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经贸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经贸探索

肖鹞飞

月刊

1002-0594

gpietr@mail.gdufs.edu.cn

020-36207076 36317063

51042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国际经贸探索/Journal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着重研究和阐述国际经贸理论,以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依托广州国际大商埠,资讯网络辐射全国,沟通世界;联系粤港澳台实际,大胆探索,及时反映外经贸热点问题;及明反映新情况,勇于探索新问题,总结介绍广东省外经贸的成功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进口竞争还是产业转移:对"中国综合征"的再探讨

    陈嘉诚李兵
    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西方学术界流传"中国综合征"的观点,即中国对美出口对美国劳动力市场造成全面且显著的负面影响.文章发现已有研究忽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使其工具变量不再满足排他性要求,导致估计结果存在严重偏误.为此,文章引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变量,并采用Bartik方法构造工具变量,同时检验贸易与投资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对美出口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双重作用下,美国劳动人口会发生跨区流动,这与"中国综合征"研究框架的核心假设矛盾,动摇了其结论的基础;即使接受其研究框架,纳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变量后,中国对美出口在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整体层面并未产生全面显著的负面影响,反而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尽管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存在显著负面冲击,但文章测算其对美国制造业就业下降的总量影响仅为2.1%.考虑到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只占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极小部分,不应将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问题归咎于中国.

    中美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劳动力市场产业转移Bartik工具变量

    数字贸易对中国经济韧性的影响——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孔希贤郎丽华王钰良
    2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贸易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提振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城市数据探究数字贸易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对经济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贸易提升经济韧性的主要渠道为新经济部门发展效应、外商直接投资效应与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空间效应检验表明,数字贸易发展对毗邻城市经济韧性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非资源型城市、大型城市、沿海城市以及第三产业发达城市,数字贸易发展对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这一推动数字贸易发展的政策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韧性提升,并且数字贸易对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具有边际递增的演化效应.研究结论为建设数字贸易强国和强化经济韧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数字贸易经济韧性指标体系空间溢出效应中介效应

    欧美"逆全球化"的代价——基于国际经济周期协同的视角

    赵静梅田远杰钟浩
    4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明显上升,欧美等国试图通过某些"逆全球化"手段增加中国面对的国际贸易环境政策不确定性.文章基于1980~2020年全球主要39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测度地区经济周期协同.应用工具变量局部投影模型,研究发现欧美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中国贸易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欧洲、北美洲、亚洲经济周期协同增长趋势下降,最终将阻碍欧美等联盟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将使得欧美等国实施的制裁措施产生"反噬效应",一损俱损.面对欧美逆全球化,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区域合作,更加积极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全球化发展.

    国际经济周期协同逆全球化反噬效应贸易保护主义贸易环境政策不确定性

    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于津平夏文豪
    5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2009~2020年Zephyr全球并购数据和fDi Markets绿地投资数据,结合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PSM-DID)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能显著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进行了相关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推动作用在国有企业、高生产率企业以及服务业和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中更为凸显.机制检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三条路径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文章的研究结论对理解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实现数字强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外直接投资数字化转型创新能力融资约束人力资本

    数字人民币在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应用路径研究——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今析

    邵学峰官铭超陈志成卢均...
    7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人民币怎样发挥功能及其对现有国际支付结算体系和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通过构建DSGE模型比较离岸与在岸两种金融市场情景中,企业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对宏观经济与微观主体产生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建设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系统,为企业提供了缓释汇率和物价波动等风险的新途径.当企业选择在离岸金融市场通过数字人民币进行交易时,可以有效促进投资、产出以及劳动供给的增长,从而促进全社会消费与资本存量的增加.基于此,文章建议分"三步走",扩大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数字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跨境支付DSGE模型

    中国自由贸易区网络提质扩容:动力、路径与跨境治理

    王俊
    9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阐明自由贸易区网络提质扩容的时代背景和理论逻辑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自由贸易区网络提质扩容的动力机制、实践路径与治理体系,论证了制度型开放是中国自由贸易区网络提质扩容的动力来源.立足亚洲逐步构建全球化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以及区域内统一的高标准规则体系是中国自由贸易区网络提质扩容的两条路径.在自由贸易区网络的跨境治理中,应逐步建立融入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制度安排,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创新制度型公共产品供给以及建立兼顾效率与安全的运行机制.

    自由贸易区提质扩容制度型开放协同治理

    数字贸易规则的体系困境与中国方案——兼以新加坡模式为启示

    王一栋
    10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贸易规则的体系困境可解构为立法体例、议题模板和政策机制三个方面.基于数字贸易的概念差异与规则利益维护,国际立法体例呈现出选择困境.传统模板研究相对固化,不利于从根本上解构既有国际经贸格局和构建新型国际数字贸易秩序.在数字贸易的立法政策问题上,主导国在政策中立和政策偏好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新加坡模式首创双边数字经济协议的单行体例,以模块化和包容性立法的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制度借鉴.中国应致力于研究数字贸易规则的单行体例,兼顾平行立法的规则利益;重视并研究横纵向模块化立法,强调数字包容性的同时落实国家责任;探索构建动态化数字贸易政策篮以应对主导国悖论.

    数字贸易规则体系新加坡模式横纵向议题模型主导国悖论数字贸易政策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