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陈国靖

月刊

1002-0268

tec@rioh.cn,qh.wu@rioh.cn

010-62079557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Journal GongluJiaoTongKeJI
查看更多>>《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以报道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公路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通过应用技术论文的报道方式,构建起传播公路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反映中国公路交通科研成果与新技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广大科研、施工、管理、养护、监理、勘察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温拌沥青混合料在超薄层桥面铺装中的应用分析

    吴伟丽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面铺装能够均匀分散和传递荷载,从而保护桥梁主体结构,同时为行车提供一个平整舒适、抗滑性强的表面.目前,在我国高速公路桥梁中,多采用双层铺装的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铺装厚度一般为80~100mm,施工规范中明确规定单层铺装时桥面铺装厚度应大于50mm.而铺装厚度不大于40mm的单铺层沥青铺装,尤其是25mm左右的超薄层铺装在我国还处于试验阶段.本文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简要探讨满足桥面铺装要求的条件下合理的沥青超薄层铺装厚度.

    混凝土桥面铺装超薄沥青混凝土温拌沥青混合料

    独塔双跨双索面斜拉桥荷载试验研究

    张俊光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独塔双跨双索面斜拉桥结构形式新颖、受力复杂,为了明确大桥的受力,确保大桥安全运营,有必要进行荷载试验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独塔双跨双索面斜拉桥结构的受力性能,文章在现有检测规程的基础上,对大桥进行了荷载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桥受力明确,应力、挠度等受力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动静载荷载试验表明大桥能够安全运营.

    独塔双跨斜拉桥荷载试验

    公路隧道入口自然光过渡研究

    张天根张兰芳刘硕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隧道接近段采取自然光过渡措施,可形成光环境过渡区,缓解亮度差异造成的视觉冲击,提高行车安全.为实现隧道入口处光环境舒适过渡,本文从不同光过渡设施的效果及优缺点出发,基于驾驶人的视觉特性,建立隧道入口光过渡最优曲线,并提出一种综合性的减光构筑物应用方案.本文的减光构筑物方案充分考虑隧道入口驾驶人瞳孔变化特性,对减光构筑物的长度、光透射率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可解决当前隧道入口光过渡工程存在的问题.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能较好地满足驾驶人光过渡视觉需求,可为隧道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思路.

    隧道工程隧道光过渡视觉特性减光构筑物光过渡曲线

    小箱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技术应用

    周长青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潞城市河湃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单梁静载试验检测技术应用实例,介绍解决鉴定预制箱梁承载能力、工作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检测方法.

    桥梁工程单梁承载能力检测

    中美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控制的理念与方法比较

    冯志秀李大茂高小妮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中美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控制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以我国桥梁规范初步设计的某钢筋混凝土桥梁为计算基础,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62-2004)及美国AASHTO LRFD公路桥梁设计规范(2012)规范对该桥裂缝控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座桥梁,在相同环境下,裂缝宽度满足AASHTOLRFD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时,却不能满足我国现行桥梁规范要求,我国桥梁规范对裂缝控制较美国更为严格.

    公路桥梁钢筋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钢筋间距中美规范

    空腹式石拱桥腹拱圈裂缝成因及加固处治分析

    罗珂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依托较典型的空腹式石拱桥加固整治工程,从受力状态着手分析了腹拱圈开裂成因,提出了针对性处治措施,并对加固后大桥的状态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加固效果良好,为同类型桥梁病害成因分析及加固处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石拱桥腹拱圈裂缝成因有限元加固处治

    梧州西江四桥主桥中承式钢箱系杆拱动力分析

    商从晋邓尚瑛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梧州西江四桥主桥中承式钢箱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通过确定地震参数,得到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在此基础上对主桥结构进行了3种概率水准下的反应谱分析,得出主拱肋、拱肋横撑、吊杆等构件的最大包络应力.得到的结论是:在西江四桥主桥工程场地的地震环境下,现有的设计方案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不会因地震而发生破坏.

    拱桥动力特性反应谱

    公路隧道初期支护中湿喷与潮喷工艺对比研究

    张文泽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省两当隧道(两当端)左线上导坑喷射混凝土采用挪曼尔特电-液控湿喷台车,下导坑采用传统劳务班组(潮喷)施工;右线上下导均采用传统劳务班组(潮喷)施工.隧道自2015年7月开始施工到2015年12月底,经过五个月的施工,我将隧道左、右线施工中收集到的初衬混凝土回弹量、初衬混凝土的密实性、初衬大板切割试块的抗压强度、初衬取芯密实性、洞内作业环境、施工核算成本等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发现隧道左线初期支护混凝土回弹量较右线每循环低10%-15%;隧道左线初衬混凝土回弹强度数据较右线离散性小、变异系数小且试块抗压强度均大于3Mpa以上;隧道左线初衬取芯密实性较右线高、空洞少;隧道左线较右线施工洞内粉尘含量明显降低、工人作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由于湿喷机造价过高,经过核算隧道左线施工成本较右线高出40.64%.

    回弹量变异系数密实性抗压强度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变形监控及特征分析

    刘永超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兰秦快速路忠和至水阜段傅家窑隧道浅埋段的施工实践,通过接触法、无接触法监控量测手段,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大断面黄土隧道浅埋段在不同施工条件下的收敛、变形情况,总结了在施工大断面黄土隧道时应注意的施工要点.并详细介绍无接触量测技术观测组成,观测方法及要点.

    大断面黄土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方法数据分析技术要点

    高速公路事故多发段改造实践

    刘洪启张园邬洪波王芳...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山西某高速公路事故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事故多发路段.通过对事故多发路段事故特征、道路条件、交通条件、车辆条件的分析,明确了事故主要成因,制定了包括事故多发段警示、速度控制、路面抗滑和线形诱导为主的综合性改造方案.改造完成后,项目组对实施效果进行了事故对比和现场实施效果的评估.结果表明,改造后事故数量明显减少,事故多发态势已消除,项目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高速公路事故多发段交通安全改造措施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