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园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园林
广东园林

吴敏

双月刊

1671-2641

gdla2000@tom.com

020-36377332

510070

广州市先烈中路120号

广东园林/Journal 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力争为广大风景园林及相关行业专业人士和院校师生提供及时、真实、权威的科技信息服务。2006年我刊将增设“名园赏析”和“华南园林树木”两个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刊首语:风景园林的现代性

    林广思
    1页

    通商口岸城市近代化研究综述

    张亦弛黄皓晖刘玉娜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学术背景源流,考察近百年来通商口岸城市近代化发展的研究趋势,揭示通商口岸研究从20世纪上半叶兴起至今在国内共经历两次热潮,在国际先后受到"冲击-回应模式""中国中心观""超越上海"等理论影响,并展现出从史志纂修到系统研究,从城市表象到内在机理,从历史研究到多方视角等特性.

    风景园林通商口岸近代化研究综述

    中国风景园林学知识现代化中的"理论旅行"——以汪菊渊的园林学三层次论为中心

    孙天正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晰中国风景园林学知识现代化的方式,选取汪菊渊提出的园林学三层次论作为学案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其影响与流变进行梳理,发现后来的学科范畴理论虽然在话语表述上有所差异,但却有着一致的理论结构.其次,考察汪菊渊园林学三层次论的理论渊源发现,其与童玉民介绍的造园学三层次论有着基本相同的逻辑框架,随之追索出更早的源头——日本学者上原敬二提出的造园学体系.最后,以爱德华·萨义德的"理论旅行"学说为视角,阐述中国风景园林学知识现代化过程中的理论变异、重构现象及其意义.

    大地景观规划国土装景童玉民上原敬二理论旅行风景园林学科理论

    改革开放前期香港"塔楼-裙房"模式传播对中国内地城市景观现代化的影响——以重庆为例

    陈力然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重庆为例,考察香港"塔楼-裙房"模式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内地城市景观现代化的影响."塔楼-裙房"模式受香港人多地少的现实和市场化的建设机制影响,具备效率优先的特征,倾向于通过自足、独立于周边城市环境的内部环境来排除外部对其使用效率与商业效率的干扰,体现出孤岛化倾向.在1980年代该模式传播至重庆时,由于重庆没有地产市场,其效率优先及孤岛化倾向一度被弱化.1990年代起,随着重庆地产市场成立,"塔楼-裙房"重新出现效率优先及孤岛化倾向."塔楼-裙房"一定程度上为重庆城市景观带来具有香港特质的现代性(实用主义、重视效率、世俗化、商业化),但同时,其孤岛化特征又导致城市景观现代化发展格局的碎片化与各自为政.

    风景园林城市景观城市现代化塔楼裙房

    无锡近代女性园林文化研究

    杨笑之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是我国园林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转型阶段,但其中的女性身影由于历史原因常被忽视.为深入探讨近代女性的园林实践,丰富女性园林文化研究,以近代的代表性城市无锡和其女性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与图像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女园主造园的社会背景、设计表现和运营进行分析与解读,并关注女性的身份变化.研究发现:受平等自由的思潮引导,女性选择教育空间作为园林实践的基础,吸收新式教育内容,融合新的规划设计元素,展示转型时期的复杂性;女性主动以自己而非家庭中男性附庸的身份,逐渐从后宅园林进入更广阔的社会空间;近代无锡的女性园林实践仍处于早期,女性参与度较低且参与的园林类型较少.女性园林活动可视作社会人文发展的窗口,女性认知的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女性园林文化现代化教育空间独立意识无锡

    基于实景三维技术的宁寿宫花园数字化构建

    梁斯佳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宁寿宫花园作为乾隆皇帝的私人园林,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精华,展现了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传统的测绘技术在对这类古典园林进行数据采集时存在局限性.运用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对宁寿宫花园进行了精确测量与数字化重建,突破了传统测绘方法的局限,实现了对宁寿宫花园空间要素的记录和数字化精准还原,为花园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类似古典园林的数字化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宁寿宫花园实景三维技术古典园林数字化

    秩序与元素:古典园林精神的抽象叙事在当代实践中的转化

    张清帆张波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研究晚明文人黄周星《将就园记》文本与文中将就园平面图绘开始,考察黄周星构思的园林精神与要素之间的关联,其中的园林精神体现为黄周星组织这一理想园林空间的秩序与元素.其次,通过考察20世纪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师李承宽与王大闳的作品,分析其设计中的园林精神与现代建筑的结合方式.以探索园林秩序与元素的实践项目为例,试图阐释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转化方法,譬如基于九宫格范式的秩序演绎等.总结了在实践过程中将抽象的秩序和元素融入现代空间,使之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古典园林转化的精神承载媒介的方式.

    将就园园林秩序园林元素九宫格现代转化

    叠园之思——玉泉鱼跃的现代性造园意匠

    方北辰翁子添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60年代,随着杭州城市与公园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杭州"玉泉鱼跃"景区进行了一次公园化改建.项目在既有历史遗址上改建,吸收传统造园手法,又结合了现代空间操作手段和新型材料工艺.以玉泉改建项目为研究对象,在梳理项目建设背景与实地测绘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对空间序列的重组、对游览路径的重构,以及参考自古典园林的空间操作手法,重新梳理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并将该项目与不同时期的造园案例进行对比研究,论证玉泉改建项目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其空间操作和建造语言等造园意匠所体现的现代性和创新性.

    玉泉鱼跃现代性造园现代建筑

    斯里兰卡自然保护地发展历程探析

    赵思琦齐琪朱庆涛周斯翔...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范围内许多自然保护地都经历过重大危机,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自然保护地往往面临着自然与人为影响因素的双重考验.斯里兰卡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立自然保护地的国家,形成了历史悠久且适宜本土国情的自然保护地发展体系以应对危机.通过梳理斯里兰卡自然保护地发展历史,探寻在国家发展危机、特殊自然环境条件以及人文历史影响之下的斯里兰卡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的先锋性,总结斯里兰卡可供全球参考的具体保护举措,为其他国家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指导.

    斯里兰卡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地构建国家发展危机

    基于ENK组合模型的江西红色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陈晓刚宋绍鹏陈韩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江西省文化与旅游厅2020年公布的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中的1 278处红色文化遗产为例,采用ENK组合模型对遗产进行时空分布与保护策略研究.研究表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江西省红色文化遗产重心的演变在空间上体现为"西北-中南-中部-中南"的"V"形路径;红色文化遗产整体空间分布呈现"多主核+多副核+环核群"结构的集聚形态,其中的"多主核"指吉安市、赣州市、上饶市.针对遗产时空分布特征,提出构建"一带、三核心、四片区"的空间保护格局、整合区域文化遗产资源、"整体性+片段性"叙事遗产、串联织补同一事件遗产等具体保护利用策略.

    红色文化遗产革命文物ENK组合模型分布特征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