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肠道免疫因素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策略

    潘广涛陈爱莹
    57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肠道慢性炎症。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免疫因素逐渐受到临床及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为IB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兴研究方向。本文通过PubMed/Medline/Cochrane/SinoMed/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外医学数据库追溯了近20年的相关文献研究,对国内外文献中的肠道营养、肠道微环境、肠道氧供、肠道免疫因子以及昼夜节律等参与IBD发病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旨在探索新的治疗靶点,为IBD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炎症性肠病免疫研究进展

    ICU患者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特点、新型诊断及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陈秋宇刘享田叶莉萍田行瀚...
    581-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炎克雷伯菌(Kp)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引起的血流感染(BSI)近年来因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惊人上升而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患者的增加以及大量研究的开展,目前临床上对ICU内Kp-BSI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探究,而且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微滴式数字PCR以及机器学习等新型病原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为ICU内Kp-BSI病原学诊断开辟了新的视野。同时,新型抗生素的研发以及多种治疗措施的改进和实施有望降低ICU内Kp-BSI患者的病死率。故本文就ICU-Kp-BSI的发生特点、新型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临床诊治ICU-Kp-BSI提供新思路。

    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医院获得性重症监护室进展

    葛根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古路路吴福玲
    586-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葛根素具有广泛的药理学特性,如抗炎、抗氧化、抗癌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葛根素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许多优势。本文总结了葛根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最新进展,以期提供有应用前景的药物。

    葛根素呼吸系统疾病信号通路进展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多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589页

    中药漱口液对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meta分析

    魏婷妤蒋玮婷李紫梦蒋雅昕...
    590-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meta分析评价中药漱口液对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收集中药漱口液预防VAP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追溯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偏倚风险评估,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4篇文献,中文9篇、英文5篇,共计1 29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中药漱口液)649例、对照组(氯己定含漱液)64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VAP发生率[RR=0。48,95%CI(0。39,0。60),P<0。000 01]、真菌感染发生率[RR=0。28,95%CI(0。16,0。48),P<0。000 01]、口腔溃疡发生率[RR=0。31,95%CI(0。20,0。49),P<0。000 01]、口腔异味发生率[RR=0。36,95%CI(0。26,0。50),P<0。000 01]和机械通气天数[SMD=-1。55,95%CI(-2。88,-0。21),P=0。0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改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4,95%CI(-0。59,0。50),P=0。87]。结论 中药漱口液相比于氯己定含漱液更能降低VAP发生率,减少真菌感染、口腔溃疡、口腔异味的发生和缩短机械通气天数,但在降低CPIS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中药漱口液对VAP的预防效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控中药漱口液meta分析

    MSCs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VAP肺损伤的作用研究

    朱建秋罗幸谢迎秋主有峰...
    597-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的预后,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晰。本文针对VAP发生时,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肺泡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本研究实施于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本研究建立VAP大鼠动物模型并提取、鉴定MSCs,取SPF级健康雄性大鼠15只,体质量180~200 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VAP组和VAP+MSCs组。空白对照组、VAP组的肺泡上皮细胞单独在培养箱内培养,VAP+MSCs组的肺泡上皮细胞与MSCs在培养箱内共培养,48 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以及下游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qPCR及ELISA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PI3K、Akt以及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1α、IFN-γ表达水平最低;VAP组PI3K、Akt以及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1α、IFN-γ mRNA表达水平最高,高于另外两组;而VAP+MSCs组炎症因子水平虽高于空白对照组,但较VAP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VAP发生过程中MSCs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肺泡上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从而达到抑制或减轻VAP的作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间充质干细胞肺损伤PI3K/Akt动物实验

    血清KL-6水平与NSCLC患者PD-1相关免疫性肺炎的关联性

    胡少博张娜莉程静梅
    602-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相关免疫性肺炎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洛阳市中心医院的72例NSCLC患者,其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63~75(68。54±3。83)岁;采用PD-1抑制剂治疗1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KL-6水平;观察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PD-1相关免疫性肺炎发生情况,并根据该疾病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患者发生PD-1相关免疫性肺炎与治疗前、后血清KL-6水平的关系。采用t检验、x2检验、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经PD-1抑制剂治疗后,发生相关免疫性肺炎5例,发生率为6。94%(5/72);发生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KL-6水平分别为(1 518。72±263。67)U/ml、(1 185。36±207。15)U/ml,均高于未发生组(1 064。01±185。09)U/ml、(879。44±112。06)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PD-1相关免疫性肺炎发生情况与治疗前、治疗后血清KL-6水平均呈正相关(r=0。524、0。551,均P<0。001)。结论 在PD-1抑制剂治疗过程中,PD-1相关免疫性肺炎发生与治疗前、后血清KL-6水平呈正相关,治疗前血清KL-6水平较高者在治疗后更容易发生相关免疫性肺炎。

    非小细胞肺癌涎液化糖链抗原-6PD-1抑制剂免疫性肺炎

    腹腔镜术前口服高糖溶液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响

    杜生旺史春强吴新军张婷婷...
    606-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前口服高糖溶液对术后胃肠功能、炎症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38~75(56。65±8。43)岁,Dukes分期:Ⅰ期21例,Ⅱ期18例;对照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39~74(55。79±8。39)岁,Dukes分期:Ⅰ期22例,Ⅱ期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前采用高糖溶液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炎症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并发症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3。97±2。85)h、(14。35±5。43)h、(5。69±0。87)d,均短于对照组(34。68±3。94)h、(21。06±7。47)h、(9。52±1。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别是(141。85±30。29)ng/L、(8。69±2。05)mg/L、(7。34±0。93)ng/L,均低于对照组(182。46±33。37)ng/L、(15。33±2。78)mg/L、(9。97±1。5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指数(5。14±0。31),低于对照组(7。75±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5%(4/39),低于对照组的28。21%(1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术前口服高糖溶液能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降低患者炎症水平,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高糖溶液胃肠功能炎症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发症

    四磨汤用于胆石症患者术后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张婷婷杜生旺吴新军祝冒善...
    610-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四磨汤用于胆石症患者术后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中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2例胆石症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31例;年龄22~64(43。17±3。74)岁;给予常规抗感染、保肝治疗、四磨汤治疗。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30例;年龄21~63(42。62±3。49)岁;给予常规抗感染、保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部胀痛、食欲不振、脉弦、胸闷恶心、嗳气频作、舌红苔白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缓解时间、排便时间和进食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生长抑素(SS)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16%(47/51)高于对照组70。59%(3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26,P=0。005)。治疗后,观察组腹部胀痛、食欲不振、脉弦、胸闷恶心、嗳气频作、舌红苔白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33。56±5。44)h、肠鸣音缓解(18。76±3。28)h、排便(40。56±6。67)h以及进食时间(37。27±6。24)h更短(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GAS(112。87±18。25)ng/L、MTL 水平(203。81±22。13)ng/L 均比对照组低,SS 水平(48。96±8。09)ng/L 比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92%(2/51)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64%(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93,P=0。025)。结论 四磨汤可以有效缓解胆石症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缩短胃肠功能各指标的恢复时间,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胆石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磨汤胃肠激素胃肠功能

    超滑涂层气管导管用于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

    江建峰孙焱芫闫云飞李婷婷...
    614-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超滑涂层气管导管、普通加强导管在可视喉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难易程度与并发症。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择深圳大学总医院2023年6月至2023年8月拟行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的患者120例,包括口腔科、脊柱骨科等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滑涂层气管导管组(C组)和普通加强气管导管组(P组),每组60例。记录导管经过鼻腔的时间、插管时导管尖端染血评分(B1)、套囊染血评分(B2)及损伤总分(B=B1+B2),同时记录插管前(t1)、导管过鼻后腔(t2)及过声门后1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x2检验。结果 在经鼻气管插管过程中,C组导管经过鼻腔的时间[(8。43± 4。85)s]比P组[(17。00±8。91)s]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导管尖端染血发生率[9。4%(5/53)]较P组[27。6%(16/58)]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3个时间点的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滑涂层气管导管在经鼻插管时能缩短导管经鼻时间,减轻导管尖端对鼻腔损伤,同时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经鼻气管插管工具。

    经鼻气管插管超滑涂层气管导管普通加强导管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