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闭环式"四维"教学体系的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研究

    洪宇翔许素安洪凯星郑恩辉...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理工科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国的需要.当前,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存在教学元素单调、教学方式低效、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导致思政育人效果较弱.为此,研究以中国计量大学的计量学基础特色课程为例,从强化教师思政教学水平、深化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内涵、优化思政教学方式、丰富课程评价体系四个维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创新提出闭环式"四维"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元素挖掘、内涵剖析、思想传达等环节的理论深度,推动实现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并以正反馈的方式持续促进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优化.

    计量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学体系理工科

    各态历经性的案例教学法研究

    杨威曾虹程门志荣王亚敏...
    7-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稳随机过程的各态历经性是工程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随机过程理论授课时,需要学生转换思维去理解各态历经性意义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态历经性的物理含义.用传统教学方式和公式列举的推导方式教学,对于学生学习难度较大.该文将各态历经性与工程应用案例相结合,通过从掷骰子的实验结果引入对各态历经性概念的理解,介绍各态历经性的判定方法与物理意义,并借由航天微波遥感中噪声抑制这一工程应用案例,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各态历经性应用的思考,充分理解各态历经性的实际工程作用;最后根据各态历经性的物理意义,引申到科研生活体悟的人生哲理,让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同时,在自身思想上也能有所提升.

    各态历经性随机过程案例教学法航天微波遥感课程思政

    人工智能背景下课程思政深度学习效果研究

    胡春王颂李帆王云舒...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构建交互性学习对课程思政深度学习效果的影响模型,探讨其中介作用机制.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验证模型,得出研究结论如下,具身交互、教学性交互和社会性交互正向影响高级思维,具身交互和社会性交互正向影响情感体验,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起中介作用.

    教育人工智能课程思政深度学习建构主义交互学习

    立体化大学生素质能力贯通式分类培养方法探索与实践

    张兰勇李冰刘洪丹李芃...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该文构建了以思想政治为引领,分类成才为标准、学科平台为支撑的3×3×3大学生立体化培养路径.首次构建"科研项目-科技成果-教学项目-教学成果-科技人才-科研创新-科研项目"的良性循环机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产教融合贯通"联合导师-校企课程-示范基地"、科教融合贯通"教学名师-品牌金课-科研平台"、师生共创贯通"双创导师-创业课程-孵化平台"的三类培养理念.形成产教融合可推广的新机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师资团队教学科研能力显著提升.

    立体化创新创业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贯通式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讨——以化学发展史研究专题课程为例

    王彦斌王星月苏琼康淑荷...
    20-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背景下研究生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化学发展史研究专题课程为例,构建化学发展史课程思政元素,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明确课程思政"三位一体"育人目标体系、设计并实施融入思政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问卷调查显示,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具有启智增慧和价值引领的作用,验证该实施路径和方法的有效性,为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化学发展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大思政

    "双一流"战略背景下财经类高校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韦影李靖华杨柏林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高质量研究生人才是"双一流"战略的核心要点之一,为推动研究生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亟待重新审视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学校-学院-导师"的传统三级研究生培养体系在保障财经类高校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方面往往有乏力之感.该文借鉴理工科高校采用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经验,将财经类高校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团队建设结合起来,提出构建"学校-学院-研究所-导师"新的四级研究生培养体系,并以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培养实践为例,阐述其主要举措、实施效果和研究启示,强调学院整体把控和研究所协同管理的重要作用.上述探索期望能为财经类高校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研究生培养体系"双一流"战略财经类高校研究生教育协同管理

    "双一流"背景下新医科实验教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人体机能学实验课程为例

    汪铭陈聚涛张隆华倪芳...
    31-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双一流"大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一流人才,而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重要手段.新医科以培养"医学+X"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为重点任务,人体机能学实验是基础医学实验的核心课程,是跨学科实验内容整合而成的独立学科,知识点多元,思政元素丰富.该文以人体机能学实验教学为切入点,深挖思政元素,探讨新医科实验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实施路径、教学案例和考核方式改进,以期将巩固理论知识、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和正确价值观引领有机融合,全面提升课程质量,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双一流"大学新医科课程思政实验教学人体机能学实验

    "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工科类课程统筹建设路径与实践——以塔里木大学工程力学课程建设为例

    周岭王得伟刘佳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之一是培养输出的人才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社会和产业需求,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在"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通过对课程的统筹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现代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塔里木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力学课程建设为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统筹建设路径,经教学实践检验该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积极影响.

    新工科学科优势统筹建设双一流工程力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郭敏焦树强闫柏军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将冶金物理化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专业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各大高校都己积累一些课程思政实践的经验,但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旧突出.针对冶金物理化学课程特色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分别从思政教育目标、思政元素挖掘设计与融入、教育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探索,构建"一/三/三/三"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从而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目标.

    双一流学科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冶金物理化学协同育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中的数学方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杨志强刘一志于红军
    44-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因此,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力学中的数学方法课程涉及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具备基础性强、覆盖面广、课时较长等特点,有利于从知识结构、思想教育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该文针对力学中的数学方法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进行挖掘、提炼,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构思设计,旨在通过该课程推进人才全面培养,助力一流学科建设.

    力学中的数学方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人才全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