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与社区规划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郎嵬黄妍袁媛陈婷婷...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及其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在全球领先,涵盖社区发展、更新与规划等多个领域,并强调实践性教学.学生通常需要参与真实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规划设计,从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种实践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技能,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种规划工作.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全球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同时,美国高校社区规划及其相关课程,涵盖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在教学实践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项目式教学、实习实训等形式,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社区规划项目中进行调研、规划设计和方案实施,从而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我国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教学实践模式,推行项目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的社区规划项目,并加强专业实习实训环节,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社区规划城乡规划课程体系参与式教学美国高校

    高校大类招生培养中的竞争与合作

    刘飞罗均何彦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类招生培养是近年来高校采用的主要招生培养方式,其较好地适应以交叉性、创新性、多样性为典型特点的高等教育变革.大类招生是实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识、交叉、多样的培养特点,需要高校、学院、师生多方介入,因此大类招生培养中高校之间、学院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存在着合作与竞争.以学生为中心,各方良性竞争,广泛合作,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招生培养方案,是提高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大类招生合作与竞争人才培养通识教育专才教育

    "双碳"背景下碳中和通识类课程教育改革与实践——以兰州理工大学碳中和与新能源综合利用课程为例

    安周建张东付建时天禄...
    11-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碳中和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该文以兰州理工大学碳中和与新能源综合利用通识课程为例,深入探讨在"双碳"背景下,通过教育改革与实践,培养学生的碳中和意识和新能源技术应用能力的方法.首先,分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详细阐述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培养目标的优化、教学内容的拓展、课程思政的融入、科创实践的结合以及评价体系的完善.实践结果显示,改革后的课程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其碳中和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教育改革为高校碳中和通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宝贵经验,对于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碳中和教育改革通识课程跨学科融合评价体系

    21世纪以来东北人口较少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徐长恩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较少民族是学术界关注度较高的群体.从全国、省域、城乡与性别的视角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全面科学地探讨分析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在整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民族间差距、性别差距相对较小,但也局部存在学业成绩不理想、城乡差距较为明显等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东北人口较少民族高等教育也将走向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

    21世纪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省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两弹一星"精神驱动的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若干思考

    李晖李向南周薇杜胜...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深入探讨"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着眼于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现状与问题.通过分析"两弹一星"精神在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揭示其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防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等方面的深远影响."两弹一星"精神将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爱国爱军情怀、增强学生的综合国防素养,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投身国防事业.同时,其中强调的科技创新、学科交叉融合等理念,更为国防科技特色学科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通过该研究的深入剖析,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两弹一星"精神驱动下的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为高校培养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

    "两弹一星"精神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爱国主义自主创新人才培养

    因材施教确保高校电子信息类硕士培养质量研究

    刘红敏魏涛于金霞郭海儒...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人工智能技术革新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的能力需求,基于北京某行业型部属"双一流"高校(高校A)机器视觉与智能感知研究组和某省属行业型"双非"高校(高校B)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研究组 2014-2023 届电子信息类硕士毕业生的相关数据,对比不同层次高校两个研究组毕业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和就业情况,验证针对不同培养目标依托不同类型项目、科研平台和培养模式进行因材施教确保高校电子信息类硕士培养质量的教育理念,提出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合作交流、严抓关键环节和个性化培养目标四项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改进机制.

    电子信息类硕士培养目标培养质量因材施教创新教育

    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思政联合建设模式研究——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

    王晓芳林海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 6 门专业核心课——飞行器系统概论、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飞行器制导与控制和飞行器系统总体设计,开展 6 门课的课程思政联合建设模式研究.根据各门专业课的专业知识特点,建设"有中心、有主线、深融合"的体系化多层级联合课程思政资源库;分析 6 门课的开设时间及相应的学生学情,建设"有重点、分阶段、合规律"的课程思政联合形成性考核评价机制;针对每一门课,建设师生共建课程思政资源库、师生共同研究探讨课程思政主题、师生共同进步的知行合一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该联合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可推广至专业所有课程的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中.

    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思政联合建设思政资源库考核评价模式教学方法

    BOPPPS教学模式下航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以航天动力学与控制课程为例

    杨跃能张士峰邓少永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文紧扣航天类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以航天动力学与控制课程为实践依托,探索构建"BOPPPS+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首先,结合航天类专业课程的学科属性、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从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工程素养等方面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然后,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的逻辑次序进行课程设计,通过导入(B)、目标(O)、前测(P1)、参与式学习(P2)、后测(P3)和总结(S)六个环节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内容.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习内驱力,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升课程教学质效.

    航空航天飞行控制课程思政BOPPPS教学模式

    聚焦工程创造力的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

    姜萍孟丽付磊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培养提出新的需求,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以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为例,立足于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从"双循环"持续改进培养机制,到"六维度""三层次"知识体系重构、螺旋递进式全学程实践教学和"盐溶于水"课程思政建设等,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实践,教学效果表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工程创造力核心课程群工程教育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

    关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孙红芳刘伟陆晗王琰帅...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例,分析线上线下教学特点,针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线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线上资源,增加课程训练频次和训练方式,辅助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通过线下实操与虚拟试验的对比,促进学生对试验技能的精细化掌握,巩固试验效果;实现课堂线下授课与APP自学的结合,培养学生在庞杂的知识系统中建立逻辑的技能,拓展课程容量.所提出措施的有效性在实际课堂中进行验证.设计手段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线下教学痛点,有效活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助力符合OBE工程教育理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混合式教学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教学无纸化办公OBE工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