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贸易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

钱建初

月刊

1002-4999

intertrade_guo@vip.shina.com

010-64269332;64241423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

国际贸易/Journal Intertrade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对外贸易专业刊物。宣传和阐述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和分析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趋势动向。读者对象为:对外经济贸易主管和决策人员、业务人员、理论研究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制度型开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机制与政策建议

    李瑞琴王超群陈丽莉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通过制度型开放推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是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介绍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提出的历史逻辑,然后分析了当前制度型开放的具体表现和中国的实践成效.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制度型开放主要通过吸引和聚集全球高端生产资源、畅通和强化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参与并引领数字经贸规则制定、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以及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等途径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最后,对如何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新质生产力制度型开放理论机制

    新质生产力赋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袁瀚坤韩民春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了应对科技产业变革、大国竞争博弈以及经济发展转型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思想.本文在厘清新质生产力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颠覆式创新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新型要素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主体支撑三方面总结了新质生产力赋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最后,从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新型数据要素融合突破低端锁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方面总结新质生产力赋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新质生产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实现路径

    新质生产力赋能内外贸一体化:逻辑理路与纾解方略

    张姣玉罗莉
    22-2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内外贸一体化是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文章诠释了新质生产力与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维度、表征维度、价值维度,厘清了新质生产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的逻辑理路,分析了新质生产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制约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纾解方略.其逻辑理路具体表现为:通过技术突破性创新以增强全球供应链整合性、生产要素高效配置以推动贸易结构升级优化、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以加强全球价值链延展性、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以拓展全新的贸易空间.目前,新质生产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基于此,其纾解方略应当采用前沿技术升级完善新贸易基础设施、多方参与确立培养体系和加强在职培训、推动技术标准统一及构建数据同步机制、更新多边贸易协议及建立区域贸易协定.

    新质生产力内外贸一体化价值链供应链贸易结构升级

    中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科技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刘珅桦曲越黄海刚夏友富...
    3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摩擦的常见形式,增加了中美科技的竞争性,对中国的科技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将"中美技术性贸易壁垒"视为影响我国科技发展的潜在因素,结合GTAP 模型,预测并深入分析这一长期趋势对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以电子信息和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就业、创新均造成了负面影响.考虑到中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科技领域影响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应系统审视和谋划国家创新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人才战略、开放战略和国际合作的区位选择上,实施更精准的改革和创新,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和高等教育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中美技术性贸易壁垒科技产业人才培养

    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对出口开放度的影响:来自合成控制法的证据

    王立勇张晨阳袁小康
    4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贸易新业态,是否有助于缓解当前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循环面临的挑战值得关注.文章以2012 年和2013 年实施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作为准实验,运用合成控制法进行了反事实分析,以此来识别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对试点城市出口开放度的因果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揭示了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对试点城市出口开放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产业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城市的出口开放度,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对试点城市出口开放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低试点城市贸易成本这一渠道产生的.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出口开放度合成控制法

    RCEP背景下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中韩双边经贸关系研究

    李博英
    5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对中韩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中韩贸易结构性变化产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从产品结构、贸易依存度、贸易竞争性和贸易新动力四个维度构建了中韩双边贸易合作发展情况的分析框架,特别是RCEP的生效对上述四个方面贸易因素的影响路径以及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发现:中韩贸易逆转的主要原因是中韩贸易结构趋同,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不断增强,互补性逐渐减弱.依据研究结论,文章进一步分析了RCEP 协定对中韩经贸合作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了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中韩经贸关系的对策建议.

    RCEP中韩贸易贸易结构新型经贸关系

    RTAs框架下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对数字服务贸易的影响研究

    代丽华周灵灵陆静雯
    7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2010-2021 年全球50 个代表性经济体的双边数字服务出口数据,采用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跨境数据流动规则的贸易创造效应.结果表明:缔约国之间签订的RTAs中,跨境数据流动规则的承诺水平越高,双边数字服务贸易规模越大,贸易创造效应越显著;将跨境数据流动规则细分为数据流动规则、数据本地化规则和数据保护规则后发现,数据本地化条款对数字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强;相较于其他部门,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对金融服务的贸易促进作用更强;缔约国整体的经济自由度水平越高,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对数字服务贸易的促进效应越小;缔约国之间的数据监管环境差距越大,跨境数据流动规则越能促进双边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跨境数据流动规则能够通过降低贸易成本、缩短制度距离和扩大出口国的双向FDI规模促进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研究结论证实了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为我国有效制定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跨境数据流动规则数字服务贸易区域贸易协定贸易创造效应

    欧盟推动"禁止强迫劳动产品"立法:规范冲突与现实挑战

    余敏友刘震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盟推动"禁止强迫劳动产品"立法,将对国际经贸环境包括我国国际经贸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欧盟相关文件和立法提案,实质是"工商业与人权"规范的欧盟版,具有区域法治规范效果外溢化和人权规则工具化的双重意涵.在制定和实施上述法规时,欧盟应当信守国际法基本原则,尊重联合国相关倡议的宗旨和精神,履行WTO关于发达成员不实施贸易壁垒的义务.在实践层面,欧盟新法规将提高发展中国家进入欧盟市场和全球供应链的成本,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和就业环境,最终损害发展中国家劳工利益.对此,可采取以下对策:加强与欧盟沟通,要求欧盟克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避免将人权法规工具化;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促进深层次改革,持续扩大法治保障下的高水平开放;加强对企业的合规指导,引导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针对欧盟相关法规及其实施造成的潜在不利影响,做好务实管用的预案,以预防风险.

    欧盟强迫劳动工商业与人权贸易保护"布鲁塞尔效应"

    经济学视域下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评《消费餍足性假设下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研究》

    范娟娟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