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共管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共管理学报
公共管理学报

米加宁

季刊

1672-6162

ggglxb@hit.edu.cn

0451-86402009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法院街13号

公共管理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ublic ManagementCS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原则是"求道无篱,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经世致用"。学术之本在于创新,学术之基在于致用。创新要求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摒弃门户之见,允许各种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致用要求深入观察、严谨务实,对现实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为此,我们将努力建造一个氛围宽松、百家争鸣、研究规范、论证严谨的学术论坛,与本刊作者一起致力于提高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水准,与我们一起打造一份高质量的《公共管理学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面带点:政策试点中地方政府政绩互补的实现机制——以M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为观察对象

    李晓飞崔月
    12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试点何以在结果不确定性与地方政府政绩刚性之间的张力中持续运作?采用内容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对中部地区M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进行持续追踪发现,随着试点推进,利益分立的县乡政府因政绩驱动弱化产生利益博弈,政绩逆差在投入与产出的失衡中逐渐显现.为规避可能由此引致的试点失败风险,县乡政府借助内生于科层体制的弹性调适空间对试点运行轨迹予以适时调整,通过"软硬兼施"的互动方式搭建放大试点效果与消除试点风险的"任务面"以互相交换政绩,由此形成政绩共营的组织关系,在实现政绩互补的基础上推动试点持续运作,最终成功兼顾了获取满意政绩与维持试点稳定运行双重目标.地方政府通过以面带点实现政绩互补进而为试点空间增能的行为逻辑,为洞悉中国情境下政策试点可持续运作提供了新的学理观照.

    政策试点以面带点政绩逆差政绩交换政绩互补

    基层治理示范效应的生成与异化研究——以A市X社区的旧改典型示范项目建设为例

    崔子傲张平
    13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典型示范作为中国情境中的一种政策执行工具,在治理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A市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X社区典型示范创建的过程分析,发现典型示范创建不仅仅是一种政策工具应用,也是一种深入的政治和社会互动过程,有其独特的运作逻辑和作用机制.本文将典型示范的运作逻辑理解为多行动主体按照情境规则形成的组织模式变化过程,涉及多方的塑造动力和相互作用.在典型示范建设的动态过程中,随着任务情境流转,基层治理中的行动主体面临内外要素不同组合驱动,卷入典型示范创建竞赛,并产生了相应的行动逻辑.研究发现:通过阶段性建设累积和集成式资源配置,助推形成了"以点带面"的典型示范效应,基于科层制度下的官僚主义主导着政社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创建行动者之间的角色位序,酝酿着典型示范创建目标替代及效应异化的风险,必须防范其对正向效能及治理总体绩效的侵蚀.

    典型示范创建内外驱动行为逻辑异化风险基层治理

    塑造行动漩涡:一种基层社会动员的新形态——基于S市L社区"蔷薇巷"的案例研究

    杜诗雨孙超群
    152-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治理最为重要的支点在于基于社会价值认同而凝聚的广泛社会共识.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社会动员受到来自现代化、城市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挑战,动员精度、动员方式与动员资源的局限性越发突出.面对基层建设对基层社会动员愈加强化的效能需求,一种基于塑造行动漩涡展开的基层社会动员在针对动员形态的实践探索中开始显现,S市L社区的"蔷薇巷"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该案例的过程追踪与归纳分析显示:以发挥示范效应、制造公共标签和形塑意见气候为主线的新型基层社会动员形态内生于基层社会网络中,依托行动漩涡消解了基层社会内部的利益张力,实现了动员效力由点及面的扩散,甚至可以有效吸纳基层建设中的"顽固群体".研究结果既为解决中国场景下基层管理实践问题提供了借鉴参考,也为基层社会动员的理论应用拓展了新场景.

    行动漩涡社会动员意见气候基层治理毁绿种菜

    新型案例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李大宇黄欣卓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案例研究在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伴随着诸多质疑之声.本文基于国内知名学者的深度笔谈,多维度剖析了案例研究在方法滥用、研究质量把控等方面的症结所在,由此入题深入探讨了新型案例研究的本土化发展路径、高质量案例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以及案例研究的前沿拓展方向.研究发现:案例研究方法的滥用主要源于规范性缺失;高质量案例研究的关键在于实现理论与观察的反复融合,加强"入口"与"出口"控制;中国本土化的新型案例研究范式应立足问题导向,彰显"六度"内涵;案例研究的创新发展有赖于个体体验式与洞察式的复杂性方法论、对不同研究问题类型的适配,以及跨情境、跨学科的整合.中国案例研究应自觉承担起应对人类社会复杂性挑战的使命,在理论批判、概念创新、实践指引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案例研究认识论方法论新型案例研究高质量案例研究

    Abstracts

    167-176页

    《公共管理学报》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