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泛家居产业需求的家具专业导论课程构建与实施

    郭琼卢矜彤李偲敏宋杰...
    47-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导论课程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的第一门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对学生专业素养提升、认识行业发展态势、做好职业规划具有基础性的引导作用.该文基于大湾区泛家居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华南农业大学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为例,从课程的意义、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构建、教学团队组织、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全面展示华南农业大学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实践经验,希望为更多服务于产业人才需求的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提供参考.

    泛家居产业家具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实践大湾区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杨天华李秉硕李彦龙季志刚...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招收规模较大,但存在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视野狭窄等问题,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该文提出"注重提升而非选拔"的培养理念,构建培养机制,进行课程改革,建立能源与环境交叉学科平台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采用跨学科导师团队集体指导模式,加强交流,扩展学生视野.实践表明,地方高校结合实际和发展定位,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同样能够取得优异的培养效果.

    地方高校创新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理念

    培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材料专业人才探索与实践

    金祖权牛景轶张苹侯东帅...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土木工程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青岛理工大学在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材料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依托获批的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国家创新引智基地(111 计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将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前沿技术充分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科教产融合,同时进行海洋特色化课程体系改革,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并通过国际化合作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探索实践

    "行动学习: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陈万思李财德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根据课程学科体系、主要内容、受众主体和评价方式等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衔嵌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各环节.该文基于"行动学习: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进行实践探索,在明确课程目标定位、全面挖掘思政元素后,根据课程建设原则和开展形式将思政元素衔嵌课程教学全过程,最后提出课程思政成效评价考核和体系优化的路径,以期对相关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课程思政行动学习思政元素教学设计课程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深度铰链作战的装备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袁晓静罗伟蓬张宏强褚靖...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紧贴装备保障岗位"随时能保、全时待战"要求,聚焦装备保障链自主保底急需,提出装备保障人才"五懂"能力模型,探索"一中心二驱动三传动三进阶"课程与训练支撑体系,探索保障能力五维促进机制,全链条完善考核评价方法,实现教员和学员装备保障能力"理论与实战、原理与实装、技能与实案"相融合,促使装备保障人才培养与保障需求深度铰链,为军队院校装备保障类专业深化教学体系改革提供科学的示范.

    装备保障人才为战育人能力模型新工科人才培养

    自动控制系统稳定性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设计

    孙杰王贵桥张浩宇张福波...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的不足,将某型号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引入系统稳定性案例教学课堂.通过对案例的数学建模,分别应用时域分析法中的劳斯判据、赫尔维茨稳定判据,系统输出曲线和频域分析法中的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及对数稳定判据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课程将思政元素与系统稳定性知识有机融合,引申出"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问题解决思想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系统稳定的重要意义及自身责任.

    自动控制原理案例教学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思政元素

    面向工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师能力提升研究

    匡翠林李海峰蔡昌盛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优秀的研究生导师来实现,而导师能力的提升也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该研究分析导师能力提升的困境,构建针对工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师能力体系,并提出有效的导师能力提升路径.这些路径包括创新导师遴选机制、提高导师立德树人实效性、建立高效的导师培训机制以及构建跨学科导师交流机制.通过这些措施,期望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高层次创新人才导师能力能力提升路径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新时代背景下环境类研究生学术表达与创新能力培养

    张海涵刘欢黄廷林刘素琴...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环境类研究生教育旨在启发学生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系统地解决复杂环境问题,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学术表达能力是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该文分析目前环境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研究生学术表达的多种因素,着重阐述如何通过学术表达能力培养课程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期培养兼具学术表达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生学术表达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新文科视野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与实施路径

    王星
    80-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为外语专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外语专业应充分理解新时期外语教育的内涵,把握新需求、新导向、新方法,培养符合国家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青岛理工大学外语专业以"需求引领,产学协同,跨界融合"为理念,积极推行育人模式改革,逐渐形成"外语+α"的特色发展方向.该方向以需求和产出为导向,构建文理交叉的课程与实践双融合体系,充分发挥校企联合育人优势,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扎实的外语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育人专业建设外语专业

    新时代军事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实施路径创新

    何建省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对标当前军事体育课程教学现实问题,阐释军事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构架,从多维度探究该课程教学体系实施的路径创新,旨在为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在军队院校落地生根夯实坚实的理论基础.

    新时代军事体育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路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