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
公路

谭昌富

月刊

0451-0712

paper@chn-highway.com

010-52190555 82190535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前炒面胡同33号D座

公路/Journal Highwa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56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创刊,是中国公路行业出版最早的中央级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公路》杂志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办单位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出版单位是《公路》杂志社。  《公路》杂志的办刊方针是:严格遵守国家出版及相关行业法规;宣传公路行业的科技方针、政策、法规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报道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为提高公路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服务。  《公路》杂志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兼顾政策、理论和科学实验。《公路》杂志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养护、监理、管理等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市政、铁路、林业、水利、机场、地质、煤矿、石油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欢迎订阅2025年《公路》期刊

    213页

    235国道金东安里至楼店段"数字孪生公路"设计策略研究与展望

    王淼金家宏田龙飞陈睿...
    214-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详细分析了 235国道金东安里至楼店段的工程特点,提出了客货分离、互通区高低位视频联动监管、数字孪生、车道级信息发布等针对性设计策略,提出了公路数字孪生系统架构,给出了外场重点感知设备选型比选及系统传输方式,并提出了未来智慧公路的主要特征及系统组成,为进一步建成实体公路和数字孪生公路提供了解决思路.

    智慧公路设计策略数字孪生未来公路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匝道路段行车风险预测

    董亚冰李瑞敏张萌佳高琼...
    219-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识别含匝道高速公路路段潜在风险,提高行车安全性,以湖南省境内某服务区所在路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结果,构建多元线性回归行车风险预测模型.首先,利用Vissim软件建立研究区域仿真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参数标定;其次,基于不同天气条件、服务水平与空间位置,设计275个交通场景;接着,选取交通冲突率为风险评估指标,通过交通仿真得到不同场景下的冲突率;最后,以天气、交通量和空间位置为自变量,冲突率为因变量,构建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匝道路段风险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同等天气条件下,服务水平越低,路段行车风险越高;能见度低于100 m时,路段冲突风险明显增加;距离高速公路分合流鼻端上下游100 m范围内的行车风险最高,大于300 m范围内的行车风险显著降低;可通过适当延长入口柔性桩柱、预警提示疏导等措施改善行车风险.

    交通安全交通冲突率多元线性回归交通仿真粒子群算法

    2025年度《公路》期刊广告征订

    《公路》杂志社有限公司
    229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省际物流辐射能力测度

    郭经纬杨婷郭翔
    230-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参与共建西部陆海通道的14个西部省(市、区),其辐射延展能力是决定物流资源跨区域整合和优化配置的关键,也是指导西部陆海通道完成高质量建设的前提.针对现有研究在评价区域物流质量难以有效反映主客观属性所存在的博弈关系,首先引入博弈组合赋权法,分别采用适宜方法对主观和客观权重进行厘定,并通过求解多目标博弈集合模型确定综合权重值.其次,为客观反映交通运输拓扑可达性分布规律,重新定义区域间拓扑距离计算方法,以期提高区域物流辐射能力测度质量.最后,以参建西部陆海通道建设的14个省(市、区)为例,应用所提出的省际辐射能力测度模型评估与分析省际物流的辐射能力,并依据评估结果对"西部陆海新通道"14个省(市、区)的区域物流体系建设与发展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西部陆海通道辐射能力博弈关系拓扑距离区域物流

    基于交通流基本图的交通拥堵预警方法研究

    魏云凤黄群龙梁昭伟
    238-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研究在缺乏高质量观测数据的情况下无法用可解释的方法很好地预警拥堵的研究缺口,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流基本图斜率变化的拥堵预警方法.一般来说,高速公路交通拥堵是由于实际交通流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造成的.拥堵发生时,交通流量和速度会发生显著变化.提出了一个拥堵预警框架,首先通过观察实际交通流数据确定拥堵前后的速度和流量值范围.然后通过数据拟合,选取合适的交通流模型,以描述选定路段交通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接着提出了基于交通流基本图斜率变化的拥堵预警模型.最后,在历史数据确定的预警初步范围内,通过所提出的模型找到早期预警点,实现拥堵预警.通过实际高速公路交通流数据验证发现,预警准确率高达93.75%.

    交通流模型交通流基本图通行能力拥堵预警模型

    区域旅游交通网络与旅游公路规划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

    那然杨柳
    24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行业的新发展对公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仅具备交通功能的旅游道路已无法适应现代大众旅游时代的需求.针对目前的规划方式在应对交通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新需求上存在的不足,搭建了一个以旅游资源可达性为基础的公路网络布局优化模型.以某区域旅游交通网和旅游公路为研究对象,着重从空间区位、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经济、生态等方面分析了区域旅游交通的综合发展潜力,形成了区域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规划思路,确定了 4个主要的优化目标,即扩大旅游交通需求、提升旅游公路网络的可达性、降低公路网络系统的总阻力以及减少总建设投资成本.最后从公路导向的开发视角出发,在开发旅游目的地、优化旅游交通网络、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实施规划及制定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规划建议.这项研究为区域交通旅游的优化以及旅游公路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旅游交通网旅游公路规划优化综合开发

    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物流发展水平空间耦合协调研究

    姜军赵玲
    25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综合交通运输可达性与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江苏省为研究范围,基于省域层面的数据,利用Arcgis地理数据分析平台,综合考虑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分析综合交通运输可达性及节点城市物流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而进一步解析综合交通运输可达性与物流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综合交通运输可达性与物流发展水平的耦合协同发展格局.

    综合交通可达性物流发展耦合性

    公路隧道光储一体化系统容量配置策略研究

    赵建周宿增强
    264-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工程运营期主要能源消耗点包括沿线服务设施、管养设施、隧道等,其中公路隧道机电工程耗电量最高,能量密度高于其他设施,其高能耗带来了高碳排等问题,因此,将新能源融入公路隧道建设,可进一步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后期运营成本.首先对公路隧道光储一体化系统主要组成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次根据隧道负载特性、运行时间、多元电源互补调度等需求,提出光伏发电系统及储能系统装机容量配置策略,主要对光伏发电系统及储能装置装机容量、光伏组件串并联及逆变器选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合理优化相关装机配置及设备选型,提出一套合理、可行、可复制推广的配置策略和方法,为后续项目提供借鉴及技术支持.

    公路隧道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策略及方法

    公路造价编制中费率选取的探讨与研究

    樊琰周云琴王成
    27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3280-2018)(简称"编办")中部分费率习惯性认识,与"编办"本意的区别.引用2个项目案例说明前述差异对工程造价的作用情况,表明合理使用编制办法的意义;并且不能忽略地方补充办法,补充办法是对交通运输部"编办"的细化,更有针对性.引用一个实例展示补充办法细化风沙施工增加费后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办法高原施工增加值建设期贷款利息补充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