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古建园林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古建园林技术
古建园林技术

马炳坚

季刊

1000-7237

010-84130668

100011

北京安德里北街甲20号

古建园林技术/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性期刊。报道古典园林管理经验,探讨古建园林艺术。栏目有古建筑、传统技术、古典园林工程、古建修缮经验、传统建筑与园林的设计施工、古建园林艺术研究、古建历史文献介绍、古建维修保护政策研究、古建文物集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海张园水泥花砖装饰纹样研究

    许灵言杜骞曹永康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水泥花砖起源于十九世纪欧洲,一度盛行于法、英、德等国家.水泥花砖在十九世纪末期伴随欧洲殖民扩展与文化输入传入中国.二十世纪初期,随着民族水泥工业的发展,水泥花砖开始在中国开埠城市的公共建筑及民居建筑中广泛使用.建造于二十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张园里弄建筑是研究民国时期水泥花砖的一处珍贵案例.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与记录,从装饰纹样与艺术风格的角度,全面整理了张园水泥花砖的纹样类型,溯源纹样的文化母题推测其在本土化过程中的嬗变,总结水泥花砖之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意义.

    水泥花砖上海张园纹样溯源装饰风格近现代建筑遗产

    乡村生态位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刘畅王琰李伟
    107-10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可持续发展受着多维度资源条件的扰动与制约.乡村生态位作为一种学科交叉的新思路,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在乡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层面广泛关注的新课题.文章从乡村生态位的概念演化与乡村生态位应用研究等两方面系统的梳理、总结有关乡村生态位的国内外研究动向,探讨当前乡村生态位的研究现状与薄弱环节,并进一步提出对乡村生态位研究与实践领域的展望,应注重以下优先发展领域:乡村生态位理论及评价研究、乡村生态位应用实践,为今后乡村生态位研究提供参考.

    乡村生态位乡村评价乡村保护可持续发展进展综述

    疏密曲折·眼前有景——苏州畅园探析

    沈实现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童隽在《江南园林志》中提出了造园与品园的"三境界":"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高度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本文以此为线索初探畅园.畅园是位于苏州庙堂巷面积仅1400平方米的小园,该园以水池为中心,以贴墙游廊串联起诸多的亭榭,形成曲折蜿蜒、层出不穷的游线,并以西南隅的湖石假山及山巅小亭作为全园最高点和视觉地标.多而不乱,小中见大,是清末民初苏州小园的佳作.目前学术记载和相关文献较少,本文在现场测绘和历史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该园的历史沿革和园林布局作了初步探讨,并从童寯的造园三境界角度展开讨论和品评,特别是在小型园林中这三重境界的具体而微的体现,以期对江南地区类似的泛泛无名的遗珠园林调研、梳理和发掘工作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畅园疏密得宜曲折有致眼前有景

    基于空间句法视角的衢州农宅基因型变迁研究

    柴兴康徐佳程陈钰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句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空间的理论方法,在研究居住空间形态与其社会文化逻辑关系时兼具定量和定性分析的优势 该理论认为将建筑描述为由多个空间节点和一定拓扑结构形成的一个组合体系.居住空间的"基因型"具体指使用者的行为模式作用于住宅内部空间关系从而形成的平面拓扑关系特征集合.本文以衢州市衢江区五个代表时期56幢农宅为研究对象,通过提炼空间基因型中的稳定型并进行阐释后发现:1)乡村居住空间呈现明显的现代化和世俗化的趋势;2)伴随着建设行为话语权的改变及外部设计力量介入导致的乡土特征断层.

    空间句法基因型稳定型农宅

    社会职能视角下美国国家历史公园的模式变迁

    程世卓秦冰钒胡莹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美国国家历史公园作为历史类国家公园领域的先行者,已有近二百年历史,经验相对丰富、理论结构趋于完善.从社会职能视角,对美国国家历史公园的基本信息和模式变迁进行研究,将美国国家历史公园的发展脉络划分为初创期、探索期和深化期,依据各时期保护主体、保护目标、实施模式等基本演变特征,阐明从展陈历史到服务社会再到涵育民族未来的社会角色演进脉络,探讨美国国家历史公园社会职能演变的机制和内在动因,为我国系统、科学地建立国家文化公园提供理论借鉴和经验参考.

    美国国家历史公园社会职能国家文化公园区域性遗产保护公民参与

    古建園林技術征稿启事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