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孙昌松

双月刊

1006-2483

fbyf@chinajournal.net.cn

027-87652172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北路6号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青少年睡眠状况及其与视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罗文娟姚瑞张鑫骆洪梅...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视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眼部疾病,也是世界儿童青少年重大且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不同省市地区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虽有差异,但近视发生率仍普遍较高,呈高发、低龄化趋势.儿童青少年近视与睡眠情况密切相关,中国大多数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达不到该年龄段推荐时长,且睡眠质量差,影响学习和生活.睡眠与近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生物学机制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研究将就儿童青少年近视、睡眠情况流行病学、睡眠-近视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理论依据.

    儿童青少年睡眠情况近视关系

    2021-2022年深圳市坪山区儿童伤害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符茂真李文君刘小玉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1-2022年坪山区儿童伤害病例分布和流行特征,为儿童伤害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2021-2022年坪山区伤害监测数据,采用x2、Post Hoc Testing等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21-2022年,坪山区共报告儿童伤害病例6 941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0.58%.1~4岁儿童伤害场所倾向于家中(58.49%,AR=23.75),晚上(43.74%,AR=5.34),伤害原因倾向于跌倒/坠落(49.22%,AR=4.66)、烧烫伤(2.98%,AR=7.15).5~9岁儿童伤害场所倾向于学校与公共场所(26.55%%,AR=6.63)、公共居住场所(18.51%,AR=3.33),伤害原因倾向于动物伤(26.48%,AR=6.97).10~14岁儿童伤害场所倾向于学校与公共场所(31.39%,AR=10.81)、公路/街道(17.71%,AR=3.78)、体育和运动场所(12.20%,AR=15.66),伤害原因倾向于刀/锐器伤.上午伤害发生倾向于学校与公共场所(17.98%,AR=3.24),下午倾向于学校与公共场所(39.41%,AR=9.89)、体育和运动场所(37.50%,AR=3.52),晚上倾向于家中(46.49%,AR=10.17)、公共居住场所(46.07%,AR=5.44).结论 政府、机构、社区、家庭等应加快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儿童伤害预防体系,共同营造儿童友好型家庭、学校、公共场所、运动场所、道路交通等环境,加强伤害预防教育,提高学生、监护人伤害预防意识和技能,从一级预防入手,有效降低儿童伤害的发生.

    儿童伤害预防流行病学

    2022年黑龙江省玉米样品16种真菌毒素监测分析

    王缘王晓婧赵岚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玉米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分析污染原因以及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采集黑龙江省各地玉米样品473份,对玉米样品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伏马毒素(fumonisins,FBs)、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及其代谢物、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腾毒素(tentoxin,TEN)、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等16种真菌毒素进行检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位素内标法检测和定量.结果 玉米样品全部检出真菌毒素,检出率100%,每份样品受到一种及多种毒素共同污染;16种真菌毒素检出率范围为0.21%~98.31%;平均污染水平从0.67μ g/kg~259.19μ g/kg不等;3种毒素存在超标,超标率分别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2.54%,12/473)、玉米赤霉烯酮(4.02%,19/473)和伏马毒素(2.54%,12/473);超标样本地区分布在牡丹江、双鸭山、鸡西、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结论 黑龙江省玉米受到多种真菌毒素联合污染,需要从多个环节加强监测以及采用多种途径和控制措施降低玉米污染.

    真菌毒素监测玉米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徐州市泉山区肺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盛宁宁王蜜王怡裕王思佳...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徐州市泉山区地区肺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地肺恶性肿瘤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确诊为肺恶性肿瘤302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0例作为对照组,自设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一般及临床信息,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吸烟指数(x2=40.058,P<0.001)、化工职业环境(x2=28.153,P<0.001)、每周运动模式(x2=11.021,P=0.004)、肺气肿评分(x2=142.812,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病例组CA125为(87.11±13.09)U/mL,对照组为(16.32±5.61)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581,P<0.001).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吸烟指数≥20 支/d(OR=3.448,P=0.021)、化工职业环境(OR=4.091,P<0.001)、肺气肿评分中(OR=1.302,P<0.001),P<0.001)或重度(OR=1.461,P<0.001)、CA125 检测值 ≥75U/mL(OR>1.6,P<0.001)为肺恶性肿瘤的独立风险因素,而每周中等程度运动(OR=0.821,P<0.001)为肺恶性肿瘤的保护因素.结论 吸烟、CA125指标过高、化工职业环境、长期肺气肿为徐州市泉山区肺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吸烟、肺气肿、化工职业环境就职群体的CA125定期筛检,并对适当运动进行健康宣教,以期预防和减少肺恶性肿瘤发病.

    肺恶性肿瘤流行病学危险因素

    老年人行为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研究

    陈娟马晓峰王红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老年人生活行为方式及心血管病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22年9至2023年9月西宁市某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生活习惯和活动状况.对比患病组和未患病组人口学特征及生活行为习惯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784名研究对象中,259例(33.04%)患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方面,男性合并糖尿病或肥胖症群体患病风险,新鲜蔬果摄入频次≤3次/周,吸烟量≥30支/月,饮酒量≥2两白酒或500mL啤酒/天,有氧运动未达标是心血管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生活行为方式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之间存在关联,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并倡导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行为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相关性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杨美荣张艳牛永菡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并探究影响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收集所有患者溃疡创面标本,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菌种耐药性,比较不同感染患者相关资料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结果 35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20.45%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共检出91株菌,主要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1.76%)、铜绿假单胞菌(24.18%)和肠杆菌(21.98%).相比未感染患者,MDRI患者糖尿病病程、溃疡病程更长,Wagner分级3~5级、缺血性溃疡、多次住院、合并骨髓炎比例更高,溃疡面积更大,抗生素使用时间长(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糖尿病病程长、Wagner分级高、溃疡病程长、溃疡面积大、多次住院、抗生素使用时间长及合并骨髓炎均为MDR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具有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而糖尿病病程较长、Wagner分级3~5级、入院前溃疡病程较长、溃疡面积较大、因同一伤口住院次数>2次/年、入院前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及合并骨髓炎均可加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因此,控制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是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预后的关键.

    糖尿病足溃疡多重耐药菌耐药性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欧芬杨涛毅陈光磊李红霞...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预防建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到2024年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进行分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儿童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30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118例诊断出患有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年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胸腔积液率、支气管镜灌洗次数、过敏史、镜下黏膜糜烂率、WBC、NE%、LY%、CRP、LDH、PCT、D-D是影响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137,95%CI:1.132~16.603)、过敏史(OR=3.028,95%CI:1.261~864)、NE%(OR=2.395,95%CI:1.087~5.274)、CRP(OR=3.864,95%CI:1.563~3.864)、PCT(OR=4.125,95%CI:1.793~3.864)、D-D(OR=3.920,95%CI:1.632~3.864)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患儿年龄、过敏史、NE%、CRP、PCT、D-D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发生风险.

    肺炎支原体肺炎塑型性支气管炎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