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
公路

谭昌富

月刊

0451-0712

paper@chn-highway.com

010-52190555 82190535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前炒面胡同33号D座

公路/Journal Highwa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56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创刊,是中国公路行业出版最早的中央级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公路》杂志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办单位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出版单位是《公路》杂志社。  《公路》杂志的办刊方针是:严格遵守国家出版及相关行业法规;宣传公路行业的科技方针、政策、法规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报道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为提高公路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服务。  《公路》杂志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兼顾政策、理论和科学实验。《公路》杂志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养护、监理、管理等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市政、铁路、林业、水利、机场、地质、煤矿、石油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掺橡胶颗粒抗凝冰沥青路面的研究与评价

    周文龙谢晓军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开发了间断级配型掺橡胶颗粒和薄层掺橡胶颗粒两种抗凝冰沥青路面.其中间断级配型掺橡胶颗粒抗凝冰沥青路面是在间断级配型沥青混合料中掺入橡胶颗粒的同时,然后在摊铺后路面撒布橡胶颗粒的物理型抗凝冰沥青路面,是具有抗集料剥落、抗流动变形和优良抗滑性的抗凝冰沥青路面;薄层掺橡胶颗粒抗凝冰沥青路面,是在公称最大粒径4.75 mm的沥青混合料中掺入橡胶颗粒的物理型抗凝冰沥青路面,适用于施工厚度受限的桥面和薄层罩面中.现介绍两种抗凝冰沥青路面技术的概况、混合料性能及施工案例,技术可行,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道路工程抗凝冰沥青路面橡胶颗粒薄层间断级配型结冰车辙试验

    持续地震作用下深路堑顺层岩坡稳定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马前进李宏宾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频小微地震作用下,深路堑岩坡将发生塑性位移且损伤会逐渐积累,最后造成岩坡的整体失稳,影响公路的运营安全.开展振动台模型试验,并结合3DEC离散元分析模型探究深路堑顺层岩坡在持续地震作用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泥化夹层的存在对岩质边坡的地震稳定性影响较大,而泥化夹层厚度对地震稳定性影响较小;(2)在持续地震荷载作用下,岩层倾角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对于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3)两种层面参数对地震稳定性的影响显著性,摩擦角>黏聚力;(4)节理密度和倾角的增大会减小岩坡的初始稳定性,而地震稳定性的劣化也随之增大.研究结果可为西南地区深路堑顺层岩坡的失稳防治提供参考.

    道路工程深路堑顺层岩坡高频地震泥化夹层数值模拟

    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全桥更换斜拉索顺序的研究

    叶锦辉李军兵郑恒斌邵申申...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混合梁斜拉桥斜拉索更换对桥梁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找到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的最优换索顺序,本研究以主跨为360 m的广州鹤洞大桥换索工程为依托,以节省工期,确保换索过程结构安全为目标,开展组合式换索顺序的研究.首先建立了全桥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确定了桥梁换索前的基准状态,并验证了其正确性;然后根据已确定的由长索到短索的换索原则,以一次对称更换单塔同一索号的一对索为基础方案,进行施工过程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全桥斜拉索按照长索区、中长索区及短索区分类的优化思路;最后在各索区选取典型索为研究对象,采用增量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卸索方案下结构关键参数的变化情况.在兼顾施工难度、双塔相互影响等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确定了全桥组合式换索顺序的建议方案:长索区按基础方案执行,中长索区优化为双塔反对称一次更换4根斜拉索方案,短索区优化为全桥一次更换同一索号的8根斜拉索方案.由此全桥换索循环由基础方案的72次优化为32次,确保了桥梁换索过程中的结构安全,并大大缩短了工期.

    桥梁工程混合梁斜拉桥组合式换索换索顺序优化分析

    悬索桥用新型摩擦阻尼器的研发及试验研究

    徐源庆季卫红王志强白晓宇...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跨径悬索桥在运营荷载下梁端往复运动、累积位移大,导致滑动支座和伸缩缝因磨耗严重而耐久性降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抑制或降低悬索桥主梁慢速频繁运动的摩擦阻尼器.对比分析了黄铜、复合型刹车片、高性能聚合物等摩擦材料样件的耐磨特性,以高性能聚合物和不锈钢镜面作为摩擦副设计试制了大吨位摩擦阻尼器试件,并完成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2 MPa的正压力下,黄铜、复合型刹车片材料的磨耗率高且稳定性差,而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经过10 000 m磨耗后仅出现少量磨屑,且对磨面未出现明显磨痕,磨耗率为12 μm/km,耐磨特性良好,摩擦力稳定;高性能聚合物在0.5~11 mm/s范围内摩擦系数随速度变化幅度小,其平均值为0.174,稳定性较好;摩擦阻尼器试件在0.1~377 mm/s范围内,实际阻尼力与设计值(752 kN)的偏差均不大于±10%,呈现明显的库伦特性,在悬索桥不同受力状态下均能提供较稳定的阻尼力.

    桥梁工程悬索桥主梁累积位移摩擦阻尼器高性能聚合物耐磨性试验研究

    某钢箱梁悬索桥加固方案设计与分析

    姜宏维郭建明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跨度钢箱梁悬索桥建设发展初期,设计和施工理念的不完善,造成在部分悬索桥运营过程中钢箱梁发生开裂现象,影响桥梁的安全运营.以某座主跨为1 108 m的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板壳单元建立该桥节段静力分析模型,得到开裂位置精细化受力分析结果,明确了钢箱梁开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3种加固措施,并对3种措施进行了方案组合,结果表明,当3种措施同时作用于钢箱梁上时,可以有效地减小开裂处的应力,从而达到加固处治效果.

    桥梁工程钢箱梁悬索桥钢箱梁开裂应力集中加固设计

    螺溪洲大桥主桥顶推施工全过程仿真分析

    袁红伟张国文樊超任立柱...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径敞开式K形钢桁架的设计和建设案例较少,顶推施工难度较大.依托螺溪洲大桥工程,对大跨长联敞开式K形钢桁架顶推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对其顶推施工全过程开展了模拟和分析,校核了钢桁架和导梁的强度,并对各个状态下的顶推力进行了计算,同时校核了临时墩的强度.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钢桁架、导梁及临时墩柱在顶推法施工中均可达到结构的受力要求,采用有限元方法可有效预测顶推施工中基础和临时墩的顶推力大小.

    桥梁工程K形钢桁架顶推施工有限元分析仿真分析

    索吊桥梁静载试验安全布载及程序实现

    贾永平林萍刘旭政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索吊桥梁静载试验方案设计存在计算繁琐、耗时较长以及加载方案需要优化的问题.此外,还易出现非控制截面加载效率超标,从而影响桥梁结构安全.结合多目标约束条件及优化布载设计,采用Python语言自主开发了索吊桥梁荷载试验车辆自动化布载程序(CSBVL),以一座系杆拱桥和一座自锚式悬索桥为算例对CSBVL程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程序计算结果在满足控制测试截面加载效率要求的基础上,可保证非控制截面的加载效率不超标;并依据不同重量的加载车辆计算出包含所有测试工况的优化布载方案,给出最佳的试验加载车辆总轴重,实现安全、快速、经济的荷载试验方案优化设计.

    桥梁工程索吊桥梁静载试验加载效率多目标约束自动化布载程度

    结构形式对悬索桥梁端位移响应的影响研究

    代希华苑洁艺陈龙智黄艳林...
    12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悬索桥结构形式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以国内某交通线上的1 200 m双塔单跨悬索桥和658 m+1 688 m双塔双跨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梁端监测位移的温度相关性特征,探讨了结构形式对梁端低频位移的影响;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分解及雨流计数方法,探讨了结构形式对梁端高频位移的影响;基于桥梁有限元模型,验证了基于监测位移数据分析结论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温度荷载作用下,悬索桥梁端温致位移变化幅度取决于主梁长度,位移~温度线性回归模型的斜率之比接近主梁长度之比;梁端纵向高频位移主要由车致强迫拟静态效应、车辆一阶动态效应及环境激励效应导致;悬索桥外伸悬吊跨将显著增大结构纵向刚度,导致主跨较大的双跨非对称悬吊体系的梁端高频位移幅度及累积行程小于主跨较小的单跨悬吊体系.

    悬索桥结构形式健康监测梁端位移纵向刚度动力特性

    中风化泥质砂岩遇水软化特性及其对锚碇基础承载性能的影响

    安邦张敬弦杨鑫李玉彬...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广西滨海公路龙门大桥西锚碇基底中风化泥质砂岩,开展了天然和浸水饱和两种状态下单轴压缩试验和圆盘劈裂试验,研究了锚碇基底岩石在遇水前后的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风化泥质砂岩遇水后抗压强度降低20.1%,抗拉强度降低48.7%,抗拉强度显著降低.开展了天然状态和浸水饱和状态下岩石—混凝土界面大直剪试验,研究了锚碇基岩遇水软化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摩擦系数随着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岩石浸水饱和后,摩擦系数降低幅度在4%以内,降低程度较小.设置基岩软化系数为0.8,使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建立岩石遇水软化前后的有限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锚碇基底岩石遇水饱和后,锚碇最大水平位移增加4.6%,锚碇基础内力减少1.3%,围护结构中的桩、槽内力增加3.8%、3.3%.综合来看,风化泥质砂岩遇水软化后,锚碇基础及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变化不明显.

    悬索桥锚碇中风化泥质砂岩矩形槽复合基础承载性能

    退役支座损伤状态检测评估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刘玉静范凌泰董华能王昭儒...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现役大桥结构的约束体系,尤其是支座系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退役挑战.以某长大跨桥梁为例,开展退役支座的损伤状态检测评估,并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深入探讨退役支座的剩余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退役支座的主要退化损伤为支座滑板发生严重磨耗,导致支座的摩擦性能与原设计情况大相径庭,桥梁原来的约束体系发生变化,显著增大了桥梁结构面临的风险.

    桥梁工程退役支座损伤状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滑板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