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与环境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与环境科学
林业与环境科学

曾令海

双月刊

1006-4427

gdfid@sti.gd.cn

020-87028081

510520

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233号

林业与环境科学/Journal Guang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是推广林业科研成果,交流林业生产技术,情况和经验,普及林业科技知识,报导林业 科学动态,进行林业学术交流,为促进广东林业生产和林业科学实验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祁连山浅山区青海云杉人工林与天然林水文过程研究评述

    周宏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祁连山是甘肃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区,浅山区是连接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绿洲生态系统的关键地带,祁连山水资源对维系河西走廊绿洲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评述了祁连山浅山区人工林与天然林土壤水分观测技术、土壤水分运移、土壤水分连通性、水源涵养能力以及人工林与天然林水文过程差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借助新的观测和模拟手段,围绕祁连山浅山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人工林与天然林土壤水文功能分异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开展人工林与天然林土壤水分运移过程分异规律及机制,人工林与天然林水源涵养能力差异及关键控制因素等问题研究,明晰人工林与天然林土壤水分变化过程以及人工林建设如何影响局地水分循环过程,确定祁连山植被建设和区域生态系统管理策略.

    浅山区青海云杉人工林水文过程

    城郊森林低效林精准提升改造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低效林改造工程为例

    魏玉晗李毓琦赵庆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桉树林Eucalyptus robusta、马占相思林Acacia mangium等低效林的改造效果,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低效林改造工程为实例,在各改造地块布设 30 m×30 m样方,对生长表现较好的 6 个生态型改造树种地上部分生长、细根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18 个月内,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一直保持较高的树高增长速度;山杜英、假苹婆 Sterculia lanceolata 和尖叶杜英 Elaeo-carpus rugosus的地径生长具有明显优势;尖叶杜英的冠幅面积在 6 个树种中表现最优;假苹婆和铁冬青Ilex rotunda的树冠叶面积指数增长速度逐渐降低;假苹婆的细根生物量持续升高;有效氮、速效钾以及土壤有机质在改造后18 个月,有显著的提升.尖叶杜英、山杜英和假苹婆树冠绿量快速增加,并保持较为通透的形式,可以较好地适应深圳等台风高发的滨海城市.

    低效林绿美广东城郊森林改造

    阴香龙脑含量对叶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张宏博李兵钟泳林张谦...
    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龙脑含量的高低对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叶不同发育阶段叶际细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文章以2 个阴香品系(高龙脑含量—H和低含量—L)的2 个发育时期叶片(嫩叶和成熟叶)为研究材料,利用气相-质谱联用仪检测4 组样本的龙脑含量,利用 16S测序结果比较分析叶际细菌结构和相对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相较于嫩叶,2 个品系的成熟叶中龙脑含量均显著增加.(2)4 组样本共检测出259 个操作分类单元,其中H特有操作分类单元的数量最多.(3)基于这些H成熟叶的菌群α多样性指数在4 组样本中最高,高龙脑含量品系的叶片中叶际细菌群落多样性随着叶片成熟而提升,低龙脑含量品系的叶际细菌群落多样性随着叶片成熟变化并不显著.4 组样本之间菌群丰度的差异主要集中在鞘氨醇单胞菌属菌Sphingomonas sp.、短小杆菌属菌Curtobacterium sp.、假单胞菌属菌Pseudomonas sp.、肠杆菌科菌Enterobacteriaceae sp.、类芽孢杆菌属菌Paenibacillus sp.和芽孢杆菌属菌Bacillus sp..研究结果表明阴香叶中龙脑含量的变化影响了叶际细菌菌群结构和丰度,阴香叶片中的龙脑含量越高则叶际细菌菌群多样性随着叶片成熟后越容易发生变化.

    阴香龙脑叶际细菌生物多样性

    南沙湿地重点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动态分析

    邓诗泉于冬梅刘源志弘黄源欣...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南沙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具备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鸟类多样性在该区域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该研究旨在通过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探讨南沙湿地重点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未来的鸟类保护及其栖息地管理、修复工作提供指导.2014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对广州市南沙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进行月度监测,共记录到鸟类139 种隶属于15 目38 科,以非雀形目为主.参考2021 年最新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记录到的鸟类共包含重点保护鸟类32 种,隶属6 目7 科10 属,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1 种,广东省重点保护物种1 目1 科15 属 20 种.重点保护鸟类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的数量从15 只上升至115 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是数量最多的保护鸟类,而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数量的下降则需要进一步的关注.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则以鹭科、反嘴鹬科和鸥科为主.结果表明,南沙湿地的鸟类多样性明显增加,但重点保护鸟类数有一定的下降趋势;"明星"物种的存在可能影响湿地的管理策略,一些濒危物种会因为"明星"物种的存在而长期缺乏应有的关注.因此,管理策略应在平衡"明星"物种和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需求方面进行调整,以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多样性.

    南沙湿地公园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

    外源铅在基质-大球盖菇子实体系统的迁移规律研究

    陈颖乐刘璐冰王志宏杨柳...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从子实体水平探究重金属铅在基质-食用菌系统的迁移规律,研究利用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开展外源铅添加试验,对其基质总铅含量(Pbtotal)和有效态铅含量(Pbavail),以及子实体铅含量(Pb)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基质Pbavail 与Pbtotal 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Pbtotal 增加,Pbavail 增加,Pbavail 在Pbtotal 的占比也增加;(2)大球盖菇子实体的铅含量随基质Pbtotal 和Pbavail 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铅从基质向大球盖菇子实体转移的迁移系数TF(TFtotal 和TFavail)随基质Pbtotal 及Pbavail 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研究揭示了在不同铅浓度条件下,重金属铅从基质向大球盖菇子实体迁移的变化规律,也表明基质的总铅含量及有效态铅含量可作为管控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指标.

    大球盖菇有效态铅迁移系数重金属污染

    粤北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树种选择

    冯汉华曹窈畅鲍熙梅赵厚本...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正确的栽植树种是石漠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关键.为了筛选粤北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树种,文章以粤北石漠化地区植物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了重要值、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碳储量为评价指标,应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进行树种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石漠化地区植物多样性低,进行植被恢复时,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上应优先考虑乔木树种湿地松 Pinus elliottii、马尾松P.massoniana,灌木树种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盐肤木Rhus chinensis作为粤北石漠化植被恢复选择树种;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树种可作为石漠化树种选择的辅助和补充.

    石漠化植被恢复树种选择熵权-TOPSIS法

    天然竹基透明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许彩娟蓝玉姣岑丽芳梁杰培...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过度砍伐以及气候变化导致可利用木质资源逐渐减少.由于竹材与木材成分存在结构的差异性,使用竹材代替木材应用于透明材料的制备,探索通过脱木质素后浸渍环氧树脂制备高透明度、高强度的竹基透明材料的最佳工艺,实现竹材高效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木质资源短缺问题.研究采用正交实验,分析处理时间(A)、竹片厚度(B)、亚氯酸钠质量分数(C)三因素对脱木素及竹基透明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当处理时间为6 h、竹片厚度为0.8~1.0 mm、NaClO2 质量分数为4%时,所得到的竹基透明材料性能最好,其透光率最高可达 35.14%,雾度为 94.79%.实验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天然竹基透明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此方法制备出的材料具有可持续、环保且高性能的特点,能够减少对传统塑料和玻璃的依赖,实现"以竹代塑".

    竹基透明材料脱木素工艺正交实验透光率环氧树脂

    福建含笑苗木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其最优预估模型研究

    张岚棋张娟黄云鹏刘美利...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福建含笑Michelia fujianensis苗木生物量分配特征以及掌握更快捷、准确地估测福建含笑苗木生物量的方法,研究以1 a生福建含笑苗木为试验材料,采取整株收获法,测量苗木根、茎、叶以及单株的生物量,并以地径(D)、苗高(H)、地径与苗高的乘积(DH)、地径平方与苗高的乘积(D2H)4 个生长指标作为自变量,对生长指标与苗木生物量分配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回归方程拟合福建含笑苗木各器官及单株生物量的预估模型,选取最优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福建含笑苗木生物量分配特征为茎>根>叶,非光合器官生物量与生长之间相关性更强,体现了福建含笑苗期生存策略为集中投资茎生物量和根生物量,这除了能提高苗木自身传输效率,还有利于向垂直方向以及地下四周拓展营养空间,争夺土壤资源.D2H对于根、茎以及单株生物量拟合效果最好,而苗高对于叶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并且各器官最优拟合模型多为幂函数,其具有较大的决定系数和较小的估计值标准误差,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对不同变量应该合理选择与之最适宜的预测指标进行模型的拟合从而提高预估精度.

    福建含笑生物量分配生长回归模型

    改良玻璃轻石对雨水径流高效脱氮研究

    宫彦章郑卫国韩梦梦粟春青...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良玻璃轻石对雨水径流高效脱氮的影响,以沸石、蛭石、陶粒、普通玻璃轻石、改良玻璃轻石为渗滤柱填料,分析人工配制雨水流经渗滤柱在不同运行时间(5,10,20,30,40 h)及不同出水口对径流雨水TN和NH4+-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改良玻璃轻石∶沸石∶蛭石∶陶粒=4∶2∶2∶2(体积比)分层填装的渗滤柱对TN的去除率达到了 92.71%,改良玻璃轻石∶沸石∶蛭石∶陶粒=4∶2∶2∶2(体积比)混合填装的渗滤柱对NH4+-N的去除率达到了 92.81%,出水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在基础填料中添加改良玻璃轻石有效改善了填料渗滤性,使渗滤柱对雨水中的NH4+-N、TN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在运行 10 h时基质层深 65 cm处过滤吸附作用最好.

    海绵城市改良玻璃轻石雨水径流高效脱氮

    广东省县级生物防火林带阻隔网空间布局与规划

    罗號张萍李世荣薛冬冬...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省属山地丘陵地区,存在重要火源点与林区接触面广、火情复杂多样等特点,建设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系统是广东省森林防火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有效提升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阻隔网建设质量,文章以广东省某县区为例,以林火阻隔系统控制面积为主要衡量指标,设置值为1 000 hm2,对控制面积大于等于1 000 hm2 的林地进行生物防火林带规划.规划创新引入"优势树种可燃性"的概念,对易燃性树种进行"包围式规划",以难燃性树种为节点进行"穿越式规划",并按照坟墓集中程度选取经济树种油茶Camellia oleifera和茶C.sinensis对坟墓山进行环状包围式林带设计或面状全面覆盖式设计,将可能发生的火灾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该县区最终建设生物防火林带 185 km,将所有林地林火阻隔系统控制面积降低至1 000 hm2 以下,其中最大控制面积为 998 hm2,完成了降低林火阻隔系统控制面积至1 000 hm2 以下的既定目标.

    森林防火生物防火林带阻隔网规划布局优势树种可燃性坟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