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化工
广东化工

邹思民

半月刊

1007-1865

gdcic200@163.com

020-83380392;020-8302517

51003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广东化工/Journal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是广东省化工行业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刊物,编委会的委员均是广东省化工界的知名人士,甚至有香港科技大学或城市大学的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壳聚糖用量对改性阳离子型苯丙乳液施胶剂物理性能的影响

    程振锋桂园罗兰梁英...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阳离子型苯丙乳液施胶剂的环保性,采用壳聚糖进行改性制备改性阳离子型苯丙乳液施胶剂,确定了壳聚糖用量应不高于阳离子型苯丙乳液施胶剂质量的0。5%,研究了壳聚糖用量对改性阳离子型苯丙乳液施胶剂的静置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分散性、pH、粘度、表面张力、固含量以及纸张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用量的增加,改性阳离子型苯丙乳液施胶剂的静置稳定性、离心稳定性高,分散性为一级,pH保持不变,粘度、固含量和表面张力逐渐增大,而纸张白度逐渐降低。

    壳聚糖阳离子型苯丙乳液施胶剂物理性能

    磷石膏固废在盐酸中的溶解性探究

    韩增辉单祥普苏成静普佳奇...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副产的固体废弃物,具有产量大、杂质含量多、难处理的特点。本文以盐酸为溶剂,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法相结合,探究固液比、溶解温度、酸剂浓度等因素对工业废弃物磷石膏在盐酸中酸溶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溶解条件为温度80℃、固液比 1∶25、酸剂浓度10%时,磷石膏溶解效果最佳,溶解率达到 89。42%,最终得到洁白、针状的石膏晶须。

    磷石膏盐酸硫酸钙晶须溶解率正交试验法

    废弃农用地膜与辣椒秸秆共混热解制备生物炭及其对含Cd(Ⅱ)废水的处理

    贾田吴道明蔡景行蒋科...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应对废弃农用地膜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发其合理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推进农业的绿色发展。本研究将废弃农用地膜与另一种农业废弃物辣椒秸秆进行共混热解制备生物炭,对所得生物炭的环境用途及理化特性进行探究。结果显示,废弃农用地膜与辣椒秸秆在700℃下制备的生物炭(M/C-700C)对Cd(Ⅱ)的吸附性能最佳,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达19。55 mg·g-1和 97。44%。模型分析显示,M/C-700C对Cd(Ⅱ)的吸附过程属于均相单层、化学作用主导的反应。M/C-700C具有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C=C及矿物质,对Cd(Ⅱ)的高效吸附扮演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表明,共混热解可开发作为废弃农用地膜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方法。

    地膜辣椒秸秆共混热解生物炭吸附Cd(Ⅱ)

    改性油基TiO2纳米流体的稳定性优化

    赵德凡董天恒郑晨明刁珂龙...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备出具有高稳定性的 TiO2/油纳米流体,通过控制改性剂种类、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三个变量设计了正交实验来探究改性TiO2纳米颗粒的最佳方案。在9组正交实验中,吸光度结果表明,在50℃条件下使用2 mL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TiO2纳米颗粒,制备出的纳米流体具有最好的稳定性,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0 周后依旧能够保持稳定。通过接触角测试发现,该方法制备出的TiO2纳米颗粒与去离子水之间的表面接触角从12。4°增加到143。3°,具有极强的疏水亲油性,有利于TiO2纳米颗粒在导热油中的分散。此外,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佳改性剂剂量为1 mL,最佳改性剂种类为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最佳改性温度为50℃。改性剂种类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结果的影响最大,改性剂剂量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最小。

    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KH550KH570稳定性TiO2纳米流体表面化学改性

    石灰铝法的除氯效果及反应机制对比分析

    陈承启程明权赵晓丹周振...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石灰铝法处理脱硫废水中的氯离子,以大孔拟薄水铝石和偏铝酸钠作为铝盐,对比分析了反应时间、药剂投加量、反应温度等条件对除氯效果的影响及两种铝盐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除氯反应中起决定性作用,当反应温度约为55℃时,在氧化钙溶解产生的碱性环境与反应温度的双重作用下,大孔拟薄水铝石水解产生羟基(-OH)形成Al(OH)4-,并与Ca2+结合去除Cl-,反应沉淀物主要为Ca4Al2O6Cl2·10H2O和Ca(OH)2,Cl-去除率约为 55。9%。偏铝酸钠除氯反应的适宜温度区间为30℃~40℃,Cl-去除率最高可达 57。9%,且除氯反应速度快于大孔拟薄水铝石。偏铝酸钠进入除氯体系中迅速水解产生 Al(OH)4-,同时氧化钙发生溶解再沉淀,二者迅速捕捉反应体系中的Cl-,反应沉淀物主要为Ca4Al2H0。36O6。34Cl1。67、Ca4Al2O6Cl2·10H2O、Ca2Al(OH)7·3H2O和Ca(OH)2。

    石灰铝法大孔拟薄水铝石氯离子Al利用率反应机制

    1,8-萘啶酮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郭安路开丽比努尔·艾山许利清王栋...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含氮芳香杂环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中 1,8-萘啶酮是数个已上市小分子药物的母体结构。目前已报道的合成方法存在步骤冗长,原子效率低的问题。本论文以价廉易得的烟酸甲酯为原料,通过克莱森酯缩合反应,氧化反应,活化剂作用下 C-H键胺化反应以及酸催化关环反应合成了1,8-萘啶酮。优化了氧化反应中的氧化剂,并研究了不同活化剂对胺化反应的影响。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实现了该合成路线克级规模的反应,最终通过四步反应,约20%总产率合成了目标产物。

    1,8-萘啶酮色酮电子等排体置换合成方法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氮氧化物C-H键活化

    硝酸胍精制工艺的研究

    余晓红王钰斐
    25-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介绍了当前采用传统路线双氰胺法合成的粗硝酸胍精制工艺进行探究,研究表明,无机碱的加入与活性炭的加入对粗硝酸胍精制工艺的影响较大。经过对各项工艺参数的试验,精制条件为:含量92%左右的粗产品硝酸胍在90℃~100℃的水温下溶解1 h左右,并加入0。030%~0。035%的活性炭除杂,降温后,在 40。0℃左右加入0。030%的无机碱,在不断搅拌,结晶5 h后提纯脱水干燥,硝酸胍的含量可达到98。5%左右,基本达到优级品的标准。

    硝酸胍精制双氰胺活性炭无机碱

    氧化石墨烯负载氧化铈对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熊凤刘爽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铜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本试验设计了三种高强度、高导电性的电触头材料。将氧化石墨烯(GO)和 CeO2 纳米粒子优良的电学和力学性能引入到电接触性能稳定的铜基复合材料中,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的方法制备了 Cu/30Cr、0。5GO/CeO2-Cu/30Cr、1。0GO/CeO2-Cu/30Cr 三种电触头材料,研究氧化石墨烯负载氧化铈对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烧结过程中,GO 被还原为 rGO,原位形成的Cr3C2和 CeO2 纳米颗粒的位错钉扎效应对材料起到了强化作用,氧化石墨烯负载氧化铈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铜基复合材料石墨烯氧化铈性能电触头

    典型烟煤混合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结渣特性实验研究

    李璟怡张孟辉齐永锋陈响...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秸秆、准东煤和神木煤为研究对象,利用管式炉实验系统对生物质混煤燃烧积灰结渣现象进行研究,并在燃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高岭土、硫酸铵、硝酸铝及其复合添加组分,探究了不同添加剂对秸秆混煤燃烧成灰结渣的影响。研究发现,高岭土自身熔点较高,添加2%的高岭土提高了混合燃料中Al2O3 含量,提高了灰熔点,抑制了秸秆混煤燃烧结渣。而在添加硝酸铝条件下,其助燃作用促进了共熔反应的进行,导致硅铝酸盐与 CaO 或 Fe2O3 结合生成无定型钙长石或者钙铁共熔体等从而促进结渣。高岭土能有效减轻结渣,而硫酸铵和硝酸铝的助燃作用则增强了结渣。

    生物质混煤添加剂燃烧积灰结渣熔融特性

    宜宾某黏土型锂矿浸出工艺条件研究

    李直赵静波张中宝李诗强...
    36-4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宜宾某地采集的Li2O品位为 1。19%的黏土型锂矿,使用硫酸酸浸的方法,研究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硫酸浓度和液固比对锂的浸出率的影响,并以焙烧处理工艺和有机酸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和优化。结果表明,该黏土型锂矿的浸出率受工艺条件影响,其中浸出温度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硫酸浓度、浸出时间和液固比;当浸出温度为150℃,浸出时间为90 min,硫酸体积分数为50%,浸出液固比L/S=100(mL·g-1),此时锂的浸出率较好,可达到65。08%;为了进一步提高浸出率,以700℃焙烧该黏土型锂矿30 min,经焙烧处理后,锂的浸出率可以提高到79。79%。同时,从绿色环保、降低设备要求的角度,采用有机酸代替硫酸,该实验表明,当草酸质量分数为50%时,焙烧样锂的浸出率为61。20%,通过改进工艺和继续研究,草酸可以成为一种未来黏土锂提取工艺绿色环保化的浸出剂,具有很大的潜力。

    黏土锂酸浸焙烧硫酸草酸柠檬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