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背景下未来科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蔡力南云宁豆豆魏晓冬...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该文在分析首批 12 所高校未来技术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举措基础上,聚焦我国行业特色高校——西北工业大学在思政育人、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贯通培养和全球胜任力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我国未来科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提供借鉴.

    未来科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行业特色高校思政育人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产教融汇贯通培养

    行业特色新工科研究生培养内涵、模式与路径

    李皋李昆成郭建春蒋琪...
    5-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新工科建设已进入全面深化新阶段,通过探索建立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和新方法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的事业进入关键期.行业特色工科研究生培养具备新工科建设的优势和先机,但行业特色新工科研究生培养内涵尚未被阐明,仍缺少可推广的实践模式与路径,严重制约其理应在新工科建设方面充分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油气行业特色工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为例,调研分析行业特色传统工科与新工科研究生培养特征,揭示"面向未来、适应需要"的培养内涵,构建了"学科交叉、分类培养"的培养模式,提出"以研为本、多维进阶"的培养路径.实践证明,该模式和路径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推广价值,可为新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新工科研究生内涵模式实践

    基于BOPPPS模型的第二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体系建构

    陈玉平白玉兰王雪向艳丽...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第二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与评价均滞后于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需求的现实困境,该研究基于BOPPPS教学模型建立教学评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体系,并以陕西某本科高校的第二外语课程教学为对象,进行评价实验.实验表明,基于BOPPPS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语言知识习得、语言产出及思政表现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并且能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系统性的促学评价,该体系为培养"懂中国,通世界,会应用"的外语人才提供另一条实践路径.

    第二外语课程思政BOPPPS教学模型评价体系语言产出促学评价

    "土木工程+AI"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林沛元黄林冲马保松王复明...
    17-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迅猛且应用广泛,在各行各业都展现出巨大潜力和价值.目前,随着AI向更高阶段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进化,其对各学科的影响势必更为深入,且与前序AI初级阶段有着本质不同.土木工程作为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如何将AI融入人才培养以应对新挑战和把握新机遇,已成为该学科急需摸索和回答的关键问题.鉴于此,首先搜集 100 所高校(国内 50 所,国外50 所)在土木工程学科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对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和总结,分析国内外高校在土木工程学科融入人工智能本科教育方面的现状与不足.最后,提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策略,为土木工程学科AGI时代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通用人工智能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教育改革

    基于预测案例的马尔科夫链教学方法研究

    曾虹程王亚敏潘泳辰刘耀鑫...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尔科夫链由于其对过去、现在、未来状态关系的物理内涵,是实际工程经常运用的数学概念,多用于对未来状态的预测,广泛应用于态势估计、模型构建、趋势预测等方面中.在高校随机过程课程安排中,针对马尔科夫链的教学内容公式化,学生理解较浅,不利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该文重点采用案例教学法,以飞机目标跟踪预测实际工程案例为主线,马尔科夫链物理内涵实现的课程内容为辅线,结合生活中诸多案例讲授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及其应用,激发学生对随机过程课程的探索兴趣,锻炼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系,提升学生运用课程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根据马尔科夫链的物理内涵,启发学生保持对未来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

    马尔科夫链随机过程案例教学法目标跟踪预测案例课程思政

    新工科背景下地质资源勘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严德天王华甘华军蒋恕...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方向和措施之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作为传统工科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开展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值得深入探讨.在详细剖析国内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该文从创新课程体系、学科竞赛体系、科研实践平台体系、校企融合与多学科交叉以及融入全球化创新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地质资源勘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解决方案,助力新工科创新发展.

    地质资源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应用创新新工科

    "双碳"时代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张欣然孙连鹏吕慧赵姗姗...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发展观与"双碳"战略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培养具有"双碳"思维和环境工程专业技能的高水平人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该文从深化课程内容和拓展实践方式两个方面探讨"双碳"时代中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优化方案.以"双碳"目标达成为导向,构建"课堂教学—案例研讨—课程设计—调研实践—研究性学习"五位一体的多元浸润的育人模式,取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和丰富的教学成果,帮助学生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和节能降碳意识、强化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双碳"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给排水管网工程

    "政产学研用"视角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李天庆朱强刘海霞罗锐...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政产学研用体系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作为培养材料加工领域高级人才的重要学科,面临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该文从"政产学研用"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优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以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政产学研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人才培养创新能力专业素养

    智能时代下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的重构与教学设计

    邓倩妮林新华孔令和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加速演化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提出变革诉求.从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出发,总结建设过程中培养学生软硬件协同的计算机系统能力的思路、举措以及成效.对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进行重构,实现经典体系结构与智能系统的交叉融合、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取得显著的成效,推动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内容和形式变革.课程经验可被推广至其他课程,以实现计算机专业课以及新工科课程的改造升级.

    智能时代计算机系统能力软硬件协同课程重构教学设计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高年级研讨课教学模式探索

    李长江李昌珍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农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高年级研讨课在农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被增设.但如何进行该课程的教授在农科中研究还很少,且还缺乏一个共识性的教学模式.因此,该研究基于海南大学农学专业高年级研讨课授课实际,从授课模式出发进行优化,其中包括研讨选题的自由化、学生角色的主体化、汇报形式的灵活化及思政与汇报的融合化等四个方面,通过探索以达到提升农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研究表明,以上四个方面的优化契合农学专业课程性质和培养要求;学生考核成绩都显著提高,且良好以上的学生比例在逐年增加;并且学生对教学模式认可度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提高.

    农学专业高年级研讨课教学模式汇报形式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