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优化链霉蛋白酶溶解方法对胃镜检查前护理配药工作效率的影响

    饶婷张丽华
    4026-4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3种不同链酶蛋白酶溶解方法对提升胃镜检查前护理配药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验性研究.于2024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采用传统搅拌法、密闭容器震荡法和电动搅拌法,分别溶解20 000 U链霉蛋白酶+lg碳酸氢钠+50 ml水混合物,每组实验30次,观察指标为液体中药粉完全溶解所用时间.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电动搅拌法为最优法,在时间上明显优于传统搅拌法与密闭容器震荡法.单人份配置时间:传统搅拌法用时(118.3±5.0)s,密闭容器震荡法平均用时(40.0±3.5)s,电动搅拌法平均用时(25.0±4.0)s,电动搅拌法比传统搅拌法平均用时减少93.3 s,比密闭容器震荡法平均用时减少15.0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10人份配置时间:传统搅拌法平均用时(199.8±12.5)s,密闭容器震荡法平均用时(79.7±5.0)s,电动搅拌法用时(39.8±6.0)s,电动搅拌法比传统搅拌法平均用时减少160.0 s,比密闭容器震荡法平均用时减少39.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电动搅拌法能有效减少胃镜检查前的配药时间,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胃镜链霉蛋白酶配置方法护理工作效率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资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余月琴杨琪
    4030-4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理资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32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0例、女62例,年龄范围18~79岁.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评估患者心理资本现状,并采用基线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2DM患者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132例T2DM患者的PPQ评分为(122.20±10.54)分;不同并发症、感知压力、健康素养、社会支持患者的PPQ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并发症、感知压力高、健康素养低、社会支持低是导致T2DM患者心理资本水平下降的因素(均P<0.05).结论 T2DM患者心理资本水平处于中等,合并并发症、感知压力高、健康素养低、社会支持低均是其影响因素.

    2型糖尿病心理资本影响因素

    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唐丽君陈金辉刘亮肖旑莉...
    4033-4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23年4月至9月收治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例,年龄(63.47±8.92)岁;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32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其中男31例,女1例,年龄(63.22±9.08)岁.对照组采用喉癌手术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自我效能及术后1个月的满意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术后6个月,试验组生存质量及自我效能评分分别为(1 029.28±28.17)分、(34.28±3.29)分,均高于对照组[(915.27±19.63)分、(29.67±4.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满意度[100.0%(32/32)]高于对照组[9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 对喉癌患者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升自我效能及满意度.

    喉癌护士主导多学科协作生存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在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卢晶王佩佩王晓东梁瀛...
    4038-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96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8例).参照组男20例,女28例,年龄(66.78±9.14)岁,病程(5.06±1.12)年;试验组男18例,女30例,年龄(66.81±9.13)岁,病程(4.95±1.02)年.两组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生活管理以及康复指导),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均为7 d,随访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t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用力肺活量为(3.65±0.52)L、第1秒用力呼气量为(2.65±0.32)L、峰值呼气流速为(82.72±6.23)L/min,均高于参照组[(3.21±0.53)L、(2.31±0.42)L、(78.80±5.81)L/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05、4.461、3.188,均P<0.05);试验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50.05±3.52)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参照组的(61.49±4.03)mmHg,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为(70.05±6.32)mmHg、酸碱度值为7.42±0.33,均高于参照组[(60.01±5.92)mmHg、7.30±0.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812、8.032、2.125,均P<0.05);试验组治疗依从性100.0%(48/48),护理满意度97.92%(47/48),均高于参照组[89.58%(43/48)、85.42%(41/48)],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17%(2/48),低于参照组的20.83%(10/4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274、4.909、6.095,均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生理功能(80.05±6.52)分、生理职能(81.05±6.32)分、躯体疼痛(82.72±6.23)分、总体健康(81.88±6.02)分、活力(82.76±6.61)分、社会功能(83.70±6.58)分、情感职能(86.91±6.21)分、精神健康(85.05±5.52)分,均高于参照组[(71.10±5.41)分、(72.08±5.22)分、(71.45±5.06)分、(71.45±4.06)分、(73.08±5.01)分、(72.69±5.53)分、(75.65±5.31)分、(76.10±4.4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18、7.581、9.728、9.951、8.085、8.874、9.547、8.776,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显著改善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与动脉血气指标,还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雾化吸入综合护理肺功能生活质量

    两种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量表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的一致性评价

    甘海丽石丽梅李丽蓉梁娟...
    4043-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adua量表和Khorana量表在肿瘤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中的一致性,为临床肿瘤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选择合适量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136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6例、女60例,年龄(52.72±15.00)岁;采用Padua量表和Khorana量表对患者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两种评估工具的血栓风险检出率比较采用x2检验,二者评估结果的一致性使用Kappa检验分析.结果 Padua量表、Khorana量对肿瘤住院患者存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检出率分别为43.38%(59/136)、41.18%(56/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对肿瘤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的一致性率为90.44%(123/136),Kappa值为0.804(P<0.01),一致性较好.结论 Padua量表、Khorana量表在肿瘤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二者均可作为肿瘤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的评价标准.

    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Padua量表Khorana量表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不同置管途径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

    陈金妹
    4047-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不同置管途径(上肢与下肢)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接收的120例需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按置管途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中,男39例、女21例,胎龄(28.0±2.3)周,置管时早产儿体重(1.46±0.20)kg,给予下肢静脉置管;对照组中,男38例、女22例,胎龄(29.0±2.2)周,置管时早产儿体重(1.35±0.10)kg,给予上肢静脉置管.比较两组早产儿PICC置管的操作时间、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一次成功穿刺率、并发症及异位发生率.采用t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研究组置管操作时间为(24.62±2.11)min、穿刺点出血量为(1.01±0.20)ml、导管留置时间为(16.50±4.10)d,对照组分别为(32.53±2.29)min、(1.98±0.55)ml和(14.60±4.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8.33%(59/60)、一次成功穿刺率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88.33%(53/60)、75.00%(4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3/60)、异位生率为3.33%(2/60),对照组分别为16.67%(10/60)、13.33%(8/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下肢静脉PICC置管并发症少,安全性好,一次成功率高,是PICC置管首选方式.

    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途径应用效果

    耳穴埋豆配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肛肠术后腹胀的临床研究

    徐奋邓昌茂高鹤菲李文芳...
    4050-4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耳穴埋豆配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肛肠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肛肠术后腹胀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9.12±2.15)岁,病程(4.12±1.15)d;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0.12±3.54)岁,病程(4.68±1.21)d.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豆配合中药热奄包外敷,均1次/d,5次/周,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腹胀程度.采用x2、t及秩和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38);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22.34±2.32)h、排便时间为(26.34±3.15)h、住院时间为(7.02±1.05)d,均短于对照组[(32.75±3.12)h、(36.75±3.08)h、(8.12±1.4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腹胀程度0级8例、Ⅰ级11例、Ⅱ级10例、Ⅲ级1例,对照组分别为2例、7例、14例、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71,P=0.003).结论 耳穴埋豆配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肛肠术后腹胀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腹胀程度.

    腹胀肛肠术后耳穴埋豆中药热奄包

    2014-2023年广州市番禺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陈鹭珊黄桂锋杨燕君
    4054-4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4-2023年广州市番禺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报告管理》中收集2014-2023年广州市番禺区手足口病数据,结合人口统计学资料,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14-2023年广州市番禺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4 193例,年均发病率336.04/10万,无重症、死亡病例.2014年发病率最高(509/10万),2020年发病率最低(69.20/10万),发病总体呈隔年高发特点,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 744.597,P<0.001);全年均有报告,发病高峰5-7月;不同镇、街道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7.536,P<0.001).男女比例1.45:1,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22.67/10万和 283.38/10万(x2=3 305.453,P<0.001).<3岁发病率最高,达57.01%(47 995/84 193);年龄组前3位:1岁≤年龄<2岁组占27.62%(23 257/84 193)、2岁≤年龄<3岁组占19.01%(16 005/84 193)、3岁≤年龄<4岁组占17.92%(15 088/84 193).职业前3位:散居儿童65.85%(55 442/84 193)、托幼儿童28.24%(23 778/84 193)、学生4.69%(3 952/84 193).2014-2023年有4.61%(3 880/84 193)病例填报病原学检测结果,肠道病毒71型占21.80%(846/3 880)、柯萨奇病毒A16型占17.24%(669/3 880),其他肠道病毒占60.95%(2 365/3 880),3类病原不同年度检出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9.414,P<0.001).共报告暴发疫情6宗,相关病例125例,占所调查地区丙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报告数(33宗)的18.18%,全部发生在幼儿园.结论 2014-2023年广州市番禺区手足口病发病总体呈隔年高发特点,有明显季节和人群分布特征,应加强学龄前儿童和重点地区的病原学监测工作,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幼儿照顾者疾病防控知识水平.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CBL教学法与网络课程结合在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教学中的应用

    黄帅令狐熙涛黄卫华李金杰...
    4059-4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BL(case-based learning)教学法与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60名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男14人,女16人,年龄23~25岁)与试验组(男15人,女15人,年龄23~25岁),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CBL教学法与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教学结束时,评价两组学生学习满意度和临床、科研能力.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临床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85.33±4.72)分比(77.50±6.12)分、(83.70±1.51)分比(77.43±4.85)、(85.90±3.95)分比(76.10±4.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BL教学法与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在临床教学中应用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临床和科研能力.

    CBL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网络课程研究生教育

    基于5G移动网络的医学检验继续教育的线上与线下混合教改尝试

    陈波黄海樱周强冀天星...
    4063-4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现有5G移动互联网网络资源和通过制作学习多媒体资源网络平台,让学生线上进行自主学习,并与老师交互.通过集中教学相关的内容、资料和课后测试等资源制作成一系列相关的教学网页,存放于学校网,开展学习与实时交流的多种教学形式.学生利用学校网可以实现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自我测试与同学和教师在线探讨和交流等.由于教学网页的制作技术、过程比较简单,流程相似,所以对课件内容的增删改均比较容易实现.充分发挥网上教学的优势,结合传统教学的特点,采取混合式教学方式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5G医学检验线上与线下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