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茶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茶业
广东茶业

陈国本

双月刊

1672-7398

gd_tea@163.com

020-81847624

510230

广州市六二三路沙基东约17号

广东茶业/Journal Guangdong Tea
查看更多>>本刊是介绍茶叶生产与作用的专业性刊物。它的特点是,结合广东实际情况,及时刊载茶叶技术研究新内容。在学术上开展自由讨论,以促进茶叶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茶叶生产工人的素质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夏暑茶品质提升技术研究进展

    罗碧瑜罗威陈金星邓纯...
    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展和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需求的增加,夏暑茶品质的提升成为茶叶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夏暑茶的品质和市场现状,重点归纳了提升夏暑茶品质的关键技术,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展望.通过总结关键技术如施肥管理、遮荫、间作等均能有效提升夏暑茶茶叶品质,为夏暑茶品质的提升和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依据,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夏暑季茶品质提升技术

    基于品种差异的遵义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李燕丽胡腾李秀方陈曦...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方法对 3 个不同茶树品种遵义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 个不同茶树品种遵义红茶香气成分差异明显,共鉴定出 95 种香气化合物.其中黔湄 601 和黔湄419 茶树品种遵义红茶分别鉴定出香气成分 27 和 43 种,主要以醇类、酯类化合物为主,呈花香;黄观音茶树品种遵义红茶鉴定出香气成分 66 种,主要以醇类、酯类和碳氢类化合物为主,呈花果香.水杨酸甲酯和香叶醇 2 种成分在 3 个遵义红茶中相对含量都很高.

    遵义红茶香气成分茶树品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梵净山地区部分野生茶树资源收集及品质鉴定

    刘丽辰谢萧张志昌田景涛...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树种质资源的调查与收集为茶的科技创新和茶树育种提供了重要物质支撑.本实验以梵净山地区野生茶树资源为研究对象,采集梵净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野生茶树资源并记录其物理生长性状.以梵净山区域广泛种植的人工栽培的铁观音茶树品种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其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等生化成分含量与感官审评等差异.结果表明FJ2号野生茶树制作的茶叶感官审评最佳,且茶多酚含量为 3.78±0.15%,咖啡碱含量为 21.43±0.06%,水浸出物含量为36.30±0.47%;在感官审评审评中汤色级滋味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说明梵净山地区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生理特性且生化成分含量不输与市场上广泛种植的人工栽培的茶树品种,可进一步开发选育.

    梵净山野生茶树资源收集

    三明市茶树品种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

    黄秀红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通过调查当前三明市茶树品种结构及主栽茶树品种的分布情况,分析当前三明市茶树品种结构与分布、品种种植面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品种比例、合理布局主栽茶树品种、总结推广品种相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加工技术等调优茶树品种结构的建议,以期对三明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三明市茶树品种品种结构调整对策

    云南临沧古茶树资源特色与保护利用

    姚元红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茶树资源是论证茶树原产地和起源中心、研究茶树栽培历史的重要依据,是茶树品种改良、茶区品质和价值提升的重要资源,是探索研究茶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生长生存环境的恶化、不合理的采摘及不科学的管护使古茶树资源正面临严重危机,亟待加强保护.临沧是古茶树资源分布的主要区域,本文阐述了临沧市古茶树资源概况、保护现状,分析了古茶树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的建议,以期更好的推进古茶树资源保护.

    古茶树特色保护利用临沧

    海盐县茶产业调研及发展提升策略

    李小婷陈哲徐超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叶是浙江在农业领域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海盐县作为嘉兴地区的茶叶主产地,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然而海盐茶叶知名度不高,未形成品牌,茶产业发展在全省相对滞后.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在分析海盐县茶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海盐茶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提升茶叶品质、推出创新产品、联动乡村旅游、培育品茶文化、统一宣传品牌等发展策略,为推进海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海盐县茶叶茶产业

    绿美乡村、绿美资源、绿美经济—以潮州市凤凰山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例

    谢漫彬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潮州市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找准茶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深化"茶旅+"发展路子,探索潮州市新时代乡村"绿富美"的经济发展路径.本研究在了解潮州市凤凰山茶文旅融合发展现状的前提下,通过实地调研、参考学习省内外茶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结合潮州市凤凰山实际茶文旅资源,根据现状提出新时代具有特色的茶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策略,以期推动当地"绿美乡村"建设赋能"绿美经济"发展,为潮州市凤凰山打造"高颜值"、"高质量"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青年智慧.

    绿美乡村绿美经济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公共社交空间视野下的近代昆明茶馆

    马凯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以来,茶馆成为昆明民众进行日常社交活动的重要公共空间.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茶馆是民众的日常交往空间、信息集散空间、冲突孕育和解决空间、同类群体集会空间.各色人等充分利用茶馆的社交功能,构建起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鉴于茶馆空间的公共性和社交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公共社交空间视野下考察近代昆明茶馆,也可以从中管窥公共空间和日常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

    公共社交空间近代昆明茶馆

    茶、酒、咖啡感官评审的演进与对比研究

    张晓菊许宝利黎海燕白晓蕾...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了茶、酒、咖啡感官评审的发展历程和评审标准的异同.通过深入探讨茶、酒、咖啡感官评审的传统与现代实践,并分析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对评审过程的影响,旨在为国内茶叶感官评审的改进提供借鉴和参考.专家访谈进一步揭示了当前评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际标准化和提升评审人员专业能力的策略性建议.研究结论强调了在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茶文化的本土特色及消费者口感偏好,以推动国内茶叶感官评审体系的优化和升级.这一研究成果对于促进茶叶品质提升、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及培养专业素养高的评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感官评审饮品感官评审差异评审标准国际化文化影响专业能力培训

    茶叶感官风味轮在茶叶评鉴教学中的实践——以红茶风味评鉴为例

    肖棱棱陈丽敏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茶叶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茶叶评鉴要求的提高,茶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茶叶评鉴教学应与时俱进.茶叶感官风味轮作为茶叶评鉴教学的工具之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茶叶的风味特点.本文围绕茶叶感官风味轮在茶叶评鉴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探讨,通过"认知风味轮——熟悉参照物——感知色香味——绘制雷达图——运用风味轮"等教学环节,有效提升学生在茶叶评鉴过程中的认知兴趣和理解能力,为茶叶评鉴教学创新提供借鉴参考.

    茶叶感官风味轮茶叶评鉴教学实践红茶风味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