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陈国靖

月刊

1002-0268

tec@rioh.cn,qh.wu@rioh.cn

010-62079557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Journal GongluJiaoTongKeJI
查看更多>>《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以报道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公路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通过应用技术论文的报道方式,构建起传播公路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反映中国公路交通科研成果与新技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广大科研、施工、管理、养护、监理、勘察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等值梁法的单层钢板桩围堰有限元分析

    田仲初谢彬蒋田勇彭文平...
    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板桩围堰在桥梁深水基础施工中应用广泛.针对目前已有平面有限元法、空间有限元法和等值梁法等钢围堰分析方法,为研究钢板桩围堰结构的受力情况,本文以某大桥钢围堰施工为工程背景,将等值梁法和有限元法相结合,利用等值梁法基本原理,先将钢板桩简化为等值梁结构,利用平面有限元法对单位长度钢板桩等值梁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出板桩每道内支撑的支撑反力,然后对多道水平内支撑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将先前的支撑反力以单元力的形式作用在水平内撑模型上,计算出钢板桩与内支撑连接处的最大位移,内支撑的应力、轴力等.最后,将内支撑最大位移以强制位移的形式作用于钢板桩支撑处,对钢板桩强度和刚度进行验算,计算钢板桩所受应力情况,并与钢板桩围堰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值进行比较,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钢板桩围堰进行受力分析效果明显,钢板桩围堰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钢板桩围堰等值梁法有限元分析强制位移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技术研究

    王引仓
    199-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中常采用满堂支架、六四军用梁管支架和贝雷钢管支架施工技术,应用时需考虑桥址覆盖土层因素.本文结合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公路引线跨和平立交高架桥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施工实例,结合桥址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施工技术,并总结了相关施工技术,以供同类型施工工程参考.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碗扣式满堂支架六四军用梁钢管支架贝雷梁钢管支架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状态监测评估技术研究

    肖鸿方德春王白石韩虎...
    203-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云南省某高速公路大桥为项目依托,对其进行监测控制.在讨论公路大桥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监控原则的基础上,分别在桥墩接截面、主跨1/4、1/2截面、T梁支点截面等处布设近400个传感器,以每天2次为监测周期.将大量的统计数据分割成多个监测周期,取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分析指标.经统计分析发现,无论是在施工阶段还是在运营阶段、各处监测点应力变化幅度较小,与初设的应力水平均值都较为接近,各阶段各测点综合应力均值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同时,大桥各监测控制截面均未出现拉应力或应力突变等异常情况,桥梁处于安全状态.

    桥梁工程高速公路安全状态监测评估

    盾构隧道施工对临近群桩基础工程特性影响分析

    张福强马晓谦王富春王溪清...
    206-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对临近群桩基础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建立三维数值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在隧道开挖完成后,临近桥梁桩基础极限承载力下降了5.7%;(2)盾构隧道开挖下地表沉降最大为3.99mm,对临近建筑物有一定影响;(3)各工况下,隧道开挖前后桩顶沉降差为0.24 ~0.31mm,即由隧道掘进施工引起的桩基础的附加沉降较小,不会引起桥梁上部结构内力明显的变化.

    盾构隧道群桩基础极限承载力地表沉降数值模拟

    基于综合测试法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孔道压浆质量检测

    张俊光
    209-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孔道内注浆是否密实,严重影响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孔道注浆是否密实,本文在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采用综合测试分析法进行检测.通过预制板,人工设置孔道注浆缺陷,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综合采用定性分析、定位分析和钻孔验证的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为此种方法在工程实际中检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孔道注浆缺陷

    狭小空间下地下工程主体结构浇注工艺比选和创新

    杜国涛
    21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工程施工方案的选取必须进行比选和分析,着眼于工艺的优化和创新,以提高技术经济指标,确定最优方案,指导施工.文章在城市中心区域地铁车站施工中,针对场地有限的条件,依托某项目背景,提出4种方案进行比选分析,最终提出基于现有的基坑上方龙门轨道,在其上设计一个移动基座,然后改造出一种轨道可移动式混凝土布料机,顺利实现了各个工况的浇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方案比选狭小空间地铁车站轨道可移动式混凝土布料机效益

    基于安全与节能的公路隧道夜间照明研究

    庄郁辉张天根刘硕
    218-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行车安全与降低能耗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公路隧道夜间照明条件.采用实车实验分析道路亮度与障碍物识别距离、主观安全感知之间的关系,提出保证行车安全的最低路面亮度值,结果表明路面亮度大于0.5cd/m2能够满足驾驶人行车视觉需求,主观安全感知水平较高;针对现行规范及隧道照明设计中的不足,综合考虑夜间驾驶人在隧道洞口路段明(暗)适应的视觉需求及节能效果,提出隧道夜间照明优化方案,基于照明仿真软件比较分析优化方案与规范方案的照明效果及能耗情况,验证优化方案的安全性及经济性.

    隧道夜间照明行车安全节能效果识别距离

    土压平衡盾构下穿工程变形控制关键技术探讨

    杜国涛张翼
    22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穿越施工是一项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工程,其中下穿铁路施工安全风险大,社会影响广,必须做到精心设计、科学组织施工.文章以某隧道左右线穿越京广铁路正线为背景,对穿越施工中控制铁路地表变形的关键技术和综合措施进行了阐述.施工前严密的进行现场调查,建立理论预测计算模型指导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和优化盾构施工参数,采取针对性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科学严谨进行监控量测,组织信息化施工及时反馈指导优化施工参数,做好有效应急预案,从而使得穿越施工较好满足了国铁沉降的控制标准,为类似地层条件下,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土压平衡盾构穿越变形控制

    互通式立交设计的几点考虑

    张胜平
    226-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互通式立交设计中的匝道设计车速与技术指标的取值关系、变速车道、匝道线形及平纵配合的几个问题,对设计中常易出现问题的几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车速变速车道匝道线形及平纵配合

    小箱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技术应用

    周长青
    228-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山西省潞城市河湃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单梁静载试验检测技术应用实例,介绍解决鉴定预制箱梁承载能力、工作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检测方法.

    桥梁工程单梁承载能力检测