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分子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分子通报
高分子通报

黄志镗

月刊

1003-3726

gfztb@iccas.ac.cn

010-62588926

100190

北京2709信箱

高分子通报/Journal Chinese Polymer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化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以专论、综述为主,报道高分子科学领域中概念、理论、技术、科研的新进展、新动向,并介绍国内外学校、研究所与工业部门的研究与开发情况,以及新书、杂志与学术会议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菌细菌纤维素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焦苏亚陈岱滨吴昊姜岷...
    851-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纳米高分子新材料,细菌纤维素具有高化学纯度、高持水性、高力学强度、生物相容性佳、生物可降解等独特性能,因而在食品、生物医学、包装、水处理及功能纺织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天然细菌纤维素缺乏抗菌功能元件,在储运及应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而影响其性能发挥及进一步实际应用,因此制备具有抗菌功能的抗菌细菌纤维素功能材料尤为重要.本综述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抗菌细菌纤维素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后功能化改性、原位改性、共混再生改性三类制备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并对抗菌细菌纤维素功能材料在生物医学、包装材料、水处理、功能纺织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通过本综述的总结能为从事抗菌细菌纤维素功能材料的研制及应用相关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有力指导.

    细菌纤维素抗菌后功能化改性原位改性共混再生改性

    分子半导体改性聚合物复合电介质研究进展

    刘芾源佟辉曹诗沫臧丽坤...
    868-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薄膜电容器因具有功率密度高、损耗低、循环寿命长、安全环保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风力发电、电动汽车、脉冲功率系统等领域.电介质是决定薄膜电容器性能的关键,但材料中的缺陷、杂质等在高温、高电场下产生泄漏电流,使薄膜电容器的储能性质急剧降低,难以在热、电耦合场下获得高能量密度.向聚合物电介质中引入微量有机分子半导体的改性方式可使电介质中产生能量陷阱捕获载流子、抑制泄漏电流,从而降低电导损耗,提高充放电效率.本文综述了通过向聚合物基体中引入有机分子半导体提升电介质高温储能性质的方法,讨论了有机小分子半导体、聚合物分子半导体改性对储能性质的影响机制,并展望了相关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机小分子半导体聚合物分子半导体复合电介质泄漏电流高温储能

    锌离子电池生物基凝胶电解质研究进展

    杨宋吴庆罗福生张锦龙...
    87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锌离子电池因具备安全、低成本、环保等优点,近年来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然而,水系电解液的一些固有挑战,如水的分解和泄漏,极大地阻碍了它们在能量储存方面的发展与应用.凝胶电解质能有效克服上述挑战,并且其柔性特性可促进锌离子电池在可穿戴电子领域的应用.目前,凝胶电解质大都以石油基聚合物为原料,这类材料通常难以降解.随着石油基聚合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生物基凝胶电解质为解决石油基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的关键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生物基凝胶电解质由于其低成本、环保和可降解性,被认为是柔性、可持续锌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基凝胶电解质(包括纤维素、木质素、壳聚糖、海藻酸盐等)在锌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生物基凝胶电解质的基本制备方式、优势以及不足,为生物基凝胶电解质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生物基凝胶电解质锌离子电池环保低成本降解

    刺激响应性层层自组装薄膜的研究进展

    何玥池王远铭苗晓帅张信...
    893-9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层层自组装技术是一种典型的薄膜制备技术,通过物质交替沉积能够制备组成、结构和厚度可精确调控的多层膜.多种功能性物种能够作为构筑单元或通过其他方式被引入到多层膜中,极大地拓展了多层膜的应用前景.刺激响应性层层自组装薄膜是一种对外部刺激具有响应性的新型聚合物薄膜,它能够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变化作出响应,表现出独特的理化性质.本文介绍了层层自组装薄膜的成膜驱动力、刺激响应方式和应用领域,概述了近年来刺激响应性层层自组装薄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层层自组装薄膜刺激响应性

    石油树脂加氢研究进展

    牛彤时正阳孙锦昌张谦温...
    904-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油树脂是以石油化工过程中的特定馏分聚合而成的有机聚合物,是高分子材料开发和性能改进的重要原料,通常因其色度深、气味重、耐温耐候性差等问题致使应用场景受限.石油树脂加氢改性可优化各项物化性能,推动其在高附加值产品行业领域中应用,实现高档氢化石油树脂的高效生产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焦点.本文总结了石油树脂的特性与分类,阐述了各类加氢工艺技术特点,全面分析了石油树脂加氢机理及催化剂与载体改性机理,提出提高催化剂性能的可能途径和方向.

    石油树脂加氢催化剂活性机理载体改性

    退火对热致型液晶共聚酯吹塑薄膜结晶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黎智源唐大航谢嘉宜徐睿杰...
    917-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晶聚合物(LCP)吹塑薄膜制备过程中由于LCP棒状大分子结构的存在,薄膜沿流动方向(MD)易产生高度取向,引起垂直流动方向(TD)力学性能差而易被撕裂,往往需要通过退火处理调控两个方向力学性能的差异.本文探讨了退火条件对由1,4-羟基苯甲酸(HBA)和6-羟基-2-萘甲酸(HNA)为单体共聚而成的热致性液晶聚合物(TLCP)吹塑薄膜的结晶、力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退火温度,结晶度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长时间的高温退火可明显降低LCP薄膜分子链的取向度,使其转变为近似各向同性;此外,流变和凝胶率测试结果表明结晶度的变化与LCP在退火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相关;而结晶与交联的变化影响了薄膜两个方向的力学性能.

    退火液晶聚合物结晶度交联取向度

    负载植酸的金属有机框架-聚苯并咪唑复合膜在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性能分析

    孙晗包金小潘高飞
    924-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聚苯并咪唑(PBI)中加入额外的质子导体是提高质子传导能力的有效策略.本文使用金属有机框架MIL-101(Cr)对植酸进行有效负载,并将其均匀分布在PBI膜中构建额外的质子传输途径.植酸在负载过程中并未破坏MIL-101(Cr)原有的晶体结构,所制备的复合膜具有比原始PB1膜更高的磷酸(PA)掺杂水平、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更强酸保留能力.此外,负载植酸的MIL-101(Cr)颗粒限制了 PBI链的移动,提高了膜的力学性能,在PBI膜内构建了额外的质子传导途径和高密度氢键网路,使复合膜的电导率进一步升高,在160 ℃无水条件下PA掺杂的复合膜电导率最高可达到0.0744 S·cm-1,而PA-PBI膜仅为0.0398 S·cm-1.本研究还测试了在无额外加湿、无背压、160 ℃时的单电池性能,所制备的复合膜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78 mW·cm-2,比PBI膜高38 mW·cm-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聚苯并咪唑金属有机框架电解质植酸

    聚三芳胺/聚芴共混体系中的链构象研究

    关意佳秦洁一张钰华李涛...
    934-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9,9-二辛基芴)(PFO)是一类经典蓝光共轭高分子,因其特殊的有序性平面化β构象而广受关注,该构象有助于提高薄膜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等性能.近期有研究发现将PFO与其他类型高分子共混有助于提高薄膜中β构象含量.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共混物聚[双(4-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胺](PTAA)质量比例及共混后溶质浓度对溶液和薄膜中β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一定时,溶液、薄膜中β构象含量均随PTAA质量的增加而先呈现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当PTAA/PFO比例一定时,溶液、薄膜中的β构象和有序结构含量均随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分析认为:PTAA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交联作用,适量PTAA及混合浓度有助于PFO分子链的自折叠,克服空间位阻作用及减少链缠结,从而形成更多β构象.

    β构象聚(9,9-二辛基萄)(PFO)聚[双(4-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胺](PTAA)浓度共混

    玉米秸秆生物炭复合水凝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朱佳辰钟源武均滕柄钦...
    94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玉米秸秆生物炭复合水凝胶的吸水性以及其应用前景,本文将玉米秸秆生物炭(BC)与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AM)通过接枝共聚设计,并使用过硫酸铵活化生物炭细颗粒悬浮液,然后在少量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的存在下,引发自由基聚合,将聚丙烯酸(PAA)和聚丙烯酰胺(PAAM)无序地接枝在生物炭颗粒上,制备出五组生物炭超吸水性水凝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比例的MBA和AAM+AA制成的五组水凝胶24 h吸水倍率均在410 g/g以上,其中第二组水凝胶(BCHG-2)吸水倍率最高可达457 g/g,并通过拟合Langmuir方程得出其最高吸水倍率可达576.2 g/g;BCHG-2水凝胶在不同pH溶液的吸水倍率符合高斯分布模型,并通过模型公式得出达到最大吸水倍率的pH为8.29;BCHG-2水凝胶在0.9%KC1、NaCl、CaCl2溶液中吸水倍率分别为68.10、65.54、30.42 g/g;干旱胁迫条件下,在壤土、砂土、盐碱土中添加1%、3%、5%的BCHG-2水凝胶均能提升土壤的持水、保水能力;干旱胁迫条件下,添加1%、3%、5%BCHG-2水凝胶可显著促进大麦苗的生长情况.因此,本研究制备的生物炭超吸水性水凝胶作为土壤保水剂具有提高土壤持水保水的能力以及在干旱胁迫下促进大麦苗的生长的能力.

    水凝胶生物炭超吸水丙烯酸丙烯酰胺

    静电纺丝制备高度取向胶原纤维及其性能研究

    杨超邹杰李鉴墨
    956-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电纺胶原蛋白纤维(ECF),系统研究了纺丝液组成、电纺条件以及环境因素对ECF的影响.扫描电镜用于ECF的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在较宽松的电纺条件:质量浓度为70%~80%的乙酸水溶液作为溶剂,胶原质量浓度为15%~18%,纺丝液推注速度为0.15~0.3 mL/h,纺丝电压为16~24 kV,纺丝间距8~12 cm,以22G或21G钝针作为喷丝口,纺丝室的相对湿度50%~55%,温度30~32 ℃,都能得到表面形貌均匀的ECF.进一步以盘状定向纤维收集器制备了取向电纺胶原纤维(AECF),纤维夹角和Herman取向因子用于表征纤维取向,发现AECF取向随着收集器转速增加而增加.圆二色谱用于表征胶原电纺前后是否具有三螺旋结构,透射电镜用于观察AECF自组装能力,噻唑蓝(MTT)法用于评价AECF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AECF具有天然胶原一样的三螺旋结构,具备自组装能力,无细胞毒性,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

    胶原静电纺丝取向自组装圆二色谱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