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化工
广东化工

邹思民

半月刊

1007-1865

gdcic200@163.com

020-83380392;020-8302517

51003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广东化工/Journal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是广东省化工行业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刊物,编委会的委员均是广东省化工界的知名人士,甚至有香港科技大学或城市大学的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纯压缩氮气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黄绍弘
    75-7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纯压缩氮气广泛应用于一些高端领域,这些领域对其质量要求非常高,一旦出现质量不合格事件,可能产生重大的损失.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常见的高纯压缩氮气的不合格情形以及可能对客户和生产企业产生的影响,并结合高纯压缩氮气的生产工艺,从原料、气瓶准备、气瓶充装和分析四个环节来阐述高纯压缩氮气质量控制关键点,确保高纯压缩氮气质量稳定性,避免发生重大质量不合格事件.

    高纯压缩氮气质量工艺气瓶控制措施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国内EPP塑料整体分析

    陈龙赵子龙陈璟
    77-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国内EPP塑料相关研究进行计量分析,总结EPP塑料产业的学科分布、主题研究、来源分布等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建库以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EPP塑料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为'发泡聚丙烯'和'Expanded polypropylene',结果共显示中文文献 1611 篇,其中学术期刊 1037 篇,学位论文 490 篇(博士论文 50 篇,硕士论文 440 篇),会议论文 26 篇(国内会议22 篇,国际公议4篇),其他成果 55 项.从文献类别来看,研究论文占主导.我国EPP塑料研究文献逐年增加,在2021单年份发文量达到最高峰.虽然研究涉及EPP塑料全产业链,但相对集中在汽车化工和包装行业.结论:我国EPP塑料研究仍处于发展期,EPP塑料中的聚丙烯和复合材料等研究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CNKI数据库EPP塑料可视化图谱

    纳米SiO2气凝胶在低碳建筑中的应用与展望

    韩荣荣彭战军王天赋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碳建筑随着全球低碳经济的要求而产生.低碳建筑的发展依赖于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环保节能材料是建材行业源头减碳的主要途径.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使用环保节能材料,可使建筑行业得到可持续发展.随着气凝胶、石墨烯等新型环保节能建材与制品的出现,是实现建筑业减排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途径.受国家建筑节能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影响,气凝胶在建材领域应用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方向.本文重点阐述了气凝胶复合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对目前气凝胶复合材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做了详细分析,最后对气凝胶复合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减碳应用进行分析,展望其发展前景.

    低碳建筑节能材料SiO2气凝胶气凝胶复合材料气凝胶玻璃气凝胶涂料系统气凝胶复合绝热板气凝胶复合绝热毡

    白芍品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鄢贵宋启瑞殷洪林张桐...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芍为常用的传统大宗药材,其品质直接关系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对古代和现代的白芍品质评价及其品质影响因素进行综述.目前,白芍加工炮制方式不规范,缺乏多个环节的标准,存在炮制方式不统一、种质资源混乱、品质差异显著等问题.同时,质量标准也不完善,如在白芍重金属、农残、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以及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等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方面均较为薄弱,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建立白芍统一的加工炮制质量规范;此外,种质、产地、土壤、采收时间、贮藏等因素也是影响白芍品质的重要因素,应加强相关影响因素和白芍品质的内在联系研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为白芍品质提升和科学评价体系建立提供基础.

    白芍炮制种质资源品质评价影响因素

    红外成像技术在化工设备安全监测中的应用与探讨

    唐华易旸申旭沈芮聪...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安全事故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严重隐患.化工生产领域的泄漏事故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建立健全的泄漏监测预警系统具有紧迫性.传统方法在化工设备的监测和故障诊断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而红外热成像技术凭借其非接触、实时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并深入讨论了其广泛应用场景,研究发现该技术在化工设备的无损检测及远程监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化工设备安全生产泄漏监测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

    基于虚拟现实的某核化工工艺系统退役技术路线分析

    张卓王文轩谢珍妮杨美健...
    91-9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专业技术水平及装备成熟度的不断提升,核设施退役技术正逐渐向智能化、专业化发展.目前国内外已完成多个核化工厂房退役,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但是所使用装备技术相对传统,特别是对于热室、设备室等剂量水平较高、空间受限的场所,合理的退役方案设计以及实施难度依然较大,如何更有效、更可靠、更智能的完成核设施的退役是目前需要思考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某高剂量场设备室着手,引入虚拟现实平台,对工艺系统的退役技术路线进行分析并实施验证优化,结果表明虚拟现实技术对核设施退役应用是可行和必要的.

    核化工工艺系统退役去污拆除虚拟现实

    阴极保护下交流杂散对管道破损处的影响

    裴科飞郭艳伟唐国平张佳旋...
    94-9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讨论了交流杂散的来源、腐蚀机理、腐蚀特点,比较了国内外交流杂散的评价方法,以及国内对交流杂散的评价标准.基于工程实例,依据GB/T 50698-2011、SY/T 0087.6-2021 对阴极保护和交流杂散数据进行评判,分析阴极保护下交流杂散对管道破损处的影响.监测数据和现场开挖结果说明,阴极保护合格避免了交流杂散腐蚀;国家标准GB/T 50698-2011 对交流杂散的评判更具有实用性;阴极保护电位尽管不合格,管道中直流杂散干扰对交流腐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管道断电电位大于-850 mV时容易发生直流腐蚀.

    阴极保护交流杂散腐蚀评价

    广东某化工厂地块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孙佳艺
    97-9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挥发性有机物作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不可或缺的监测因子,在监测过程中,因钻孔、采样、运输、流转、分析过程人为操作所存在的影响因素较多,容易使其样品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产生偏差.所以,本文以广东某地块为例,通过对该地块的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和总结,并结合相关技术完善对质量控制与保证所提出的要求,综合评价该地块的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而为后续建设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提供强有力依据.

    环境监测挥发性有机物质量控制准确性可靠性

    华东某关停精细化工企业土壤污染物分布及溯源分析

    罗贯洋
    100-10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华东地区某关停搬迁的精细化工企业地块为例,在 5 个生产区域共采集了 40 个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并基于污染物浓度分布垂向和平面表征,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土壤污染物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变异程度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污染物As、Cu、Ni、Pb、Hg、Sb、Be、Co、V和C10~C40的平均值超过周边土壤对照值,表明场地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外源污染,但污染水平相对较低.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土壤中Hg和C10~C40浓度的空间异质性最强,受人为影响较大,来源相对独立;元素V、Co、Ni、Sb、As、Cd和Pb相关性显著,来源于化工源和燃烧源,载荷量为45.2%;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与精细化工厂塑化剂的生产和使用等人为活动有关,载荷量为 17.9%.

    精细化工土壤污染污染物分布资源解析

    甘肃省某历史遗留河道重金属污染底泥治理工程实例

    韩佳睿
    104-10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工程实例以甘肃省某河道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底泥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污染范围、工程量、修复目标、治理工期、成本及项目实施条件,结合项目实际,以"分类治理、分质利用、安全处置"的绿色可持续修复理念为原则,针对重度污染底泥采用挖掘-填埋的修复技术,针对轻度污染底泥采用固化/稳定化的修复技术,本项目保质保量实施完成并且一次性通过效果评估验收和竣工验收,修复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本项目的实施,为黄河水质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强力推进了黄河流域治理保护工作,同时为国内开展河道底泥治理工程提供了实践经验.

    重金属污染固化/稳定化挖掘-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