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理工大学

张学洪

季刊

1674-9057

xbz@glut.edu.cn

0773-5896423

540114

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变更情况:《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1994)《桂林工学院学报》(1995—2009)《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0— ) 入选2004、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主要刊登矿产地质、资源勘查、环境科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应用化学、国土开发与测绘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刊物以报道资源、环境与土木工程的科研成果为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大化县透闪石玉矿床地球化学、锶同位素特征及成因

    陆俐合于海燕蓝叶阮青锋...
    391-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大化县透闪石玉矿床产自贫镁碳酸盐岩中,是一种新型透闪石玉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研究较为薄弱.对该矿床中围岩、蚀变岩、侵入岩和透闪石玉进行主微量元素和锶同位素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透闪石玉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石灰岩和大理岩相似,且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与大理岩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0.931),说明Ca的来源与大理岩有关;透闪石玉87Sr/86Sr与1 000/Sr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说明透闪石玉87Sr/86Sr(0.707 0)主要受大理岩(0.707 5)和辉绿岩(0.706 1)两个端元控制,外推1 000/Sr=0得到的87Sr/86Sr值与辉绿岩一致,说明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透闪石玉Y/Ho值(均值49.10)高于大理岩和辉绿岩(均值分别为44.53、24.30),说明其受岩浆热液作用较强烈.结合大化透闪石玉成矿特点,推测其成矿物质Ca来自大理岩,Si和Mg来自辉绿岩.采用稀土元素配分、δCe、δEu、Zr/Hf、Nb/Ta、Sr/Ba、U/Th、W、V、Cu等指标判断,其氧逸度较高,成矿环境为碱性.广西大化透闪石玉矿床的成矿过程分为4个阶段:基性岩浆侵入→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富含Mg和Si的基性岩浆热液形成→热液交代大理岩形成透闪石玉.

    透闪石玉地球化学锶同位素成矿物质来源大化广西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油田热寺湾油区长2储层特征

    李霏王凤琴赵自斌
    402-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子长油田热寺湾油区长2储层特征,在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压汞、扫描电镜、薄片鉴定等实验方法,对长2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孔隙类型和结构等特征以及成岩作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子长油田热寺湾油区长2油层组主要发育辫状河相沉积,进一步划分为心滩、河床滞留沉积和泛滥平原3种沉积微相;岩性以浅灰色、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对储层有意义的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和残余粒间孔;长2储层的平均孔隙度、渗透率分别为11.7%和11.45×10-3μm2,为低孔、低渗型储层;孔隙结构分为Ⅰ类大-中孔型、Ⅱ类中-小孔型、Ⅲ类小孔型和Ⅳ类小微孔型4种,其中Ⅱ、Ⅲ类为长2储层的主要油气储集孔隙类型.对储层物性有利的成岩作用是溶蚀作用,压实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破坏性作用.此外,沉积相也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心滩微相储层物性最好,河床滞留沉积微相次之.

    长2油层组孔隙结构储层特征热寺湾油区鄂尔多斯盆地

    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GRV 13001中SiO2相的特征及其成因

    黄丽霖温日强陈宏毅陈国柱...
    409-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中SiO2相的形成与母体经历的热改造作用密切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母体的热变质历史.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发现的一块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GRV 13001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不同产状的SiO2相,发现其可分为成分较纯的不规则粒状方石英和石英、富Al和K的板条状鳞石英以及高钙辉石边部的蠕虫状SiO2相3种类型.不同产状SiO2相的成因及其指示的陨石母体热变质历史为:(1)母星体浅表层岩浆快速冷却结晶,形成充填型不规则粒状方石英;(2)经历缓慢热变质作用形成4型热变质程度辉石,同时导致充填物中部分方石英转变为石英;(3)缓慢热变质作用期间,相对短暂且高温的重新加热事件引起充填物区域物质部分熔融,从而形成板条状鳞石英,亦导致原生辉石颗粒边缘高钙辉石次生边的形成,生长过程中蠕虫状SiO2相被包裹进次生边.不同产状SiO2相的成因为其陨石母体经历的热改造过程提供了依据.

    HED族陨石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GRV13001陨石SiO2相热变质成因

    基于VTK的污染场地三维建模及可视化

    任涛吴斌庞丽丽曹杨...
    419-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维空间可视化技术可以融合展示污染场地的钻探、物探和污染监测数据.采用基于VTK的Web前端渲染技术设计开发了一款三维可视化软件,以实现场地地下空间的详细分析.通过对某污染场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建模,开发相应的数据接口和前端可视化渲染,提升了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效果,实现了在线剖切等高级功能,从而丰富了污染场地的Web三维可视化叠加分析的研究方法.

    VTK污染场地建模三维可视化

    重塑南宁膨胀土宏细观特征的各向异性试验

    谭波潘政安唐双美徐良...
    424-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膨胀土细观结构对宏观膨胀差异的影响规律,以南宁重塑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利用自研的三向膨胀仪开展宏观试验,获得干密度对于膨胀率的影响规律.通过CT扫描试验研究其细观孔隙和土颗粒结构;基于Avizo软件对孔隙和颗粒的细观特征、孔隙的分形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三向宏观试验共同揭示了细观结构特征对宏观膨胀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样的两个水平方向膨胀率基本一致,竖向大于横向;干密度增大,横、竖向膨胀率比值越趋近于1.竖、横向孔隙率之比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横、竖向膨胀率之比越趋近于1;竖、横向孔隙率之比越大,说明横、竖向孔隙率与宏观横、竖向膨胀率存在较好的关系;竖、横向土颗粒粒径之比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横、竖向膨胀率之比越趋近于1,竖、横向土颗粒粒径之比越小,说明横、竖向土颗粒粒径与三向膨胀率也存在较好的关系;孔隙分形维数用来表征孔隙复杂程度,与三向膨胀率并无直接关系.

    膨胀土CT扫描颗粒粒径细观特征各向异性

    基于旁压试验确定原位土体变形模量方法适宜性探讨

    贾圣奥陈盼颜荣涛王吉利...
    432-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行《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工程地质手册》中均建议了利用原位旁压试验曲线计算地基土变形模量的方法,不同确定方法针对不同场地不同类型地基土的适宜性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地应力平衡,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能够计算原位地层变形模量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首先对旁压试验数值分析模型的重要影响参数(模型尺寸、侧压力系数和水平径向应力的敏感性)进行详尽的分析,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进一步优化了数值模型;再利用实测旁压曲线采用数值参数反演的方法获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同时与现行规范及手册建议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不同方法获得结果的差异;最后给出了利用旁压试验获取原位土体变形模量的建议.

    变形模量有限元旁压试验参数敏感性原位测试

    暴雨作用下新型透水混凝土的净水性能

    朱旭东宗宁雯刘惠朱平华...
    439-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透水混凝土因强度与耐久性不足等原因而局限于轻型交通等级路面使用的问题,制备出一种以C80自密实混凝土为基体的新型直通孔高强透水混凝土,探讨了不同暴雨强度等级作用下新型透水混凝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净化能力,研究了混凝土各组分对Cu2+、Zn2+的净化效果,并分析其去除机理.结果表明:该透水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压强度94.8 MPa,抗折强度8.4 MPa)和透水性能(透水系数0.81 mm/s),随着暴雨作用等级的增大,透水混凝土对Cu2+、Zn2+的去除率逐渐减小(在特大暴雨作用下最大去除率仍能达到22.5%和17.5%),具备良好的净水能力.组分净水试验结果表明: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是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吸附剂,粉状水化胶凝材料对Zn2+的去除效果优于Cu2+,块状水化胶凝材料和钢纤维则对Cu2+的去除效果更明显.

    新型透水混凝土暴雨作用重金属离子净水性能

    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董健苗庄佳桥赵翠华李万金...
    446-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及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空白试样,掺量为0.02%的GO能够明显提高水泥净浆试块早期的抗压、抗折强度;同时,GO的掺入改变了氢氧化钙(CH)晶体的聚集状态,细化了 CH晶体尺寸,使水泥石结构更加致密.为了从原子/分子层面探究GO对水泥水化反应的影响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MS)模拟水泥水化产物CH在GO表面的移动和聚集状态,以及掺入GO前后CH力学性能的变化.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向着亲水含氧基团位点处移动,逐渐聚集在GO分子周围,加速CH晶体的形成;掺入GO后,CH微观结构模型的杨氏模量相比未掺入GO的模型提高了 26.9%,说明GO能够有效提升CH水化产物的力学性能.模拟结果与力学和微观性能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氧化石墨烯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分子动力学模拟

    低矮建筑风驱雨压分布特性及其机理分析

    戴成元陈小宇张浩孙芳锦...
    45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在利用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方法的基础上,对TTU单体低矮建筑进行在风雨共同作用下的风雨场模拟,对比分析9种风驱雨工况下风速和雨强与低矮建筑迎风墙面最大风驱雨压之间的关系;对群体低矮建筑在不同布局、不同间距的工况下进行风驱雨压数值模拟,分析WDR雨压分布特性及气动干扰效应下群体建筑风驱雨压特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基于风雨流场对风驱雨压特性的机理分析可知,气流在前后排建筑之间形成漩涡,风驱雨压在等高区域较单体有所减小,两侧明显增加;气流在左右列建筑之间进行交汇,气流挤压造成建筑内侧风驱雨压高于建筑外侧.单、群体低矮建筑的最大WDR荷载可分别达到纯风荷载的13.39%、30.03%.结果表明:风雨场中的雨相附加荷载不容忽视,在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建筑顶部的荷载验算,提高设计强度.此外,群体建筑布局应适当增加安全间距,避免气流阻塞效应造成的不利影响.

    风驱雨压风速流场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数值模拟低矮建筑

    基于多类别特征点匹配的紧耦合激光惯性里程计

    李春海苏昭宇陈倩唐欣...
    464-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激光SLAM在室外动态场景建图时,LiDAR数据存在运动畸变、地面采样数据稀疏造成激光里程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类别特征点匹配的IMU紧耦合里程计方法.首先,从原始点云数据入手,通过IMU数据对每一帧LiDAR数据进行线性插值校正畸变点云,以提高LiDAR数据的质量;其次,对畸变校正后的点云进行2D网格投影,根据每个网格与其相邻网格的最小高度平均值大小,利用双阈值将网格中点云划分为地面点和非地面点,再根据局部特征的线性度、平面度、曲率等,将非地面点进一步划分得到多类别特征点;再次,对多类别特征点匹配的IMU紧耦合进行建模,考虑到原本的LiDAR观测误差无法提供高精度的重力矢量估计,引入IMU状态估计,构建里程计误差函数,使得重力矢量估计得到进一步约束,抑制了重力矢量方向上的漂移,有效提升了激光里程计的精度;最后,基于LeGO-LOAM框架设计了基于多类别特征点匹配的IMU紧耦合激光里程计,并完成了验证系统的搭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重力矢量方向上的漂移,提高激光里程计的精度.

    多类别特征点特征点匹配激光里程计IMU紧耦合S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