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的影响

    王军廖伟芋王晓旭赵启兵...
    1104-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认知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安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卵巢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年龄(49.85±5.68)岁,体质量指数(23.01±1.59)kg/m2,病程(4.62±0.71)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级20例,Ⅱ级34例;研究组年龄(51.05±6.23)岁,体质量指数(23.18±1.47)kg/m2,病程(4.79±0.76)年,ASA Ⅰ级 18例,Ⅱ级36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术中寒颤、疼痛、认知功能、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t检验、LSD-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麻醉30min(T2)、术毕(T3)时,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3.02±5.97)mmHg(1 mmHg=0.133 kPa)、(81.03±4.86)mmHg、(84.51±6.24)mmHg、(86.12±4.05)mmHg,心率分别为(83.73±5.16)次/min、(68.76±4.16)次/min、(74.31±4.13)次/min、(76.02±4.84)次/min;对照组分别为(94.16±6.08)mmHg、(84.58±5.12)mmHg、(83.67±5.73)mmHg、(89.73±4.14)mmHg,(84.59±5.01)次/min、(72.32±4.85)次/min、(76.85±4.26)次/min、(79.88±5.01)次/min;两组不同时间点间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143、8.769,均P<0.001),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71、8.416,均P<0.001),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168、9.316,均P<0.001).研究组寒颤发生率(5.56%,3/54)低于对照组(18.52%,10/54)(x2=4.285,P=0.038).术后4h、12h、24h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别为(2.17±0.36)分、(3.07±0.38)分、(2.45±0.41)分,对照组分别为(2.21±0.39)分、(3.38±0.42)分、(2.69± 0.43)分;不同时间点间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54,P<0.001),两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31,P<0.001),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68,P<0.001).两组术前与术后12h、24h不同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两组MMSE评分、两组MMSE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研究组的肾上腺素、皮质醇、活性氧簇分别为(112.35±15.71)ng/L、(298.47±40.12)nmol/L、(115.71±12.89)mmol/L,对照组分别为(126.54± 18.67)ng/L、(321.54±45.13)nmol/L、(127.54±15.32)mmol/L,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t=4.274、P<0.001;t=2.807、P=0.006;t=4.342、P<0.001).术后24h研究组的白细胞介素(IL)-6、IL-21、高迁移率族蛋白 Bl(HMGBl)分别为(40.02±4.93)ng/L、(9.02±1.51)ng/L、(42.76±5.01)ng/L,对照组分别为(43.98±5.27)ng/L、(10.17±1.69)ng/L、(46.89±5.84)ng/L,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 IL-6、IL-21、HMGB1均低于对照组(t=4.032、3.729、3.944,均P<0.001).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5,P=0.540).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麻醉效果显著,有助于维持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可降低术中寒颤发生风险,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疼痛,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且不影响患者认知功能,安全可靠.

    右美托咪定腰硬联合麻醉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效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4年征订启事

    1110页

    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卢健王亚军宋杰
    11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0.37±8.30)岁,病程(8.60±3.15)个月,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0.22±8.45)岁,病程(8.55±3.20)个月,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运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使用镇痛药次数、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高敏C-反应蛋(hs-CRP)、血清骨保护素、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牙齿咀嚼功能(牙齿咬合力、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1,P=0.019).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镇痛药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2.64±0.58)分比(3.24±0.67)分、0比10.00%(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82,x2=4.211;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2、hs-CRP、血清骨保护素、RANK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 IL-6、IL-2、hs-CRP、RANKL均低于对照组[(1.16±0.34)ng/L 比(1.34±0.35)ng/L、(0.29± 0.04)ng/L 比(0.33±0.06)ng/L、(1.14±0.11)mg/L 比(1.65±0.22)mg/L、(0.35±0.06)ng/L 比(0.39±0.08)ng/L],血清骨保护素高于对照组[(0.43±0.08)μg/L比(0.36±0.0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3、3.508、13.114、2.530、4.165,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齿咬合力、出血指数、牙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0.48±0.10)分比(0.90±0.19)分、(0.47±0.09)分比(0.76±0.15)分],牙齿咬合力高于对照组[(140.18±11.85)lbs 比(116.75±9.97)lb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72、10.485、9.56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5,P=0.023).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相较于多次法根管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牙体牙髓病患者疼痛,降低炎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

    根管治疗术一次性多次法牙体牙髓病疼痛程度炎症因子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引导性骨再生修复前牙区囊肿刮治根尖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

    安佰利贺专李秦张波...
    1116-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联合引导性骨再生(GBR)修复前牙区囊肿刮治根尖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前牙区囊肿刮治根尖术后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6.91±8.02)岁,接受GBR治疗;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6.58±7.94)岁,接受CGF联合GBR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退缩量(GR)及术后3个月的美学修复效果[红色美学标准(PES)及白色美学标准(WES)]、修复效果满意度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PD、CAL及G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PD、CAL均低于对照组[(4.51±1.06)mm比(5.33±1.01)mm、(5.08±1.13)mm 比(6.84±1.42)mm],GR 高于对照组[(2.97±0.80)mm 比(2.49± 0.8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2、6.134、2.569,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唇侧龈缘曲度、唇侧龈缘高度、根部凸度/软组织颜色与质地及PE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1.84±0.57)分比(1.32±0.42)分、(1.96±0.64)分比(1.41±0.51)分、(1.86±0.68)分比(1.35±0.66)分、(1.97±0.65)分比(1.46±0.52)分、(1.92±0.67)分比(1.49±0.54)分、(9.55±1.45)分比(7.03±1.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88、4.251、3.404、3.875、3.160、7.962,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牙冠形态、牙冠外形轮廓、牙冠颜色、牙冠表面质地、透明度/个性化及WE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1.94±0.61)分比(1.68±0.52)分、(1.95±0.50)分比(1.47±0.54)分、(1.86±0.33)分比(1.43±0.46)分、(1.91±0.49)分比(1.52±0.41)分、(1.93±0.56)分比(1.56±0.54)分、(9.59±1.26)分比(7.66±1.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1、4.125、4.804、3.861、3.008、6.636,均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04,P=0.002).结论 CGF联合GBR在前牙区囊肿刮治根尖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可为患者提供一种结合生物材料与再生技术新策略,并为口腔颌面外科在牙周组织重建领域增加治疗新思路.

    前牙浓缩生长因子引导性骨再生刮治根尖术

    CAD/CAM玻璃瓷高嵌体修复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疗效

    焉妍田鸿旭
    1121-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玻璃瓷高嵌体修复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72例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41例,年龄(38.57±7.21)岁.所有患牙均于一次性根管治疗1周后采用CAD/CAM技术行玻璃瓷高嵌体修复,修复完成后进行24个月随访.分析患者修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修复效果及修复后24个月的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 修复后3个月,所有患者边缘密合度、修复体缺损、崩瓷、修复体脱落、颜色匹配度、领接关系及牙周发炎均达A级;修复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患者不同评价条目B级占比略有上升,但不同时间患者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83,P=0.702).修复后24个月,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的修复体颜色、修复体外形、表面光滑度及高嵌体边缘适合性满意度分别为86.11%(62/72)、98.61%(71/72)、88.89%(64/72)、97.22%(70/72).结论 CAD/CAM玻璃瓷高嵌体为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根管治疗后有效修复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高嵌体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

    可吸收生物膜复合人工合成骨粉填充在牙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杨丹雷明辉付敬敏
    1125-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可吸收生物膜复合人工合成骨粉填充在牙种植中的效果.方法 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因牙列缺损就诊的98例单颗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40.95±8.03)岁,给予口腔修复膜复合人工合成骨粉填充;研究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41.37±7.86)岁,给予可吸收生物膜复合人工合成骨粉填充.对比两组患者种植体植入成功率(种植3个月、6个月、12个月)、种植体牙周健康情况(种植前、种植12个月)、种植体唇侧骨壁厚度(种植后即刻、种植12个月)、骨缺损再生情况(种植3个月)、种植体龈沟液因子(种植前、种植3个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种植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种植前,两组患者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及牙龈沟出血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种植12个月,研究组牙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01±0.16)比(1.13±0.19)、(2.19±0.36)mm 比(2.41±0.42)mm、(2.01±0.32)mm 比(2.23±0.3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82、2.784、3.100,均P<0.05).种植后即刻,两组患者1 mm、4 mm、7 mm、10 mm位点的唇侧骨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种植12个月,研究组1 mm、4 mm、7 mm、10 mm位点的唇侧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2.21±0.36)mm比(2.03± 0.34)mm、(2.32±0.41)mm 比(2.07±0.38)mm、(2.39±0.41)mm 比(2.13±0.38)mm、(2.62±0.41)mm 比(2.31± 0.4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5、3.130、3.256、3.565,均P<0.05).研究组种植3个月的植骨高度、成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2.71±0.43)mm 比(2.42±0.39)mm、(2.62±0.41)mm 比(2.29±0.3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97、4.183,均P<0.05).种植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成蛋白-2(BMP-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种植3个月,研究组VEGF、BMP-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46.58±7.12)mg/L 比(39.56±6.28)mg/L、(486.57±62.18)ng/L 比(429.84±59.6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76、4.608,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10.20%(5/49)比8.16%(4/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2,P=0.727).结论 可吸收生物膜复合人工合成骨粉填充在牙种植中可改善种植体牙周健康情况,减少患者术后骨量丢失,促进骨缺损再生.

    牙列缺损可吸收生物膜人工合成骨粉牙种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小静王晓琴屈源
    1131-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疗法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缺血性脑卒中(1S)患者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宝鸡高新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IS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63.03±6.42)岁,病程(31.12±6.43)h,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62.88±6.29)岁,病程(30.74±6.39)h,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依达拉奉右莰醇15 ml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给药,2次/d).两组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和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t检验.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9.49%(31/39)比56.41%(2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7,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NIHSS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7.87± 0.96)分比(9.88±1.83)分、(1.78±0.14)分比(2.04±0.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7、6.43,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GSH-Px、SOD均高于对照组[(219.78±24.13)mg/L比(189.88±23.12)mg/L、(154.78±11.95)U/ml 比(138.67±13.16)U/ml]、MDA、ROS 均低于对照组[(47.01±5.64)μmol/L 比(51.94±6.34)μmol/L、(508.57±36.34)μmol/L 比(576.34±38.4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9、5.66、3.63、8.00,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清中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45±3.12)ng/L 比(13.67±3.96)ng/L、(0.72±0.28)ng/L 比(1.23±0.34)ng/L、(9.67±4.28)ng/L 比(14.78± 4.5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7、7.23、5.11,均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改善IS患者的治疗疗效、神经功能,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较单独使用rt-PA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依达拉奉右莰醇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氧化应激

    化瘀复明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满华张韬张永刚
    1136-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化瘀复明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安康市中医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04例DR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与治疗组(52例).对照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45.91±1.83)岁,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0.5 g/次,3次/d.治疗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45.82±1.79)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化瘀复明汤治疗,200ml为1剂,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分、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各血糖指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变化,统计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15%(50/52)比82.69%(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P=0.026).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7.28±1.36)分比(11.71±1.50)分],CLV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113.25±10.48)分比(89.76±8.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78、12.75,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均低于对照组[(306.42±11.09)μm 比(355.37±13.17)μm、(1.04±0.26)mm2比(1.85±0.37)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0、12.92,均P<0.001).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BG)、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30±1.18)mmol/L 比(7.35±1.24)mmol/L、(15.40±4.25)mmol/L 比(17.35±4.32)mmol/L、(3.76±0.95)μmol/L比(5.41±1.1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2、2.32、8.10,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 VEGF、PDGF、IL-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8.75±14.03)μg/L 比(136.22±17.41)μg/L、(4.43± 0.97)μg/L 比(6.12±1.08)μg/L、(21.06±4.05)ng/L 比(25.42±4.5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31、8.40、3.97,均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85%(2/52)比15.38%(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P<0.05).结论 化瘀复明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患者疗效理想,能够改善中医证候、提升生活质量、减轻黄斑损伤和血糖水平,降低血清VEGF、PDGF及IL-1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备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化瘀复明汤羟苯磺酸钙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F形空心钉固定与传统平行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彭良贞张凤海
    1142-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空心钉分布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信阳一五四医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5.26±5.17)岁,骨折病程2~14(8.33±0.21)d,Garden骨折分型:Ⅰ~Ⅱ型27例、Ⅲ~Ⅳ型33例,采用传统平行钉固定;B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55.31±5.22)岁,骨折病程3~13(8.35±0.16)d,Garden骨折分型:Ⅰ~Ⅱ型25例、Ⅲ~Ⅳ型35例,应用F形空心钉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内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照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B组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A组[(38.74±0.82)分比(38.41±0.25)分、(40.56±0.83)分比(40.27±0.22)分、(3.57±0.88)分比(3.25±0.31)分、(3.61±0.85)分比(3.36±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82、2.616、2.657、2.186,均P<0.05).在不同治疗方案下,B组术后3个月内骨折愈合率高于A组[86.67%(52/60)比68.33%(41/60)],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4.25±0.31)个月比(4.58±0.8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175,t=2.796;均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4/60),低于A组的18.3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15,P=0.013).结论 与传统平行钉固定相比,在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F形空心钉固定效果较好,对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加快骨折愈合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空心钉平行钉髋关节功能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预防知信行调查及胸腰椎骨折的因素分析

    刘建霞牛路野李亚楠朱小广...
    1146-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折预防的知信行水平,并分析患者胸腰椎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1月门诊收治的OP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5~78岁,男179例,女141例.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OP患者骨折预防的知信行水平,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胸腰椎骨折将其分为胸腰椎骨折组(35例)和非胸腰椎骨折组(285例).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知信行得分、身高、体质量、骨密度(BMD),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知信行良好率、性别、年龄、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脆性骨折史、父母骨折史、糖皮质激素治疗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OP患者胸腰椎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OP患者骨折预防的知识维度、信念维度、行为维度总得分分别为(16.12±3.12)分、(129.02±17.50)分、(22.02±6.12)分;OP患者知识掌握、信念、行为良好率分别为 66.88%(214/320)、64.22%(411/640)、53.96%(518/960);胸腰椎骨折组知识、信念、行为总得分均低于非胸腰椎骨折组[(12.54±4.12)分比(16.56±3.00)分、(117.51±16.35)分比(130.43±17.64)分、(18.34±3.11)分比(22.47±6.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5、4.12、3.71,均P<0.05);胸腰椎骨折组知识掌握、信念、行为良好率均低于非胸腰椎骨折组[40.00%(14/35)比 70.18%(200/285)、34.29%(24/70)比 67.89%(387/570)、28.57%(30/105)比 57.08%(488/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81、30.65、30.59,均P<0.05);胸腰椎骨折组女性、年龄≥65岁、饮酒史、既往脆性骨折史、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占比均高于非胸腰椎骨折组,骨密度(BMD)低于非胸腰椎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5、11.73、4.36、5.73、4.65、5.55,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3.047,95%置信区间(CI)2.456~4.412]、年龄≥65 岁(OR=5.977,95%CI 2.657~7.025)、饮酒史(OR=1.883,95%CI 1.236~2.012)、既往脆性骨折史(OR=1.919,95%CI 1.658~2.365)、糖皮质激素治疗史(OR=1.508,95%CI 1.136~1.789)均是OP患者胸腰椎骨折的危险因素(均P<0.05),BMD则是保护因素(OR=0.421,95%CI0.211~0.741,P<0.05).结论 OP患者骨折预防知信行水平有待提高,女性、年龄≥65岁、饮酒史、既往脆性骨折史、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均是OP患者胸腰椎骨折的危险因素,BMD是保护因素.

    骨质疏松症知信行胸腰椎骨折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