践,BOPPPS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了老年学习者在课堂中的满意度,提升了学习获得感.

    BOPPPS教学模式老年茶艺课程教学研究

    新农科背景下《制茶学》课程线上实习教学对理论教学改革的启发——以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为例

    孔亚帅卫艺炜夏雨王子浩...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打造新农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对于涉农类高校具有重要意义.以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为例,分析《制茶学》课程线上实践教学和现阶段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农科背景下对于农业人才的需求,对《制茶学》课程理论教学改革有所思考和启发:将课堂搬到企业去,把教学放在生产中;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加强校企联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更加合适、高效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新农科制茶学线上实习教学理论教学改革

    新茶饮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视角

    吴星乐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新经济形态的典型代表,新茶饮是近年来我国消费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带动了中上游供应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市场规模较大、文化距离较近的东南亚为主的海外市场投资.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新茶饮行业海外投资现状以及面临的供应链成本高、本土化带来的人力成本上涨、东道国监管法规等问题,并从选择连锁经营模式、精准定位的品牌营销、建立数字化供应链保障机制、数字化运营降低人力成本、遵守东道国法规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新茶饮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数字化供应链

    现制茶品牌文化传播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胡罡刘晓霞王敏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现制茶已进入新时代.在品牌传播的背景下,现制茶持续走俏,成为城市消费主要业态和品牌传播的新渠道.本文基于现制茶品牌发展的现状,深入分析现制茶品牌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并为现制茶的品牌文化传播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为现制茶的品牌文化传播提供可借鉴的发展策略和参考.

    品牌文化传播现制茶

    2024国际茶日暨第十六届全民饮茶活动广东区域启动仪式

    广东省茶叶学会记者
    76-77页

    《广东茶业》杂志征稿及广告启事

    广东省茶叶学会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