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安全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安全研究
国际安全研究

吴慧

双月刊

1004-3489

010-62861174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坡上村12号

国际安全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双百方针,促进科研,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四有人才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把准国际安全脉搏 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胡继平
    1页

    统筹发展和安全中的"民参军"——二战后大国技术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黄琪轩李文见
    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发展和维护安全是世界各国追求的两项重要目标,而技术的军民融合则是连接发展和安全的重要纽带.二战后,苏联、日本与美国的军民融合实践,分别代表了"旋转耗散""旋转上升""旋转下降"以及"旋转环绕"四种大国技术发展模式.这四种模式的不同成效表明,要成功地实现军民技术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关键在于"民参军"."民参军"为军用技术提供了负反馈的制约、互补能力的积累以及持续的资金来源.苏联的困境在于缺乏"民参军",大量军用技术难以外溢到民用部门,最终导致军用部门也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日本的经验是技术从民用部门扩散到军用部门,民用部门推动了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前的美国,服务安全的军用技术逐步外溢到服务发展的民用部门;在此之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相互渗透,交叉影响.二战后大国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军民技术融合的成败为中国推动军民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了重要借鉴.

    统筹发展和安全技术发展模式军民融合民参军

    全球安全倡议与冲突调停的方式创新

    苏若林汪嘉妍
    3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世界和平赤字与安全赤字加剧,地区冲突频发,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热点地区的冲突管控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而调停作为冲突管理的重要方式,在二战后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践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冲突调停领域有较长的实践历史,也有较为丰富的成功案例,形成了既有的调停方式.但是,伴随当前冲突复杂性的进一步加强,美国的传统调停方式因其缺乏中立性、威逼利诱并存和灵活性不足等弊端面临巨大的现实挑战.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热点地区的调停工作,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担当大国责任,为推动冲突的和平解决贡献中国力量.中国的调停方案与实践呈现出坚持多边主义与国际民主、秉持立场中立与不干涉内政原则、将冲突调停与发展援助相结合、坚持对话与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以及推动灵活务实的渐进式调停的特点,很好地体现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是对全球安全倡议的具体落实,也是一种具有中国智慧的国际安全模式探索.

    冲突调停冲突管理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安全治理

    人工智能与政治安全形态演变:一项系统研究的尝试

    封帅薛世锟
    5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工智能时代,政治安全的内涵正在被不断深化和持续拓展,各国面临的政治安全风险也愈发复杂.根据系统科学理论,政治安全可以构建为一种政治安全系统,包含正反要素、四大结构面与动态稳定的功能.人工智能在经历从游离到输入的时序过程后,作为一种新的要素与政治安全系统发生互动.人工智能与政治安全的互动遵循"技术—应用—风险—系统"的逻辑过程,并实现对系统内其他要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全面且深刻,使得人工智能开始大面积嵌入政治安全系统,重构了政治安全结构.政治安全正在面临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更复杂的风险形态,包括权力安全、制度安全与价值安全在内的政治安全内部生态都将发生深刻变化,推动整个政治安全形态经历深刻的变革.

    人工智能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系统科学

    有限性与延展性:新中国国家安全思想的演进

    祁昊天赵书韫
    7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国家安全本体论、安全体系认识论与安全实践方法论三个维度考察新中国的国家安全思想,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行时间分段,讨论新中国国家安全思想的演进.有限性与延展性是这一演进过程中安全思想的连贯体现,分别涵盖了安全目标、认知与方法在各阶段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特征.虽然新中国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安全环境和安全需求,安全形势愈加复杂,但是安全思想和实践总体符合安全有限、延展演进的特征.安全具有弹性但不可过载,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空间,而狭义的、单一领域或维度的安全亦无法有效支撑对国家安全的维护,特别是在愈加复杂和不确定的国家安全环境中更是如此.新中国国家安全思想"有限—延展"的演进特征反映了安全环境的客观变化与领导人主观能动的决策部署.

    国家安全思想演进有限性延展性

    从1.0到2.0:特朗普政府对华安全战略的延续与政策变化

    刁大明
    9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 年美国总统大选以第 45 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回归落幕.从"特朗普 1.0"到"特朗普2.0"的八年间,国际安全环境、中美关系、美国政经态势以及特朗普个人状态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安全环境日益严峻并进入历史转折点;中美关系因美方对华战略竞争而陷入历史低谷;美国自身政治与社会持续撕裂且经济状况存在隐忧;美国国内期待"特朗普 2.0"明确回应国内诉求;特朗普个人则在偏好商人思维的同时也凸显强势与遗产导向.比较而言,"特朗普2.0"的对华安全战略将突出延续性,将延续拜登政府的相关政策,体现为延续对华战略竞争、推进"拜登+特朗普"复合议程并继续将经贸议题置于对华战略竞争的核心地位.在延续战略之下,"特朗普2.0"的对华政策也有可能呈现出一些变化,表现为对外事务聚焦于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而非中国、经贸作为个人偏好成为主线后的不可控性、国际与国内两个维度对其经贸政策制造的更大压力以及陷入历史低谷的中美关系面对新"特朗普冲击"的自限性.

    特朗普2.0战略竞争对华安全战略对华政策中美关系

    技术鹰派、国家安全与美国对华战略竞争

    赵明昊
    11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地缘政治对抗相互叠加的背景下,技术因素对国家间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的塑造作用越发突出,科技界与国家安全战略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近年来,美国不断强化对华"科技冷战",与美国在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全球治理等方面的对华施压相互关联.美国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机构等社会性力量和美国国家安全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日益密切,涵盖商界、政界和学界精英的技术鹰派势力逐步成形.技术鹰派认为,美国须牢固捍卫自身技术领导地位,推进对华技术"脱钩",甚至设法令中国的技术水平倒退,进而以强大的美国技术实力实现对华"竞而胜之"的目标.美国政府着眼对华战略竞争,加快推动构建国家安全创新网络,国防部、国务院、中央情报局等机构与高科技企业的合作更趋深化,美国创新生态的国家安全导向更为突出.加大对华科技竞争已经成为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共识.考虑到美国科技界精英对特朗普的支持,以及副总统万斯、特朗普家族等与硅谷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对华科技施压力度或将增强,技术鹰派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力将更为突出.

    技术鹰派国家安全中美关系技术—安全复合体国家创新生态

    失效的"压舱石":经济安全化的现实转向

    高程部彦君
    13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安全化是国家通过安全叙述将非安全的经济议题转化为安全议题的过程.在国家认为经济合作的收益将损害其在权力竞争中的整体所得时,或者在国家间政治外交关系遇到巨大震荡或冲击时,国家安全逻辑会超越经济逻辑而生效.此时,安全与经济问题在刻意煽动下交织碰撞,国家间密切的经贸关系不仅难以成为管控两国矛盾与分歧的"压舱石",反而会被国家视作现存的"安全威胁",成为某些国家中断或破坏双边政治经济联系的借口与手段.国家间存在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也会随之成为安全化操纵国维护与拓展权力、进行地缘政治竞争和打击、操纵他国的战略性工具.因此,文章以存在紧密经济相互依赖的中美与俄欧关系为案例,在比较中美、俄欧之间不同经济安全化动因的基础上,分析经济安全化转向背后的选择逻辑,为中国更好地应对经济安全化挑战、更有针对性地发挥"经济压舱石"作用提供一定思考.

    经济安全化经济压舱石国家安全经济相互依赖

    Abstracts

    155-159页

    2025中美关系展望专题研讨会暨《国际安全研究》"安全理论"重点专栏建设座谈会成功召开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