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与环境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与环境科学
林业与环境科学

曾令海

双月刊

1006-4427

gdfid@sti.gd.cn

020-87028081

510520

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233号

林业与环境科学/Journal Guang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是推广林业科研成果,交流林业生产技术,情况和经验,普及林业科技知识,报导林业 科学动态,进行林业学术交流,为促进广东林业生产和林业科学实验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叶片和果实性状的桃金娘天然居群表型多样性分析

    覃俏梅彭莉霞丁鑫贺春燕...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全面且深入地研究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天然居群表型多样性,研究对桃金娘自然分布区内36 个居群的果实和叶片表型性状进行分析,选取桃金娘15 个表型指标,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表型分化系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并完成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桃金娘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 6.87%~40.83%,胎座宽度、叶长、叶面积和叶周长的平均变异系数较大,均在15%以上.文山、桂林和雷州居群的表型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均在 17%以上.各性状的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68~2.39,单轮种子数的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其他性状.各居群性状的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 1.19~2.02,来宾、惠州和汕尾居群的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较大.居群间的方差分量占 22.91%,居群内的方差分量占 38.13%,表型分化系数为 0.14~0.83.基于表型性状,桃金娘居群划分为4 类.惠州、汕尾居群可作为选育大果的优良种质资源,昌江、五指山、温州居群可作为选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优良种质资源.

    桃金娘科种质资源表型变异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

    间伐追肥对杉木中龄林材种变化的早期效应

    伍观娣胡德活郑会全王润辉...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南岭山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提高南岭山区杉木大径材产量与质量,采用正交设计对杉木中龄林进行间伐与施肥试验,3 a后进行林分生长分析.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处理T-3(间伐后密度1 500 株·hm-2,每株尿素 200 g,过磷酸钙 600 g)、T-6(间伐后密度1 200 株·hm-2,每株尿素200 g)的单位面积蓄积在处理前、后间分别达显著(P<0.05)、极显著差异(P<0.01).最优的胸径-树高生长模型拟合为y=3.783 8x0.472 7.不同材种生长分析结果显示,处理前和处理后各材种总体呈现小径材递减,中径材、大径材递增的趋势.正交试验分析表明,密度控制和追肥效应对杉木中龄林材种结构有影响.间伐后增加大径材出材率最佳因素组合为A3 B3 C2,即最小密度900 株·hm-2,每株最大尿素用量 200 g和中等水平过磷酸钙 300 g;增加大径材出材量最佳因素组合为A3 B3 C1,即最小密度900 株·hm-2,每株最大尿素用量200 g和最低水平过磷酸钙0 g.

    杉木中龄林大径材培育密度控制施肥控制

    杉木人工林树冠特征与生长形质的动态关系

    李梦仙晏媛黄飞曾曙才...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树冠形态因子对生长形质因子的影响,以明确大径级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培育过程的树冠调控的重点与方向,文章选取粤北地区 4 个年龄序列(8、20、37、50 a)的杉木林样地,结合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杉木在不同生长阶段中树冠形态因子对生长形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杉木树冠形态因子与生长形质因子间大体表现为极显著相关(P<0.01).总体而言,冠幅对生长形质的正向作用随林龄增加而减弱;冠形率对生长形质的正向作用随林龄增加而减弱;冠长率对生长形质的负向作用较小.研究结果反映出,为获得良好生长形质,可使杉木保持冠幅宽大、冠形率大、冠长率小的树冠形态;但在不同林龄阶段冠形调控的效果不同,幼林的树冠调控效果相对更好.

    杉木冠形林冠因子通径分析

    广东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碳差异性

    林丽平罗勇林寿明陈海亮...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给森林土壤碳库管理、提升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湿地生态系统(深圳福田红树林样地)、陆地生态系统(陈禾洞天然林样地、岳山林场生态修复样地以及高州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新造林样地)的0~10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4 种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 种典型森林 0~100 cm土层土壤容重平均值为0.994~1.421 g·cm-3,有机碳含量为4.42~29.43 g·kg-1,有机碳密度为 0.42~2.53 kg·m-2;不同立地条件生态系统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土壤碳密度随深度变化存在差异,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容重最大值出现在50~60 cm,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容重最大值出现在20~40 cm;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密度随深度增加总体表现为先增加(0~60 cm)后减小(60~100 cm)的趋势,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密度总体上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土壤容重在一定范围内随深度变化而增大,超过这一范围,则保持相对稳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含量显著高于陆地生态系统(P<0.05),人工修复林地土壤碳含量高于天然林;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适度人为干扰有助于提高土壤碳密度.

    典型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碳储量广东省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丹霞梧桐不同器官代谢物分析

    莫罗坚胡秋艳张庆威林艳...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丹霞梧桐Firmiana danxiaensis不同器官的代谢物差异及药用价值,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其根、茎和叶进行代谢物分析与鉴定,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不同器官的代谢物进行筛选与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0 558 个代谢物,包括5 184 个差异代谢物,其中根和茎的差异代谢物2 965 个,根和叶的差异代谢物3 611 个,茎和叶的差异代谢物3 662 个.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代谢物在黄酮和类黄酮的生物合成通路中富集较为明显,丹霞梧桐的核心差异代谢物中共有16 个黄酮化合物参与代谢.

    丹霞梧桐非靶向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黄酮类

    育苗基质对乐昌含笑林分早期生长的影响

    张怡王润辉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苗木的培育基质,并为今后培育优质造林苗木提供技术支撑,在乐昌含笑幼林中设立试验样方,对 2 种基质幼林(林龄分别为 1 个月、9 个月和 19 个月)进行 3次生长数据收集及分析工作,对比黄泥基质与轻基质培育苗木造林后幼林的生长差异,以及轻基质培育同一种源个体不同生长期的变化.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树高和地径而言,育苗基质效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01),而种源效应不显著,说明幼林生长的变异大部分源于育苗基质的不同.不同基质苗木幼林生长差异的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在1 月龄(t1)、9 月龄(t2)和19 月龄(t3)内,除t1 生长期的树高性状,轻基质苗木幼林的树高和地径均显著大于黄泥基质苗木幼林(P<0.05).连续观测的 3个轻基质苗木造林样方的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变化趋势相似,呈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分析结果证明,相对传统的黄泥基质苗木,乐昌含笑轻基质培育苗木优势显著,可以在林业生产上大量推广应用.

    乐昌含笑轻基质早期生长

    东莞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分析

    沈德才胡桢健陈跃洲罗永光...
    4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城市绿地植物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和种间关系,以东莞市中心城区的3 种城市绿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开展植物群落调查,分析不同绿地之间物种alpha多样性差异,群落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Levins指数和Shannon指数,生态位重叠(Pianka指数),以及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社区绿地灌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指数显著高于(P<0.05)街头绿地.公园绿地草本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P<0.05)社区绿地.公园绿地乔木、灌木和草本中生态位宽度前3 分别为荔枝Litchi chinensis(BL=6.13,BS=1.94)、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BL=9.49,BS=2.41)、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BL=20.73,BS=3.17);街头绿地乔木、灌木和草本中生态位宽度前3 分别为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BL=4.15,BS=1.51)、假连翘Duranta erecta(BL=3.53,BS=1.40)、海芋Alocasia odora(BL=13.84,BS=2.72);社区绿地乔木、灌木和草本中生态位宽度前3 分别为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BL=11.05,BS=2.56)、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BL=8.44,BS=2.32)、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BL=12.36,BS=2.78).Pianka指数表明,乔木优势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草本优势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公园绿地主要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性均呈显著正关联;街头绿地乔木和草本的总体关联性呈显著正关联,灌木主要物种间呈现显著负相关;社区绿地乔木主要物种间呈现显著负相关,灌木和草本主要物种间呈现显著正相关.生态位重叠指数与联结系数AC呈极显著正相关.东莞市中心城区3 种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在城市景观建设和园林绿化中,应优先选择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相近的物种.

    东莞市城市绿地物种多样性生态位种间联结

    广东省公益林示范区森林碳汇计量

    梁泽锐张耕莫玉娟卓桂珠...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广东省公益林碳汇功能,文章以2021-2023 年广东省建设的25 个公益林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示范区的碳汇能力进行计量,分析不同地区、森林龄组、森林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广东省 25 个公益林示范区的碳储量为 269.69×104 t,大多集中在粤北地区,以中龄林和阔叶混交林为主,其占比分别为 42.6%和 70.1%;平均碳密度为 53.23 t·hm-2,近熟林和过熟林的碳密度最高,阔叶混交林的碳密度是荔枝Litchi chinensis(龙眼Dimocarpus longan)的105.8 倍.中幼龄林约占25 个公益林示范区森林面积的64.66%,随着公益林示范区继续推动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造林,全面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示范区将持续发挥碳汇功能.

    森林碳汇碳汇计量公益林生物量蓄积量

    华中地区不同山茶品种抗寒性评价——以信阳地区为例

    王晓彭爽段晓慧闫世贤...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抗寒性较强的山茶Camellia japonica品种,提高栽培效率,选取信阳地区 6 个山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为'龙火珠'C.japonica ′Long-huo-zhu′、'贝拉玫瑰'C.japonica ′Bei-la-mei-gui′、'赤丹'C.japonica ′Chi-dan′、'耐冬'C.japonica ′Nai-dong′、'七星球'C.japonica ′Qi-xing-qiu′以及'帕克斯'C.japonica ′Pa-ke-si′,在3 个温度下(-3、0、3℃)进行采样,测定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山茶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0℃和3℃条件相比,低温(-3℃)显著提高了'龙火珠''贝拉玫瑰'和'七星球'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显著增加了'七星球'和'帕克斯'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龙火珠''贝拉玫瑰'和'耐冬'的MDA含量(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山茶不同品种的耐寒性主要由保护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共同作用决定.利用隶属函数法对6 个山茶品种进行综合分析得到耐寒性强弱顺序依次为'贝拉玫瑰'>'龙火珠'>'赤丹'>'七星球'>'耐冬'>'帕克斯'.

    山茶抗寒性隶属函数法生理指标低温胁迫

    一株萎缩芽孢杆菌XW-2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

    肖海燕黄华毅胡铭彪龙锦发...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 XW-2 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杀线活性,开发松材线虫病生防制剂,研究通过室内浸渍试验,测定了XW-2 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结果表明,XW-2 的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原液处理松材线虫 12 h时,松材线虫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1.00%;处理24 h的死亡率均可达100%;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大,线虫死亡率逐渐降低,稀释100 倍时,菌悬液处理松材线虫24 h的线虫死亡率为86.67%,发酵上清液处理的线虫死亡率为 63.00%.因此,XW-2 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对松材线虫均具有杀线活性,相同浓度下的菌悬液杀线活性显著(P<0.05)高于发酵上清液.

    生防制剂松材线虫综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