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关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关世界
公关世界

李梅珍

月刊

1005-3239

ggsjvip@126.com

0311-87661870

050051

石家庄市华安街80号

公关世界/Journal Public Rel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表现与路径探索

    李丹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红色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而高校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现阶段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红色文化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以及教育形式单一等.因此,本文提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和知行统一等原则,分析研究高校应从健全红色文化教育管理机制、挖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和创新红色文化教育形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的实施策略,从而助推红色文化更加充分地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表现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实施路径研究——以《金融职业技术》课程为例

    李一欢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增强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当前高职金融类专业的"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简述了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的现实需要与意义.以《金融职业技术》课程为例,分析了金融类专业课程"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如校企融合深度不足、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贴合度不够、职业技能竞赛实际参与率低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实施路径,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金融职业技术》实施路径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吕晓娜吴文英颜伟霞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进行线上授课.线上教学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实现面对面地互动交流,可以不受任何时间、任何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随着线上教学的进行,发现单纯线上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这个途径来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借助超星学习通这个平台,研究更适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促使课堂得到显著的创新,尤其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可以使学生以碎片化、个性化的方式学习,由被动学习逐渐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新职教法背景下高职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孙晓宇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以立法的形式再次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是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高职思政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国人才质量,可从建立全员协同育人生态、彰显高职特色思政教育、搭建研究培训平台、建立教育反馈评价体系等路径推动高职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职教法高职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赋权增能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区域性高质量就业路径探析

    王娇薛迎春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社会工作赋权理论为视角,深入分析了陕西地区高职毕业生的求职就业现状以及高质量就业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高职毕业生区域性求职面临权利缺失与就业能力不足两大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本文提出了高职毕业生区域性高质量就业的实践路径,包括培养就业认知、拓展就业资源、提升就业能力等,并强调了高职院校组织在求职创业中的赋权增能作用.通过这些路径,有助于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区域性高质量就业.

    赋权增能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资源赋权就业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路径探析

    陈慧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隐形"贫困问题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愈发凸显,及时关注"隐形"贫困生并进行教育、引导,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以"隐形"贫困生特点为研究基础,创新工作载体,在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及社会实践教育中建立资助与育人的连接点,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引领学生发掘自身价值,助力资助育人工作有效开展.

    高校"隐形"贫困学生资助育人

    分类指导对拉萨师专就业影响实证分析

    李艳永刘贝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分类指导机制对西藏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具体表现,从西藏高校中选取个例,通过分析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8—2022年的就业数据,以评估分类指导机制在提升就业率、匹配度和就业质量方面的效果.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学生的就业类型、行业分布及就业稳定性等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分类指导机制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职业匹配度,特别是在公共服务和教育行业就业的学生中最为明显.此外,该机制也有助于学生获得与其专业背景更加匹配的高质量工作岗位.

    分类指导机制西藏大学生就业率就业匹配度就业质量

    新时代思政教育模式对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

    方超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思政教育模式是当前高校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将育人渗透于各个环节所形成的全新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此支持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均是高校落实学生教育的主要手段,二者存在密切内在关联,而思政教育模式覆盖高校课程教学、思想教育与在校课余生活,对于落实学生管理任务、提升学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新时代思政教育模式,分析了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学生管理变化,之后从多个角度入手,深入探究新时代思政教育模式对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路径.

    思政教育模式高校学生管理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韩林娜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使课程思政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此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其育人育才的功能,是新时代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任务的重点方式方法,研究以财务管理学课程作为研究的对象,结合课程教学现状出发,针对现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从而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落实协同育人,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社会所需的人才.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教育活动史视域下——新时代教师形象演变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金梦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形象与时代的大背景息息相关,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侧面上也反映了时代的风貌.我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培养在建设教育强国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园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教师形象.近些年,关于教师形象评析也激发广大学者的关注,随着时代的演进,教师形象的演变也在以不同的视角为学者所研究.因此,本文试图突破性地从教育活动史的视角出发,在分析教师形象演变的基础上,从教育史学理论深入透析教师形象的演变对学生的影响,促进教师良好形象的塑造.

    教育活动史新时代教师形象教师形象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