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化工
广东化工

邹思民

半月刊

1007-1865

gdcic200@163.com

020-83380392;020-8302517

51003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广东化工/Journal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是广东省化工行业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刊物,编委会的委员均是广东省化工界的知名人士,甚至有香港科技大学或城市大学的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前沿科研成果融入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激光诱导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赵风年赵华王敏
    169-17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激光诱导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为例,将前沿科研成果融入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设计了以聚酰亚胺膜为基底,采用激光诱导石墨烯技术制备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工作电极的制备、微观结构的表征以及在氯霉素检测中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电化学传感方法的原理,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熟悉电化学分析流程.本实验是基础知识与现代科研手段的有效结合,实验可操作性强,检测结果直观,能够锻炼学生实验设计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电化学传感器激光诱导石墨烯氯霉素检测实验教学仪器分析

    乳液法制备PDMS/ZIF-8混合基质膜及VOC分离性能综合实验教学设计

    白云翔张春芳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背景下,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受到广泛关注.为此本文设计了乳液法制备 PDMS/ZIF-8 混合基质膜并用于 VOC分离的综合性实验.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超景深显微镜对成膜过程、膜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VOC/N2分离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DMA/ZIF-8 膜具有良好的VOC分离性能;随着ZIF-8 添加量的增加,PDMS/ZIF-8 膜的VOC渗透系数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分离选择性先增大后减小.实验涵盖了文献调研、气体分离膜制备、结构表征分析、性能测试等多种技能训练,可强化学生对化工传质与分离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等能力.

    实验教学设计混合基质膜VOC分离乳液成膜

    科教融合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NiO-Fe2O3催化糠醛原位加氢制备糠醇

    杨惠黄富润王笑成梁兴唐...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化工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化学反应工程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目前,化学反应工程存在知识点多且分散、理论性强、综合性强等客观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难以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化工素养较低.因此,本文践行科教融合教育模式,以NiO-Fe2O3催化糠醛原位加氢制备糠醇这一科研课题为案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设计选择反应、制备催化剂、进行反应、分析活性数据、表征催化剂等实验环节,将分散的知识点有机融入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增强学生的绿色化工理念、创新精神、探究精神、解决问题能力等化工素养.

    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改革科教融合糠醛原位加氢

    费曼学习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探索

    黄楠楠张春晶孟凡佳李欣凝...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在现流行的教学模式中容易忽略高校学生的接受程度,为建设"实、用、新型"药学人才,针对有机化学课程知识点分散,记忆困难,抽象的逻辑思维等特点,简述费曼教学法应用于有机化学教育为教学带来的便利,对药学类院校本科生有机化学课程的掌握程度进行探索,并对费曼教学法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有机化学课程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费曼教学法有机化学教育医药类院校课程改进思路

    《化学软件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孟庆喜陈长宝朱树华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软件及应用》是我校化学、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也是其他农科专业的选修课.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化学软件)、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建立适于研究生化学软件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研究生对化学软件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化学软件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

    绿色制药技术课程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探索

    吴卓王彦兆宋利星吴范宏...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制药技术"是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制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从培养符合现代制药产业智能化生产需求的优秀制药人才的目标出发,结合应用型大学的教育特色,优化并完善传统的教学课堂模块,持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多元化、过程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培养具有专业视角、爱国精神、积极进取和创新意识的专业技术人才.

    绿色制药技术课程绿色制药技术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生物化学元素融入《微生物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及其思政建设方法初探

    冯有智包远远陈瑞蕊
    18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及其与环境和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微生物生态学教学和科研主要依靠理论框架和数学模型等来介绍或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及非生物环境之间的联系.然而,所发现的规律往往缺乏微生物生理和生化层面的验证.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一门科学,将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微生物生态学教学和科研,有助于揭示微生物生态学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此外,生物化学家们的甘于寂寞、乐于奉献、敢于创新和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宝贵元素.本文初步探讨了在微生物生态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生物化学元素和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分别从优化师资队伍、增设跨学科理论和综合实验课程、生物化学科研实例应用于微生物生态学课程教学和科研,以及结合课程思政教育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期望通过上述关于教育改革和创新模式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等院校微生物生态学课程教育改革,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生物化学微生物生态学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方式课程思政

    医药产业创新背景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设计与研究

    孙琳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药产业创新依赖人才,药学教育需拓宽学生视野,提升行业信心.《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作为药学专业必修课,结合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指导药品研发与临床应用.本文通过设计临床用药、创新药设计、仿制药研发的学习与实践,让学生了解药品应用与研发,提高理论水平,拓宽行业视野,为未来科研和职业选择指引方向.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医药产业创新黄芩素纳米混悬剂

    《广东化工》征稿启事

    194页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教学探索与实践

    汪玲王浩
    195-19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材料化学专业高分子材料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教学探索与实践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