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工科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思政教改探析

    魏英杰杨宇友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涉及不同开发利用形式的城市地下空间统筹规划与设计布局.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是开展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的重要时期.为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该文以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为例,提出一些思政教改措施,包括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以期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相辅相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地质报国改革措施

    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复杂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课程为例

    高慧慧尚晓靓李方昱韩红桂...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在现代制造业和生产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文以研究生课程复杂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为例,聚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教学形式缺乏创新、实施效果难以评价等难点问题,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提出明确思政育人目标、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教学形式、开拓产学研赛育人模式和完善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等改革策略,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政素养,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课程思政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复杂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思政教学

    "横向打通、纵向延伸"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计算机核心基础课程群为例

    刘晶帖军杜小坤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的产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环境下,知识与技术迭代加速、工作场域更加复杂.针对传统课程教学对学生横贯能力培养不足,与科技竞争和产业变革导致的复杂工作场域不够契合的问题,围绕产出导向,提出横纵贯通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以计算机核心基础课程群教学改革为例,实施以课程目标达成为导向的螺旋递进式教学,有效衔接课程知识点与能力、品行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持续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激发学习动机,培育良好品行.在多维学习评价与反馈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系统思维等工程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责任意识等品行.

    横贯能力产出导向横纵贯通的课程教学项目实践多维评价

    新工科背景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N+1"改革实践探索

    蒋峰
    143-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中国方案,它是继产教融合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由注重技术与科学向关注实践转变的重要举措.该文结合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构建基于"N+1"考核方案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应对模式,从基本思路、组织实施、目标达成评价等多维度进行理论凝练和案例研究,提出网络课堂、科技作品、团队合作、课后作业与实验的"五部分、四环节"等多项应对策略,制定完整、规范的"N+1"过程考核形式、课程大纲、考核设置等具体细则.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该研究可为高等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新工科课程改革过程评价模拟电子技术工程教育

    水声通信与组网技术应用于通信原理相关课程中的改革探索

    杨健敏彭志鸿王佳惠黄滢...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蓬勃发展,水声通信与组网领域的人才需求正不断提高,教育改革的深化实施也在促进着通信原理相关课程的教育方式革新.该文围绕着水声通信与组网的教育模式,阐述当前水声通信的发展现状和教育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去考量改革的措施,以此改进当前的不足之处,再通过理论分析来解析这些措施的可行性.最后,该文强调教育改革的时效性和持续性,指出教育改革并不是一件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应当追求的是"更好"而非"最好",要一步一个脚印,稳中向好地前进.

    水声通信与组网教育改革通信原理教育探索大学教育

    基于OBE理念、学科交叉与科教融合的新林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叶清幸娇萍邢浩王燕...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需求,对高校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针对高校林学专业课程体系专业知识分隔、与现代林业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不适应以及教师科研与教学不协调等问题,江西农业大学开展新林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OBE教学理念,以课程思政、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为驱动,构建"目标-案例-实践"新林科教学模式.探索出教师将科研、教研和实习基地建设相结合的融合新途径,并取得一定科技与教学相互融合的成果.建立多学科融合的案例库.增设智慧林业新林科专业,已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并顺利招生,推动了教师跨学科领域能力、实践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林学学科交叉科教融合OBE理念培养路径

    个性化导师制在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具体实施及影响要素分析——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拔尖人才实验班为例

    沙晓鹏赵勇胡晟吕江涛...
    156-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和社会需要,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仪器类专业早在 2018 年就开始了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对培养方案不断修正、培养路径持续改进、个性化导师制的连续执行,最终形成以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探讨个性化导师制在该培养模式中的重要作用,详细地阐述个性化导师制的具体实施过程,分析影响要素,以期望为高等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本科培养教育改革拔尖人才个性化导师制影响要素

    学科交叉型土木工程材料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探索与实践

    于泳金祖权张苹牛景轶...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土木工程材料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导师的水平,该文从土木工程材料研究生培养的困境和成因出发,分析地方高校导师团队和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材料研究生培养为例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即基于具体课题实际确定适合的导师团队,充分利用科-教-产资源和国际合作平台,发挥不同导师的专业特长,优化师资队伍和配置,进行学科交叉型土木工程材料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探索.实践表明,地方高校结合实际和发展定位,采取合适的模式,同样能够建设取得优异的土木工程材料研究生培养效果,提升研究生导师团队质量.

    土木工程材料学科交叉导师团队研究生培养地方高校

    非遗视角下艺术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杨通明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以非遗视角为切入点,探讨艺术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将非遗文化融入教学,构建以非遗文化为核心的思政育人理念,并以"学训展行+课岗赛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基础,构建具有非遗文化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通过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的创新,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自身修养和专业技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表明,基于非遗文化实施课程思政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人文素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非遗传承艺术设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实践研究

    江苏高水平大学学科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与策略研究

    盛永祥徐淑艺吴洁
    168-1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 年江苏省政府启动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进一步明确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实施项目和保障措施,加快推进江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高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高校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引进和培育,可以提升高校的学科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通过选取江苏高水平大学 22 所高校,分析高校的学科点和博士点建设情况,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和领域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五唯"现象,提出学科博士点建设、建立灵活多样人才引进制度以及健全学科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等对策建议.

    江苏学科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